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重污染城市山西临汾牺牲200亿GDP换取蓝天

2014-03-14 19:42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记者王炤坤 安蓓

    2007年3月至10月下旬,随着一次次关停令下,随着一声声爆破巨响,临汾市侯马电厂、襄汾县鑫盛冶炼厂等231家污染企业的炉子或烟囱应声倒地…… 

    昔日的“产值利税大户”一个个关停,地处山西省南部的临汾市今年将为之损失200多亿元的GDP,换来的是市民满意的好天气。  

    根据临汾市环保局的监测,截至12月3日,临汾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6天,比去年同期增加90多天,远远高于年初预定空气质量二级以上220天的指标。 

    “今年临汾的蓝天多起来了,你看阳光也挺透亮。”临汾一中美术教师田文昌对记者说,前几年,他教学生们画《可爱的家乡》很难见到蓝天,现在这种尴尬情形没有了。 

    “刺鼻的烟味闻不到了,早晨起来窗户的落尘也少了,市里大搞种树绿化,有点回到小时候花果城的味道。”37岁的市民张建梅说。 

    张建梅说的“花果城”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临汾市,那时的临汾人在大街小巷、房前屋后遍栽园林果木,享誉全国,人称“小海南”。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焦化、钢铁等重化工业企业与日增多,临汾市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煤焦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尤其是小焦炉、小冶铁、小火电等“重污染、高排放”落后产能的扩张,使得“两山夹一川”、原本透风率只有50%多的临汾盆地遭到严重的环境污染。 

    近年来这个资源大市GDP总量取得了全省第二的成绩,但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它2002年至2005年连续3年背负上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的“黑帽子”。 

    临汾人为此抬不起头,百姓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对外开放受到制约。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目光都汇聚在这里,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外媒体记者也来了,有批评、有挑剔、更有殷切的希望…… 

    2006年,临汾市以“壮士断臂”的力度实施环境治理。当年关停淘汰473家落后污染企业,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8%,二氧化硫减排4.43万吨,化学需氧量削减1.6万吨。年末传来鼓舞人心的消息:在全国重点监测的113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临汾市位置前移。 

    2007年,环境治理成为临汾的“市长工程”。市委书记、市长的身影不断出现在淘汰落后产能的现场,给环保部门鼓劲,为受损企业找出路,妥善安排关停企业职工的分流安置,做到“无情淘汰,有情善后”。 

    3月、6月和10月,市政府分3期共淘汰关闭落后污染企业231家,限期治理665家。市环保局局长许锁子说,今年可以再削减二氧化硫5.01万吨,化学需氧量2.1万吨。 

    尽管超额完成了今年的二级天指标,临汾市环保局副局长杨兆丰并不轻松:“环境治理任务还是很艰巨,大气污染综合指数等指标还比较高。但让人满意的是,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的环保意识都前所未有地增强了。” 

    2007年1月1日,炼焦厂高达65米的烟囱轰然倒地。“那天在爆破现场,炼焦厂的员工流泪,我也和他们一起流泪。”临汾市市长李天太说,“但要找回临汾市的蓝天,这是必须做出的选择。” 

    坚决淘汰污染企业,也为专注于循环经济发展路径的企业开辟了更大的产能空间和市场前景。临汾同世达实业有限公司正在筹建年产20万吨甲醇和年产10万吨二甲醚的煤化工项目。 

    明年投产后,这两个项目将利用焦炉富余煤气生产甲醇,并进而加工成二甲醚。作为优质机焦生产基地和临汾市民用煤气供应的主要气源厂,同世达公司在环保方面已经投资6000多万元,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焦粉回收利用和煤气发电。



新闻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