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时政>

“十一五”昌都科技工作围绕“三大产业”力求

2014-03-12 09:46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十一五”昌都科技工作

围绕“三大产业”力求新突破

    本报记者罗布报道  “十一五”期间,昌都科技工作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三农’这个重点,以项目为载体,以资源为依托,以资金为保证,以技术为核心,以人才为关键,以体制为保障,以引进推广为抓手,稳步实施,推动科技工作上新台阶”的方针,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推广能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为实现昌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围绕“一产上水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努力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步。在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上做文章,在推广普及上下工夫,以牦牛、青稞、高油玉米、饲草饲料、经济林木、土壤、气候等为主攻方向,加大农作物、蔬菜、林果、牧草、畜禽等优势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开发力度,提高农牧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攻克一批有地方特色的重大关键技术,在特色品种、保健食品、无公害栽培、节本增收、产品加工转化及产业化开发上找出路。着力抓好牦牛生产基地、奶牛生产基地、绵山羊生产基地建设,以大力发展畜牧业规模化养殖,做大做强畜牧产业,提高附加值。加强畜牧品种资源开发、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性研究,重点加强青稞、牦牛、藏系绵山羊、藏猪、藏鸡的本地品种选育。“十一五”期间,建立农牧科技示范基地5个、农牧科技示范园区3个,实施星火计划项目30个,建立乡级农牧林技术推广站138个,完成200项农牧业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同时,在未来五年里,培养家庭致富能手9万人,培养新型农牧民14131人,村一级科技带头人和科技明白人分别培养3万人和5万人。

    围绕“二产抓重点”,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在能源技术方面大力加强太阳能、风能、微水发电、沼气等能源技术的引进、开发与推广利用。“十一五”期间,在河谷农业区养殖业集中的地区大力推广沼气,在缺乏水利资源的农牧区大力推广微水发电。到2010年,推广微水发电1500台(座)14900千瓦,太阳能户用电源10000套1500千瓦,沼气15000户(套),太阳灶5万台;在民族手工业和建筑建材业方面引进、创新民族手工业加工技术,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开发新产品,提升知名度;在藏医藏药方面加强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药品种,在自主知识产权和原产地保护方面取得进展。进一步加大传统藏药剂型改造与新药开发工艺研究力度,加快实现藏药产业化和现代化 ,争取1-3个新品牌进入“国字号”行列;在矿产资源开发、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促进上新台阶。

    围绕“三产大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的科技含量。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重点开发和利用卫星遥感、人工影响天气、农牧林业气象、自然灾害预报等技术。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旅游业尽快成为昌都的支柱产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方式。同时,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开发科技型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业科技含量,促进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