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1:27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为何教育部和国家民委要将民族团结教育列入中、高考的考试范畴?为何国家要如此大力气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其重要性与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列入中、高考考试范畴,直接目的就是要运用中、高考这根“指挥棒”,使过去被视为弹性的教育内容转化为刚性的考试内容,由此引导中小学乃至全社会都来关心并加强对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教育。而其中最具有指标性意义的,要属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占政治课考题的分值比例不低于15%。长期以来,我国的中、高考考试内容一直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风向标,哪些内容列入必考范围、分值的比例多大,这些不仅仅是学生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校、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若政治课以满分100分计算,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分值就至少是15分。这15分很可能关系到考生是否能升学,以及升入怎样的学校,谁也不会忽视这一块内容。因此,这条刚性的规定可以说是抓住了关键。
其次,制定这一规定的目的还在于弥补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方面内容的缺失与“欠账”。勿庸讳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许多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在对待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上存在着偏差或误区,认为民族团结教育只是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学校的事情。正是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使得全国整个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严重缺乏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内容,考试试题中更是难见其“踪影”。这一现象也使得我国青少年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知之甚少。而这种基础教育缺失的直接后果,就是民众在涉及到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时,往往会因为民族知识、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知识的缺乏而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或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误解。
在当代社会,我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和交流日益频繁与密切,对于一些涉及民族关系的具体问题处理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已成为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要求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最后,制定这一规定的深层次目的还在于从党和国家事业的高度,促进公民的国家认同意识,维护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我国这样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民族团结教育理应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培养公民的身份认同、国家认同至关重要。如果民众的身份感缺失、国家认同意识淡薄,就有可能催生极端的族群认同和狭隘的地域认同,甚至滋生民族分裂主义和地区分离主义。从去年到今年,在西藏和新疆先后发生了“3·14”和“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两起事件都是由境外民族分裂势力直接煽动、策划、指挥、组织实施的。从这两起事件中,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民族团结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不容松懈的重大工程,要从小抓起,使其根植于每个公民心中。
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也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基于各民族荣辱与共、水乳交融的历史与现实,在中小学以制度化形式系统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既有利于青少年了解各民族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更在思想上打牢了民族团结的根基,使其在现实生活和未来的工作实践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问题,自觉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妥善处理好涉及民族方面的各种现实问题。同时,在遇到涉及民族团结等大是大非问题时,才能够保持清醒头脑,不受境内外各种分裂势力的煽动、盅惑、唆使和利用,始终站稳立场,自觉同破坏民族团结的现象进行斗争,从而维护好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无小事,教育考试内容朝着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向进行改革,是一项关乎维护和推进中华民族整体根本利益的大事,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责编:小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