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9:43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在全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东部一些省市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时,西藏才勉强进入工业化初期的起步阶段,与全国的差距还很大,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很远。”西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李震如此表示。
西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这个肩负着推进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厅局,成立时间并不长。由于西藏本身地理、气候条件特殊,生态环境脆弱等先天限制,西藏的工业发展虽快,但身为行业管理者,李震清醒地认识到了其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并表示,只有认清发展形势,才能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措施,才能迎头赶上。
拉萨啤酒生产车间 摄影:王昕秀
李震介绍,国际上衡量工业化阶段演进的核心指标有以下几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初期人均GDP一般为280-560美元,中期560-1120美元,后期1120-2100美元;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工业化初期,40%-60%为工业化中期,60%以上为工业化后期;就业结构,工业化初期,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50%以上,中期20%-50%,后期20%以下。
2009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982美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约516.98美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8.54%,人均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8%,工业所占份额严重不足;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大致为54.5%、10.8%和34.7%,就业人数第一产业比重偏大,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比重偏小,没有充分发挥工业带动就业的强大作用。
李震表示,从大的环境和外部条件看,在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的大背景下,西藏经济社会已经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随着西藏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西藏与祖国内地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西藏来说,工业兴,则百业旺、经济活。
他解释道,从三次产业的关联性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二产是关键。目前,西藏一产已基本解决了群众温饱问题,需要上水平、增收入、奔小康。三产比重最大,已接近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但内部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比重小,缺乏生产性服务业。二产虽然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但也最具有后发优势和潜力。只有二产快速发展,才能更好地带动一产上水平,才能支撑三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是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是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国际国内发展的经验来看,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工业是经济“起飞”的引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带动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来看,实践证明,工业化进程必然带动城镇化建设。把发展工业经济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必将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牧区劳动力向产业工人、专业技术人才转变,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李震表示,努力探索并实践中国特色、西藏特点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关系着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关系着西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关系着西藏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更关系着西藏到2020年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他坦言,坚定不移推进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不仅是西藏经济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而且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