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从“三个特别”看军人核心价值观

2014-03-13 21:04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行驶在青藏线上的青藏兵站部汽车部队。(图片来源:《解放军报》 邹小庆 摄)

    总后青藏兵站部自1954年上青藏高原执勤以来,历代官兵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前赴后继,挑战极限,以“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英雄气概,先后修建了青藏公路运输线、架设了国防通信线、铺设了输油管线以及近些年参与修建了兰西拉光缆通信线和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这五条线的相继建成,极大地改善了青藏地区的交通、能源、通信条件,有力地促进了驻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西南边防的巩固,被各族群众亲切誉为须臾离不开的“生命线”、推动经济发展的“能源线”、传播时代文明的“信息线”。

    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上,兵站部官兵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忠实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亘古荒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1990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该部“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荣誉称号,先后有12个基层单位、5名个人被中央军委和总后勤部授予荣誉称号。他们在出色完成物资运输、管线输油、国防通信等保障任务的同时,也顽强地改变了驻地环境。兵站部所属部队全部住上了水、电、暖、氧、网五通的现代化楼房;他们在所属部队建起了200多座蔬菜大棚和日光节能温室,肉菜自给率分别达到100%和56%,基层单位全部推行了营养配餐;他们还在高原上植树种花,所属部队营区全部达到了驻地政府制订的“示范小区”、“花园式营院”的标准。

    多年来,他们主动投身和支援西部开发建设,以深入开展军民共建文明青藏公路运输线为依托,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医疗救助等经常性援建工作,促进了驻地民生改善。据统计,他们先后参与和支持了80余项青藏地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援建和资助了191所学校,参加重大抢险救灾任务20余次,为青藏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西南边防的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短短15个字,被总后青藏兵站部官兵形成、发展、实践和丰富了55年。不久前,当记者完成对总后青藏兵站部官兵上青藏高原执勤55周年采访任务回到北京后,不禁感叹:2008年明确提出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有力推动部队全面建设中确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顽强奋进的时代号召力。

    回忆,倾听历史深处的回响

    资料图片:图为在海拔4772米的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执勤的武警青海省总队第三支队官兵。(2009年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文贻炜 摄

    上世纪50年代初,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为解决2万多名驻藏党政军人员的后勤保障问题,遵照毛主席“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精神,党中央、中央军委委托西北局组建一支后勤运输保障部队,全面负责该项工作,总后青藏兵站部应运而生。

    当兵站部官兵从祖国各地集结起来向西部边陲挺进的时候,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远远超出了所有官兵的想象:那里人迹罕至、草木不生,空气含氧量不足海平面一半,别说是负重工作,就是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都觉得呼吸困难,头痛难忍。更何况那里年均气温在-6℃左右,8级以上大风一年达120多天。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以没有水,没有电,没有路,没有住处等一系列恶劣的条件,给后勤官兵呈上了一张我军历史上前所未遇的严峻考卷。

    饿了,吃干菜。渴了,喝雪水。倦了累了,住临时搭起的帐篷,半夜里还要时常起来重新搭建被荒野狂风几乎吹跑的帐篷,棉帽、棉袄、棉大衣、棉鞋24小时几乎都不能离身,否则第二天天亮,可能会被冻得永远不会醒来……

