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4 09:3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雄奇壮美的三江峡谷、历史悠远的茶马古道、风景绝美的进藏路线、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异彩纷呈的康巴文化……素有“西藏东大门”之称的昌都,是多少人梦寐向往的地方。
历史上昌都曾因地处川藏、滇藏的交通要道而兴盛,并在西藏和平解放与建设当中扮演着令人瞩目的角色。但近些年来,面临周边的快速发展,地处深山峡谷之中的三江大地却又因交通而困。人们说,昌都的路比蜀道更险,修路难、行路难,高高的大山似乎阻碍了昌都前进的脚步。
正值岁末年初,记者一行来到昌都采访,由于山高谷深、雪后初霁,这里的天气显得更加寒冷一些。但是,与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昌都人干事创业的热情,以及 随处可见的发展建设热潮。就如同昌都的路,虽然修得艰难,但总是一点点在深山里蜿蜒推进;虽然走得吃力,但总是百折不挠慢慢攀上山顶。地处两江汇合处的昌 都本来拥挤不堪,但却依托地势建成了一座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现代化山城;三江并流造成的山高水急本来令人望而却步,但昌都正在大力开发澜沧江、金沙江水 能资源,不久后就能把源源不竭的电力输送到区内外,借水生财、卖电挣钱;因山高谷深造成的地少人多本来使农牧民增收成为难题,但昌都大力发展旅游业、矿产 业、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林下资源采集加工等富民产业,让山变聚宝盆、树成摇钱树……理思路、打基础、抓瓶颈,热情而务实的昌都人正在把过去的劣势变成 “助推器”,前行的路一步比一步走得扎实。
发展之路——
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
坚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昌都市大力实施“强工兴市、东西发展,创建基地、夯实三基”,构建富裕和谐文明昌都的发展战略。
要发展,破除瓶颈是关键。
昌都市副市长泽仁俊美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昌都人,儿时求学之路的艰辛让他心有余悸,十几岁的孩子背负着行囊穿行在崇山峻岭间,几天的行程结束后,“脸都脱一层皮”。
路,对昌都的发展,那是瓶颈中的瓶颈。
按照“提升国道、打通乡村、发展航空、建设铁路”的交通发展思路,昌都市加快推进国省道、乡村及寺庙公路建设,道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到2015年底,全 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46万公里,比2010年底新增3772公里,即将实现县县通油路、138个乡(镇)和具备条件的寺庙公路全部通达的目标。乡村公路通达率、通畅率较“十一五”末有了大幅提高。
航空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邦达机场飞行区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新开通了昌都至重庆航线,每周航班从2010年的7班增加到21班,机场安全飞行正常率连年递增。
川藏联网工程竣工投运,结束了昌都电力孤网运行的历史。预计2015年底,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4.4万千瓦,主电网人口覆盖率从2010年的23%提高到47%。
立足昌都丰富的水能资源优势,昌都市大力推进国家“西电东送”接续能源基地建设。“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三江”水电资源开发投资74亿元,在建大中型水电站2座,果多、觉巴电站即将实现首台机组发电。
“十二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7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8倍,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有效破解了发展瓶颈。
与此同时,昌都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水能、矿产、高原农畜产品、旅游等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作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创建基地为目标,以培育品牌为抓手,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大力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八宿荞麦、芒康葡萄酒、洛隆糌粑、丁青虫草、类乌齐牦牛肉、康巴香猪香鸡、昌都蔬菜基地及经济林木基地等特色农牧产业开发建设,农牧特色产业规模、效益、品牌逐步显现,带动群众收益日益明显。
2015年,全市预计实现农牧业总产值33.4亿元,是2010年23.69亿元的1.4倍;粮食、肉、奶产量分别由2010年的16.56万吨、 7.97万吨、7.89万吨提高到18.32万吨、9万吨、8.2万吨,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产业园区是昌都城市建设和产业集聚互动的连接点和实施“强工兴市”战略的重要载体。
昌都经开区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经开区累计注册落户企业69家、注册资金达到15.86亿元,累计实现税收9768.42万元,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8.23亿元、生产总值8.7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46亿元。同时,俄洛新区完成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已顺利启动;类乌齐工业园区、左贡县产业园、 八宿县产业园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时值隆冬时节,但记者在昌都经开区依然看到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在园区采访过程中,落户园区的企业纷纷看好昌都在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方面的优势,对企业的发展信心十足。
同时,藏东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矿产资源勘察资金5.47亿元,初步查明铜金属资源储量1387.78万吨、铅锌金属资 源量674.91万吨以上,分别比“十一五”期间增加34.13%、88.84%;采矿企业累计完成投资57.91亿元,实现产值15.04亿元。 2015年,预计全市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41.7%,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2%。
按照“重长远、抓基础、突重点、求实效、育精品、创品牌”的要求,昌都市着力打造“三江”流域、茶马古道、康巴文化、红色旅游四大品牌,“三江”精品旅游 区前期工作顺利启动。“十二五”以来,共实施30个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2.29亿元。2015年,预计接待旅游人数1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 入11.8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3.95倍和4.84倍。
全市物流业稳步发展,开通了航空邮件业务,物流企业达到9家,填补了行业空白。
