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9 23:4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全乡平均海拔5573米,素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乡”之称。乡政府所在地萨藏村,海拔5373米,索朗卓玛一家就生活在这里。
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困难;再加上家里“顶梁柱”患有残疾,劳动能力弱,使得这个5口之家陷入了贫困。
为了摆脱贫困,索朗卓玛一家一直在努力。
2013年,索朗卓玛家被列为普玛江塘乡贫困户。丈夫拉丝被安排到乡里的茶馆做清洁工,而索朗卓玛由于要照顾3个孩子,只能在家操持家务。
2014年,夫妻俩合计,利用自家房屋开个小卖部。拉丝负责到县城进货,索朗卓玛管销售,小卖部开起来后,索朗卓玛家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那时候,进货借的是亲戚家的手扶拖拉机,虽然每次进货都被吹得冷飕飕的,但想到卖了货就能挣钱了,也就不觉得冷了。”回忆过去,拉丝感慨地说。
拉丝告诉记者,由于普玛江塘乡人少,小卖部收入有限,真正让他家生活发生大转变是在2016年以后。
2016年,经过精准识别,索朗卓玛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索朗卓玛夫妻二人双双被确定为生态岗位人员,有了固定收入。“算上生态岗位补助,再加上各种补贴和小卖部收入,年底,我们家脱贫了。”索朗卓玛回忆过去高兴地说。
“贫困户”,曾经是压在索朗卓玛一家身上的 “大石头”。听别人说自己家是贫困户,索朗卓玛曾经觉得抬不起头。摘掉“贫困帽”,一下子让她轻松了许多。“是的,过去出去,我自己都感觉比别人矮三分。”拉丝说,“脱贫,要感谢共产党!没有党和政府带领我们搞脱贫攻坚,我们家不可能这么快就脱贫。”
“日子越过越好。”2017年,当地党委、政府安排索朗卓玛的大儿子,到县城参加装载机驾驶技术培训。培训结束,还帮他家通过小额信贷,购买了一辆装载机。
装载机开回来后,索朗卓玛一家人高兴得不得了。拉丝一会儿爬到驾驶室把弄一下,一会儿围着装载机看看,兴奋了好几天。他说:“要不是我身体有残疾,我也想和儿子一起参加培训,和儿子好好干一番事业。”
对于吃够了没有技术、缺乏劳动技能苦头的拉丝来说,他太知道技术对务工人员的重要性了。他嘱咐儿子:“好好干,家里的担子就要落到你身上了。”
拉丝告诉记者,虽然装载机不是天天有活,但只要出去,一天就能挣700元。
“700元,是过去我们一家一个月的收入。现在,一天就能挣700元,社会发展太快了。”拉丝不无感慨地说。
令索朗卓玛一家想不到的是,享受边境小康村建设政策,他们一家只出了很少的钱,就住上了“小康房”。“这就像梦一样,党和政府对我们太好了。过去帮我们脱贫,现在又推进乡村振兴。”索朗卓玛说,“我想,只要我们好好跟着党和政府干,就一定能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