    这些在一般人看来几乎无法承受的艰苦,兵站部官兵不仅全部默默承受下来,而且笑对艰苦,乐观且旗帜鲜明地叫响了“钢钎打不进,人也要扎根”的豪迈誓言。因为每位士兵心里都非常清楚,所有的努力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只有战胜眼前的一切困难,在内地与青藏两地搭建起有效快捷的后勤保障通道,才能使青藏地区的民众和驻藏官兵有更多的生存机会,才能使地处艰苦地区的人们享受和内地民众一样多的来自党和国家的温暖,青藏地区才可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正是凭借挑战极限并征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的英雄气概,兵站部官兵在茫茫荒原上,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用铁锤和钢钎劈开千年冻土、征服亘古冰峰,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辉煌的足迹。数个月内,一条起自青海省会西宁,终止西藏首府拉萨,全长近2000公里的青藏公路运输线建成通车了。从此,从内地运往拉萨的物资从过去漫长的100多天,陡然间缩短为不到10天。再之后,一条全长1329公里的国防通信线和一条全长1080公里的格拉输油管线也相继建成,西藏地区第一次有了电灯、电话,从此结束了油灯照明、烽燧传信的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全长2300公里的兰西拉光缆通信线铺到了拉萨,进入新世纪以后,全长1134公里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全线贯通,青藏两地的军民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想要外出工作或旅行只要搭乘青藏铁路列车就可直达内地。而格尔木,也因总后青藏兵站部等部队常年驻守而形成了中国西部一座独具特色的“兵城”……

    在这样一个显著发展的足迹背后,我们不难判断出,如果没有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核心价值理念作支撑,兵站部要想在那样一个自然条件异常艰苦的地区生存下来都不容易,更不可能凭借着艰苦不怕苦、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等顽强意志作出如此出色的成绩。

    自上高原执勤以来,青藏兵站部一直担负着驻藏部队近80%的物资运输、西藏军地近80%的油料输送和繁重的国防通信保障任务,每年部队上线执勤训练都在9个月以上。55年以来,青藏兵站部官兵累计运送的进藏物资已经能在茫茫雪域上垒起一道新的万里长城。而他们中有770多名官兵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仅师团职干部就有26名,平均年龄不足42岁。

    与兵站部官兵密切接触了40多年的藏族职工扎西央宗曾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道:“自从有了这支部队,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部队吃什么,我们就能吃什么,部队穿什么,我们也能穿什么。我们在这里一直干了40多年了,现在对部队的生活已经习惯了,在这里像家里一样,部队一直很关心我们。我们像亲人一样,亲戚一样。”  感受,细微故事折射的精神力量

资料图片:2008年5月,军事训练中的高原汽车兵刻苦顽强。 (图片来源:新华网 王建民 摄)

    采访期间,记者曾在西宁、格尔木、青藏公路沿线“三站”(兵站、泵站、机务站)和拉萨等地进行了实地观察,先后接触了200余名高原官兵,数十位当地群众,听到、见到和感受到数百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每个故事都从不同侧面,或让我们叹奇,或是感动,或是沉思,在这里我们撷取其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小故事,奉献给读者。从中我们不难体味,蕴含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的我军历史文化基因,是怎样在青藏高原闪耀着动人光芒的。

    1953年8月,慕生忠将军率部进军青藏线。当部队行至昆仑山下的一条河流处,有人问:“将军,格尔木在哪里?”慕将军将铁锹往地上一插说:“我的帐篷扎在哪里,哪里就是格尔木!”于是,慕将军铁锹所插之地就成了执行进藏保障任务的前进指挥部,后来演变成了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兵城”。作为第一代扎根高原的典型代表,慕生忠将军的名字,至今还被那里的官兵和当地群众广为传颂。

    1956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元帅率中央代表团去西藏,途中视察青藏线时,召开了4000军民参加的大会,殷切寄语开路官兵:“你们要像高原红柳一样,在沙漠上扎下根来,做大戈壁的先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对高原官兵的殷切嘱托如今已完全变成现实,兵站部官兵不仅在高原“活”了下来,更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1990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总后青藏兵站部“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荣誉称号。2006年7月,胡锦涛主席在格尔木接见兵站部领导时,赞扬该部为祖国边防的巩固、为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怀凝聚着期望。55年来,兵站部官兵始终坚定不移地用行动回报着党和人民。

