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外交部将组织记者乘青藏线首班列车赴藏采访

2014-03-14 20:15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外交部将组织记者乘青藏线首班列车赴藏采访

  6月19日,风火山下,一列试运行的火车在白雪皑皑的青藏铁路上驶过。青藏铁路运用大量科技成果,克服了高原冻土问题


外交部将组织记者乘青藏线首班列车赴藏采访

青藏铁路线路


外交部将组织记者乘青藏线首班列车赴藏采访

寒冷的冻土地带,放牧牦牛的藏族姑娘。青藏线通车后,藏民的生活将发生改变


  本报讯 (记者 司徒北辰) 昨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驳斥了一些外国专家认为“青藏铁路不能使西藏人民受益”的观点。发言人表示,青藏铁路将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外交部将组织记者搭乘青藏铁路首班列车赴藏采访。

  昨天下午,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主持了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一些外国专家对青藏铁路开通表示担忧,认为这不能使西藏人民受益,中国对此持何立场?

姜瑜说:“我想外国驻京记者已接到通知,外交部外国记者新闻中心将组织记者搭乘青藏铁路首班列车赴藏采访。

  青藏铁路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将于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这对于西藏自治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从根本上改变西藏自治区交通设施落后的状况,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会促进西藏旅游业加速发展。”

  青藏铁路50年内不惧冻土

  风火山冻土观测员称采集1200万个数据以解决冻土问题,冻土区修建标准为50年

  19日大雪后,我们沿青藏公路往风火山进发。沿途发现多起车辆事故,一问才知道,高原冻土的融沉和冻胀,令青藏公路一些路段坑坑洼洼。青藏铁路也有冻土问题,此前曾有“青藏线10年后会因冻土退化出现安全问题”的说法,对此,风火山观测站的观测员孙建民说,青藏铁路能够克服高原冻土问题,“冻土段是以50年的标准修的”。

  孙建民说,高原冻土含有大量的冰,温度升高时就会融化造成地面沉降,温度降低又会结成冰,造成地面膨胀。长期反复如此,公路就会变成坑坑洼洼。铁路也有同样的问题,青藏铁路有553公里从冻土区经过,其中就包括全部位于永久冻土层内的风火山隧道。

  风火山隧道被称为“世界第一高隧”,轨面海拔4905米。2002年10月19日,被列为青藏铁路全线重点工程之首的这条隧道,经过整整一年的奋战,顺利贯通。

  中科院寒旱所的博士生李元寿介绍,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部分冻土几十年来在持续退化,而该区域正是青藏铁路的必经之地。虽然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为保证运行安全采取建造旱桥等办法加以解决,但全球气候的演化是无法避免的。中科院专家吴紫汪也向本报表示,他担心青藏铁路10年后会因冻土退化出现安全问题。

  对此,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长黄弟福说,青藏铁路主要采取了三种措施:对于地质复杂地段,线路尽量绕避;对于不稳定冻土区的高含冰量地质,采取“以桥代路”的办法;其次是采用通风路堤等新技术、新材料,保持冻土区的温度。“冻土学权威、青藏铁路专家组组长张鲁新也否认青藏铁路只能用10年的可能性,”孙建民说,青藏铁路的冻土路段是以50年的标准修的。

  孙建民说,从1961年到2001年,观测站取得了1200万个数据、29项成果来解决高原冻土问题。“风火山隧道也是运用了我们的科研成果,是我们上级单位中铁总公司西北科学院监理的。”孙建民对风火山隧道的安全很有信心。孙建民与同事会一直观测下去。现在他们已经有了1571万个数据支持冻土研究。

 西行快记

  长眠冻土的那些守望者

  在离风火山观测站不远的山头上,有中铁西北科学院冻土研究室党支部书记王占吉的忠骨。

“我活着没能看见青藏线修通,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在我去世后,请将我的骨灰撒到风火山上,我要看着列车将来从我的脚下走过。”这是王占吉的遗愿。孙建军介绍,1980年11月,年仅51岁的王占吉因积劳成疾,带着他终身的遗憾走了

  按他的遗愿,他的骨灰被埋在风火山上。王占吉的儿子王耀欣正是风火山隧道的监理师,终于完了王占吉的遗愿。

  青藏铁路的建成离不开这些冻土守望者,有了他们的安守孤独、无私奉献,青藏铁路才能通过553公里的冻土区,实现亘古未有的跨越。

  高原连线

  “青藏线有利高原生态”

  环保总局生态研究室主任认为青藏铁路能改变藏区能源结构,减少森林草场砍伐环保总局生态研究室主任沈渭寿在《青藏铁路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一书中介绍,高山冰雪与湖泊生态系属极强度脆弱,破坏之后不易恢复。

  据中科院寒旱所的博士生李元寿介绍,青藏线施工完成后,工程队对临时场地采取了恢复措施,比如用原来的草皮补植等。

  沈渭寿也认为,从长远看,青藏铁路的修建不但不会破坏环境,反而对青藏高原的环境有保护作用。沈渭寿举例说,西藏人均产煤只有6千克,运费又贵,所以农牧民的主要生活能源为木材与畜粪。在藏北,牧民砍伐坡上生长的爬地松做燃料,而爬地松往往要几十年的生长期,这对当地脆弱的环境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破坏作用。铁路可以将西北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廉价运到西藏,从而改变其能源结构,制止盲目砍伐森林草场,保护生态环境。

  一线故事

  一根葱就是一顿饭

  风火山冻土观测员讲述长期孤独生活:“没人交流,语言表达都成问题”

  1978年,身材高大、英气勃勃的孙建民只有23岁,他开始在风火山冻土观测站当观测员。现在,站着我们面前的孙建军面色黝黑、嘴唇发紫,气质有些愁苦。

  “最大的因难还是孤独,没人交流,你看我现在语言表达都是问题。”孙建民介绍,现在站上只有三个人,常常是其他两个人出门工作或购物,只有一个人守站。中科院寒旱所寄放在观测站附近的18万元的机器,被人偷了电池,也没法查,因为这儿除了过路的,根本没人。

  平时,孙建民们只能看书打发日子,孙建民说他已经看了几千本小说了。

  在上世纪80年代,风火山发生了几次雪灾,大雪封山。孙建民与同事步行12公里去向藏胞借粮。直到现在,观测站里没有通电,没有电话,只有一个常出问题的发报机。吃水还是吃沟渠里的水,冬天要到几公里外去砸冰取水。“一根葱就是一顿饭,这是很常见的。”

  “我过了七一,再离开观测站。”孙建民的假期已经到了,但他打算看到铁路通车后再回兰州的家。

  -简讯

  青藏铁路通车纪念章将面世

  据新华社北京6月22日电 青藏铁路建设宣传领导小组负责人22日宣布,“青藏铁路通车纪念章”将于近期面世。

  这位负责人说,该纪念章是 铁道部从多家投标方案中选出的。纪念章有机结合了布达拉宫、塔尔寺和祥云。纪念章主章用洛阳紫铜制作,镀24K金;略章采用军功章形状和藏红、蓝、黄色,绣有“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字样。

  专题采写本报特派记者 徐春柳

  专题摄影本报特派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