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1:13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治区广大农牧民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用汗水和智慧,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农牧业发展路子,广大农牧民群众温饱有余,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如今,自治区广大农牧民正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耕耘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资料图片:3月11日,在拉萨附近的达孜县,农民尼玛在田间劳作。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家庭承包长期稳定,免除税费加大补贴扶持——
农牧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牧区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
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农牧区改革过程中,我区广大农牧民对两个词语至今记忆犹新:
一是土地。
1959年,党领导自治区广大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我区广大农牧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成为我区历史变革中一个划时代的转变。到了1984年,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我区大胆深化改革,实行了“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政策,让农牧民吃上了“定心丸”。
二是农业税。
1980年,对于自治区广大农牧民来说是一个幸运年。这一年,中央根据我区农牧区经济结构单一,农牧民收入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对我区农牧民生产经营活动免征一切税收的决定,使西藏成为全国第一个免征农业税的地区,我区农牧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连续下发了一系列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文件,出台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发出的信号更加明确、更加直接、更加有力。
2005年,自治区着手建立种粮直补机制,并于当年的9月1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政策。据有关部门统计,种粮直补政策自2005年实施以来,自治区财政已累计兑现直贴资金2.5亿元,补贴范围涉及全区64个县506个乡镇,补贴农户近30万户。种粮直补政策不仅有效保护了我区种粮农民利益,增加了农民现金收入,在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料图片:日前,日喀则地区白朗县近7万亩青稞进入收割期,到处可见收割青稞的劳动场面。 图为9月8日白朗县曲奴乡的农民在收割青稞。 西藏日报记者 蒋盖 摄
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主任次仁平措说:“数字,最能客观反映我区划时代的巨变。1959年至2008年,我区生产总值由1.74亿元增长到395.9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142元提高到13861元;中央财政向我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累计达到2019多亿元,年均增长近12%。”
粮食安全供给自足,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靠天吃饭的局面彻底改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
1994年召开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提出了到“九五”末实现粮油肉基本自给、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大多数群众达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为我区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农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主任次仁平措说,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总揽全局,稳定和完善党在农牧区的基本政策,开始引导农牧业走上高产优质高效的轨道,促进农牧区经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实现农牧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进一步为全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放开搞活农畜产品市场流通,积极引导农牧业生产从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计划转变,突破单纯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的传统模式,确立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为农牧业的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我区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已达到了36%,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全国对口支援省(市、区)的援藏项目,也逐步向农牧业和农牧区倾斜。据不完全统计,仅“十五”期间,农业部和全国17个对口支援省(市),就向我区农牧业投资3亿余元,比“九五”时期增长62.1%;国家有关部委向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总额达50.9亿元,投资力度的加大和人才、技术援藏工作的落实,有效地改善了我区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到2000年,全区粮油肉总产分别达到96.2万吨、4万吨和15.5万吨,分别比1994年增长44.8%、46.4%和49.2%。农牧业总产值达51.22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331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91%和63%。农畜产品由过去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市场农畜产品供应充足,基本实现了粮油肉自给目标,绝大多数群众的基本温饱问题得到解决,部分群众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
2007年,国务院又确定西藏“十一五”规划项目180个,其中涉农项目达12个,总投资52.12亿元。2008年,我区粮食总产量达95万吨,连续9年保持在90万吨以上,粮食亩产超过390千克。蔬菜总产从过去的2.6万余吨,人均年占有量不足14公斤,提高到现在总产量达45.1万吨,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158公斤。另外,牲畜出栏705万头只,出栏率达到30%,肉产量达24.5万吨,奶产量达30.5万吨,我区农牧业生产进入了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期。收入日趋多元化,从温饱迈进小康——
资料图片:9月9日,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来西村的村民喜收土豆。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三农重心从增产转向增收,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自治区农牧民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170元,是从2003年起,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第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近年来,我区着力通过农牧业增产增效、特色产业开发、劳动力转移等多项措施,农牧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牧民收入来源进一步趋于多元化。
2004年开始,自治区把“三农”工作的重心从增产向增收、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转移,把发展特色农牧业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切入点,集中各涉农部门资金、技术力量,着手实施了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2004年至2008年,在全区7地市、72个县(市、区)安排实施了特色种植、养殖、设施农业、生物资源开发和畜禽水产良种繁育等173个建设项目。80万农牧民参与了无公害蔬菜、优质油菜、优质青稞、优质大蒜、牦牛、白绒山羊、藏猪、藏鸡等特色产业项目的经营,这些项目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去年,通过特色产业项目建设,使项目区群众人均增收达633元。”自治区农牧厅办公室主任次仁平措说。
自治区乡镇企业管理局负责人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的要求,我区乡镇企业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地把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作为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引导农牧民发展多种经营,广辟增收渠道。”2008年,我区积极探索和建立政府引导、能人带动、企业支撑的运行机制,逐步向由政府组织到市场运作与行政推动并举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加大了农牧民就业转移的培训力度,自治区财政厅投入5720多万元,把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培训与转移互动,培训农牧民25.5万人次,确保了农牧民致富有路子、增收有技能,从而得到更多实惠。据统计,去年,我区劳务输出人数及收入同比有所增长。2008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170元,比上年增加382元、增幅达13.7%,增加额是历史新高。
如今,在中央关怀、全国支援下,自治区“三农”工作进入了历史上最好发展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区广大农牧民正振奋精神,沿着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阔步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巴桑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