    2004年新年前夕,青藏兵站部汽车部队270多台军车执行进藏运送年货任务,由于青藏铁路施工,加之连日雨雪交加,五道梁、沱沱河等路段泥滩、水坑纵横交错,汽车部队克服诸多不便,绕道300多公里前行。12月21日,运输车队行驶到西藏那曲至当雄路段时,天上飘起鹅毛大雪,柏油路迅速变成了冰雪路,官兵只能下车跑到路基两旁,刨开积雪,端来沙土铺在路面上,从而保证了车队的通行。经过风雪兼程,3个运输梯队赶在新年之前,将2600多吨年货全部运送到了西藏。当藏族群众和驻藏官兵拥有了丰富的物资喜迎新年的时候,兵站部的车队又默默踏雪登上了返回部队的行程,一路上漫天的雪花成为他们特别的新年礼物。

    地处可可西里无人区的五道梁泵站,大家都称它为“秃头站”,由于严重缺氧和长期跟油料打交道,全站有近65%的官兵患有脱发症。士官张天河才30来岁,头发却已基本掉光。组织上安排他到上海一家专科医院看过多次,先后用了30多种治脱发的方子也无济于事。妻子劝他回内地,张天河说:“西藏的油料全是我们管线兵给输送上去的,我守在五道梁,就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在巡线护线任务异常繁重的上线执勤早期,国防通信线时常因为暴风雪的袭击而出现故障,通信兵们顶风冒雪维修线路几乎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一场巨大的暴风雪来临,为了保证线路的通畅,一名通信兵爬上电杆,一手抱住线杆,一手用木棍奋力敲打通信线上厚厚的冰凌。当他准备下电杆时,才发现肆虐的风雪已把他的躯体与电杆紧紧冻结在一起。这名通信兵永远化为一尊西部军人冰雕……

    2008年6月,唐古拉山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十万火急!兵站部部长翟振发不顾余震不断的危险,带领工作组连夜奔赴地震灾区。他们一行到达唐古拉山时,官兵在寒冷的旷野里焦急地等待救援。现场查看,部队营房不同程度受损,所幸无人员伤亡。他立即通过电话向上级报告情况。同时,紧急调运救灾物资安顿官兵。官兵看到兵站部领导第一时间来到自己身边,悬着的心一下子就踏实了。

资料图片:2006年12月,海拔5321米的唐古拉山口。(图片来源:中国网)

    兵站部原副政委张四望,27年间,数百次翻越唐古拉山,数十次遭遇暴风雪等险情,好几次死里逃生。有一年冬天,他带领部队上线执行运输任务,行至唐古拉山口时,突遇暴风雪,车队前行受阻。他第一个从车里钻出来,站在山口,冒着-40℃的严寒,带领官兵铲雪开道,20多个小时的艰难奋战,打通了道路,终于冲出暴风雪的围困。当车队把承运的货物一件不少地运抵拉萨时,他与所有官兵一样,动情地抱住夹道欢迎的西藏军区的同志们,放声哭了起来。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他那一头曾经浓密的黑发陆续脱落,白皙圆润的脸庞也被高原风霜刻上了重重痕迹。在档案袋里3次放进三等功卡片、10多次放进嘉奖通令、10多次放进优秀共产党员证书后,他因患脑胶质瘤,在与病魔殊死抗争了34个月之后,于2007年9月不幸离开了人世,年仅45岁,永远地把生命定格在这片雪域高原。

    今年4月11日,某汽车团执行进藏物资运输任务的车队被暴风雪围困在风火山上,军车挂着防滑链仍举步维艰。带队的团长王洪双当机立断,带领官兵下车步行探路,铲雪开道。战士们的手冻僵了,脸冻紫了,跑到车厢里暖暖身子,接下来又继续铲雪。经过昼夜奋战,4月12日凌晨,他们终于打开了一条通道,冲出了暴风雪的围困。

    今年8月,第三军医大学组成高原卫勤服务专家组,赴青藏线部队开展医疗服务。一路上,专家们凝视着官兵一张张酱紫色的脸庞,紧握着一双双布满裂痕、指甲深陷的大手,都感动不已。当他们测量得知官兵的血压值异常率高达90%以上时,都禁不住鼻子发酸。专家们再一次证实了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因高寒缺氧,青藏线官兵的高原病发病率达99.7%,机体器官功能改变率为100%……

