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5 15:36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十五”期间,昌都科技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抓实干、促实绩,推动了科教兴昌战略和人才强昌战略的实施,具有藏东特色的科技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并已具备良好规模。
农牧业科技进步实现“开门红”。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在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应用上下了真功夫。重点推广了1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广泛实施了农业“四大工程”,加强了“三农”科技信息服务,大力引进、推广和再创新农牧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绿色产品加工技术和高原特色保健饮食品加工技术,为农牧业稳产增产,农牧民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至2006年底,全地区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4%,科技成果转化率为27%,实用技术普及率为45%,科普知识普及率为53.26%。
高新科技稳健起步。注重运用高新技术,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农牧区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气能等)技术,重点在“一点三线”集中连片实施了高新科技项目,共安装微水发电机(站)1709台(座)5129KW,太阳能家用系统18252套,安装太阳灶 14750套,家用沼气设备186套。新能源项目的实施,开辟了昌都能源建设的新途径,有效地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藏医药研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和多项科研成果,科研及技术水平居全区前列。地区5家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总产值为18482万元,占地方GDP的4.98%,纳税1315.7万元。有昌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为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科技引导和示范作用。
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注重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初步形成农牧林、医疗卫生、气象等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现有地区级农业科学研究所1 个,农业、畜牧业、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各1个,各县都有农牧技术推广站。建立各类协会、学会12个,会员873人。截止去年底,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科技管理人员共6592人,直接从事科研122人,一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涉及各领域的科技人才队伍正在形成。“十五”以来,共完成科研项目228项,有25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其中“麝类资源利用于现状研究”、“藏医药防治大骨节病研究”分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发展环境日益改善。各级党委、政府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不断提高,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责任的手段逐步强化,推行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措施趋于完善。地、县科技部门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地区关于科技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方针措施,驾驭科技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坚持科学普及和技术培训,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正在稳步提高。
科技交流与科技援昌向纵深发展。抓住有关省、市(区)科技对口援昌机遇,建立了科技交流合作关系,注重技术引进、智力引进、资金引进,促进了科技水平的提高。“十五”期间落实科技援昌资金165万元,尤其是在新能源技术引进开发推广、优质蔬菜品种引进种植方面受益明显,以科技为依托的地、县蔬菜基地建设不断发展,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群众收入,极大地缓解了吃菜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