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4 10:20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山南贡嘎县甲竹林镇的达娃卓玛一家是西藏第一批用上沼气的人家之一。她说,以前家里一直用牛粪烧火,烧出的浓烟,熏得人眼红嗓子疼。自从2006年用上沼气,气阀一打开,开关一拧就有火了,非常方便。
工程技术员张健说,西藏非常适合沼气建设,沼气原料很广,有牛粪、羊粪、猪粪、秸秆等,加之西藏阳光好,又修了温棚,产气量很好。在安全使用的前提下,一口好的沼气池能用50至60年。
据介绍,西藏农牧民占西藏人口总数的80%。长期以来,这里的农牧民依靠牛羊粪、薪柴、草皮、树根和荆棘等作为生活燃料和取暖燃料,这样的能源结构对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会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坏。
西藏自治区农牧厅科教处处长张蓉介绍,“一池一棚三改”的新型高效能源沼气模式在西藏农村开始推广,即建造一个沼气池和一座日光温棚,改造猪圈、厕所和厨房,使得沼气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放大。
利用人畜粪便和秸秆发酵制取的沼气可以烧水煮饭,大型的沼气池还可以用来发电,而发酵之后的物料又是上好的有机肥,这样既节省了生活燃料,又为庄稼提供了肥料,等到庄稼长成后,秸秆又可以投入沼气池,形成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
张蓉说,沼气池的前期建设投入也不大,国家每户投资2200元,自治区投资600元,地县各投资100元,老百姓只需拿现金300元。
西藏自治区农牧厅科教处席永士算了一笔经济账:一口沼气池一年的产气量320至350立方米,一年就相当于给老百姓解决800元左右的能源经费。沼液沼渣投到地里面,可以解决肥料问题,温棚里可种蔬菜,一年有一千多元的收入,总共算下来是两千多元钱。
2006年,西藏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计划用10年的时间,在全区适宜地区完成25万户的沼气池建设任务,使125万农牧民用上清洁沼气。(责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