    55年来,先后有几十万官兵在这里奋斗奉献。目前,仍有300多名在青藏线工作20年以上的“老高原”在这里坚守,有的祖孙三代都成了“高原人”;有1200多名院校毕业的年轻干部、4300多名士官奋战在基层一线。   见证,平凡中的辉煌

    秋日的一天,我们在兵站部驻格尔木某汽车团的蔬菜大棚前停下了脚步。阳光通过宽大的特制薄膜均匀地投射在大棚内的各种瓜果蔬菜上,折射着万般诱人的光彩。

    一个略显腼腆、脸色黝黑的年轻士兵细声地告诉记者说,他管护的大棚里的蔬菜有数百个品种,一年四季都能保证战友们吃到时令蔬菜。禁不住那些瓜果诱人的清香,记者征得战士同意随手摘下一小把西红柿和几根黄瓜吃了起来,只觉得汁美味甜。团领导介绍说,旺季时节,团里蔬菜大棚里产品自给有余,他们就拿到集市上去卖一些,所得的款项再贴补到战士们的伙食里。

    在面食加工坊里,记者看到了数排面条备餐架,千余根每根看上去约有3米长的面条均匀地摊挂在上面,犹如小瀑布般,很是养眼,禁不住上前要留影纪念方肯离开。

    各种面点、小吃、豆制成品品尝下来,完全忘记了自己正置身在自然条件异常艰苦的地区,仿佛比春节期间逛北京庙会的感觉丝毫不差。

    一路陪同我们下部队采访的兵站部副政委杨大祥介绍说:“我们兵站部各级班子为什么要这么重视连队战士的伙食,就是因为这里面出战斗力。过去条件差我们没有办法,现在发展这么多年了,如果还让我们的战士吃不上可口的饮食,战士们会怎么想我们这些当领导的,我们还怎么配在这里带着大家扎根高原,勤奋创业?”

资料图片:2008年5月,生产基地丰富了高原汽车兵的“菜篮子”。(图片来源:新华网 王建民 摄)

    性情耿直且快言快语的兵站部部长翟振发在谈到战士们的伙食时,话语里更多了几分自豪:“你们只在这里看了还不算,要到线上去尝尝‘三站’部队的饭菜,我跟你们实话实说,战士们吃的比我们好。”

    信不信,还是得自己去看一看。当我们踏上青藏线,走进兵站部最艰苦的兵站、泵站和机务站再去了解情况时,感受确实又有所不同。为了给执勤训练官兵和过往人员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兵站部沿线“三站”都各显其能,各有绝招。如纳赤台兵站的“烤鸭”、五道梁兵站的“鸳鸯火锅”、唐古拉山兵站的“水煮肉片”、那曲兵站的“羊杂煲”、当雄兵站的“番茄蹄花”……沿4000里青藏线走过,没有一个兵站是重样的,每个兵站的伙食品种都在8个以上。

    一位曾在唐古拉、纳赤台等多个兵站服役的士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小伙子姓张,东北人,是位高原上有名的面点高手。他坦言,自己已经接近服役期满,随时面临着退伍,十几年的高原军旅生涯,他基本上一直在炊事班给大家做饭,为了从老班长手中学会做面食的手艺,他刻苦学习。为了把已经获得的手艺再教会给自己班里的战士,他又热情为师,手把手传艺。当记者得知他在服役期间既没有立过功、也没有受过奖,问他会不会觉得有点亏时,小伙子坦然一笑:啥奖不奖的,我在很多兵站为数不清的官兵和过往人员做过饭,他们吃得饱,吃得好,难道这不就是最好的奖励吗?

    另一位青年士兵接过他的话,笑着跟我们开了一句玩笑:我们炊事班战士能在1小时之内手工包出1000个包子,你们恐怕做不到吧?

    朴实的话语里透着朴实的自信,朴实的自信中折射着朴实的道理,踏踏实实为过往官兵服务,踏踏实实履行自己作为后勤保障兵的职责,难道不正是这样一种可贵的价值观,促使无数的高原军人以默默无闻的姿态始终赤诚奉献在那块雪域圣地上的吗?

    在吃的问题上如此,在居住和文化生活方面也同样如此。采访中我们注意到,兵站客房和官兵床头都配置了吸氧装置,只要感到不舒服,轻轻打开开关立即就可以呼吸到氧气。

    资料图片:2008年5月11日,青藏线上奔波了一天的驾驶员汪益,此时高原缺氧不得不躺下来补充氧气  (图片来源:新华网 王建民 摄)

    早在来兵站部采访之前,我们就得知兵站部的“雪线政工网”办得如火如荼。在4000里青藏线上,我们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打开某泵站官兵学习室的电脑,鼠标轻点,全军政工网,中国军网,雪线政工网就一一来到眼前。丰富的页面,多彩的空间,犹如打开了一部百科全书。就在那台电脑上,我打开了久负盛名的“老贾博客”,这是兵站部政委贾新华与高原官兵之间沟通最便捷的一个平台。随意浏览了几篇“老贾博客”,我注意到他几乎对每位提出问题的博友都会给予明确答复。在与一位“90后”年轻士兵聊到博客话题时,他说,政委很现代,我们就喜爱这样能和我们一样无障碍交流的领导干部。

    另一位士兵还提到这样一个细节:他当兵第一年是在线上过的春节,当时特别想家,没想到政委贾新华却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赶到线上和他们站的官兵一起过年。

    “这有什么特别吗?历届兵站部的领导不是每年都有上线和线上官兵过年的习惯吗?”我问。

    那士兵答:是的,的确如此。可那一年政委是患了重感冒的,在青藏线上,如果患了感冒还上线,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

    我没有再问,因为答案已经格外分明。在青藏高原,官爱兵、兵爱官,已经因那片土地的格外特殊而变得格外不同。

    抬眼望去,窗外,一队执行进藏物资运输任务的车队正匀速有序驶过…… 共鸣,军民同铺幸福路

资料图片:青藏公路上,藏民向高原汽车兵问好。(图片来源:《解放军报》 邹小庆 摄)

    巍巍天路,车轮滚滚。

    长年在青藏公路上执行运输任务的青藏兵站部汽车部队,本着“好事多做一点、温暖多送一点、困难多帮一点、遇事谦让一点”的原则,自觉弘扬拥政爱民优良传统,牢固树立“西部大开发西部驻军是主人翁”的思想,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父母,与沿线藏族同胞亲如一家。在广大军民的共同努力下,青藏公路完好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车辆事故逐年减少,沿线180多个军地单位被各级评为“文明单位”,涌现出了百余名闻名全国全军的先进典型。为促进驻地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青藏地区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带。子弟兵永远和人民群众心连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哪里遭灾受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

    1998年春节前夕,西藏那曲、阿里、日喀则等地遭受特大雪灾。青藏兵站部奉命派出105台车、268名官兵,大年三十装货,正月初一出发,挖雪开路,化雪解渴,靠压缩饼干充饥,奋战5天5夜,将国家调拨的救灾物资送达灾区,被藏族同胞称为“救命的活菩萨”。

    2001年10月,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五道梁段发生严重冰堵,直接危及西藏人民的生产生活。青藏兵站部某管线团60多名官兵昼夜兼程,紧急开赴冰堵现场。官兵冒着-30℃的严寒,连续奋战13个昼夜,在覆盖管线的永冻层上,凿坑100多个,割管10多处,许多官兵的手被多处划伤,硬是从油管里掏出了200多公斤的冰疙瘩,确保了西藏能源供应。

    据统计,青藏兵站部官兵先后参加大型抢险救灾任务20余次,出动兵力15000余人次,抢救遇险群众25000余人,抢运各类救灾物资近30万吨……

    为了支持驻地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益事业发展,青藏兵站部先后派出医疗队500多个,医务人员2300余人次,深入农牧区为各族群众义务治病120多万人次,减免医药费210多万元,培养民族医务人员5000多名,帮助农牧区建立健全医疗站(点)310多个;先后与青藏公路沿线159所学校结成对子,资助经费520多万元,赠送各类图书20余万册、教学器材5万多件套,使2218名少数民族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被青藏公路沿线群众称为:“我们的亲人金珠玛米!”

    2008年5月9日,青藏兵站部政委贾新华带领机关有关人员看望长江源村藏族群众,走家串户来到白玛曲珍家,得知白玛曲珍在家产下一名男婴,自身状况不好时,立即吩咐正在这里开展义诊活动的第22医院妇产科医生来为她作检查,发现白玛曲珍产后失血过多且伤口需要缝合,必须住院治疗。白玛曲珍一家12口人,生活比较困难,因为没有钱,怎么也不愿意就医。贾新华当即叫来在现场的医院院长胡湘林,让他们免费为其住院治疗。临出门时,由于交通不便,白玛曲珍一家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贾新华再次拍板,让医院救护车迅速赶来接诊。一个小时后,医院救护车赶到,载着白玛曲珍向医院方向疾驰而去……

 

    资料图片:2008年5月11日,救人要紧!免费治疗。医院救护车疾驶而至。医护人员和家人迅速将白玛曲珍抬上车。(图片来源:新华网 王建民 摄)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文化发展缓慢。西宁市城西区彭家镇火西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山路崎岖,土地干涸,全村近150户人长期过着靠天吃饭的苦日子。青藏兵站部机关与这个村结成帮扶对子,捐资为村里修建了爱民小学,帮助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每年为村里赠送一批扶贫物资,定期派人到村里传授脱贫致富技术,提供发家致富信息。如今,这个村已经逐步走出贫困,村民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格尔木市北郊新村,过去家家负债,户户缺粮。某汽车团主动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帮助群众打井、修路、改造农田、寻找致富门路,使该村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青藏兵站部通过定点扶贫、挂钩扶贫、对口扶贫等形式,先后与驻地230多个村社、学校和道班结成帮扶对子,成立30多个扶贫小组,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6000余条、举办科技讲座426场次、修理农机具8300多件套,为灾区和困难群众捐款550多万元,使15个帮扶村社脱贫致富。

    广大官兵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诠释着人民军队热爱人民的神圣内涵。党和人民对他们作出的巨大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和极大褒奖,兵站部先后4次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次被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拥政爱民模范单位”。今年7月,又被表彰为军队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先进单位并在全军作了典型发言。

    从进驻高原至今,青藏兵站部始终坚持以振兴驻地经济为己任,共投入劳动日600多万个,动用机械车辆18万余台次,参加青藏公路改扩建、青藏铁路二期工程、西藏“一江两河”工程等国家和省区重点工程项目以及社会公益建设项目,整个青藏公路沿线地区在他们的带动下逐步走向繁荣和富饶。

 

资料图片:纳赤台兵站官兵敲锣欢送汽车部队战友上线。(图片来源:新华网 王建民 摄

    矗立在青藏公路最高点、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处的西部军人雕像,就是青藏两省区人民为表彰青藏兵站部部队为驻地所做出的卓著功绩而竖立的一座丰碑。

    离开格尔木上线采访前,我们专程去了格尔木烈士陵园。那一天秋高气爽,陵园里没有什么人,但整洁肃静,站在烈士纪念碑前,我们将鲜花举过头顶,向着那些很多都叫不出名字来的英雄们深深弯下了腰。

    至今,我们的耳边还回响着那首在内地鲜为人知,但在高原唱得火红的歌谣:

    儿当兵,当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儿的手能摸到娘看得见的月亮,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保国的好地方……

    敬礼,向所有为西部发展建设做出每一分贡献的西部军人们!(丁继东 樊厚东 凌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