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昌都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2015年,地方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36亿元,是2010年的2.03倍,年均增长15.29%。
民生之路——
不断延伸的幸福通道
记者来到海拔4300米的邦达草原采访时,正是滴水成冰的寒冬。然而,坐在八宿县邦达镇克色村村民其绕扎西的家里,一杯浓浓的酥油茶下肚,再来上几块热气腾腾的煮牦牛肉和一碗香浓的自制酸奶,晒着暖暖的太阳,顿时觉得幸福生活不过如此。
记者的感受,也是其绕扎西的家庭旅馆一年来接待众多游客的真情实感。克色村位于318国道与214国道的交汇处,在这里可以近距离欣赏到著名的业拉山72 道拐,因此过往游客都会在这里休息停留。基于这一地理优势,近年来,克色村采取“支部+协会”的模式,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并着力打造旅游民俗村,让越 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其绕扎西正是村里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改善民生、凝聚人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二五”以来,昌都市大力实施富民兴昌战略,坚持财力向民生集中、政策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全面落实自治区利民惠民、利寺惠僧“十件实事”。
从2012年起,昌都启动实施了安居工程、育才工程、健康工程、畅通工程、甘泉工程等“十二项民生工程”,连续四年累计整合各类资金236亿元,实施民生项目2645个,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十二五”以来,昌都市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累计完成教育基本建设项目917个,总投资22.55亿元,是“十一五”的3.4倍,共改造和完善128所乡 (镇)小学附设幼儿园、222所幼小一体化学校、187所小学、15所初级中学、3所高级中学、1所职业技术学校硬件设施,建成1所高中、2所市级幼儿 园、1所特殊教育学校和2160套教师周转房。实施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增强教育吸引力。教育“三包”政策全面落实,年 生均“三包”经费标准由2010年的900元提高到2900元。全市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达到50.55%、96.24%、71.97%、 39.56%。群众由过去“上学无用、上学不如挖虫草、上学不如放牛羊”,宁愿送子女进寺庙念经当僧尼,转变为积极主动送子女上学、选择好学校上学。
全市“十二五”以来共实施文化项目141个,累计完成投资3.92亿元,建成市图书馆及县民间艺术团排练场所7个、新华书店11个、乡(镇)文化站101个、农家书屋1119个、寺庙书屋516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强巴林寺、查杰玛大殿等23个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得到实施,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昌都锅庄、芒康弦子、丁青热巴、盐井制盐技艺等8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西新工程”和“村村通”等工程的实施,使得昌都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有线数字电视通达各县城目标,预计2015年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由2010年的91.42%、91.63%提高到97.35%、98.04%。
180元到420元,2010年到2015年,昌都市年人均免费医疗经费增长了240元,这是昌都市着力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一个缩影。
围绕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昌都实施了市人民医院、藏医院和111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并定期开展城乡居民和在编僧尼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以免费医 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和公共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农牧民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目前,全市现有医疗卫生机构334个,卫生技术人员2003个, 总床位2165张,每千人拥有床位2.85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3人,分别较2010年提高1.36张和1.1人。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 177.73/10万、19.8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2010年的47.4%提高到72.54%,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以推动惠民政策落实为保障,以完善社保体系为重点,建立了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为主体的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 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预计2015年内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余万人次,集中供养孤寡老人由2010年的214人增加到2085 人,集中收养孤儿由2010年的130人增加到241人,救助病患群众由2010年的1220人增加到8064人。
以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了军旅式培训工作,实现了应届高校毕业生全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36.26万人次。游猎户安置、“三岩”片区综合发展和大骨节病综合防治以及整乡推进等扶贫开发工作加快推进,12.4万人实现稳定脱贫。
“8·12”地震发生后,按照中央和区党委的指示精神,特别是陈全国书记“四抓”、“七有”等一列重要指示精神,昌都地委、行署坚持第一时间启动抗震救 灾、处理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救援力量有序快速进入灾区;第一时间地委、行署主要领导赶赴受灾严重的左贡县指导抢险救灾;第一时间组织 驻昌都部队、武警、机关干部和民兵组成的救援队奔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第一时间迅速有效组织救灾物资运往灾区,抢抓黄金救援时间,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创造了6级以上地震零死亡的奇迹。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坚持把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脱贫致富、小康建设结合起来,全面启动了28个乡(镇)基础设施提升 工程、47个集中安置点2520户和1250户分散户民房重建工作,完成16030户民房维修加固工作,3770户受灾群众喜迁新居。
幸福,就是这样一点点在昌都的深山峡谷之中延伸开来。
城市之路——
不断延伸的内生活力
来到昌都市,眼前这个现代而美丽的城市让人真有“亮瞎眼”的感觉。十几年前,记者曾在昌都作驻站记者,那时的昌都人车拥挤,道路狭窄泥泞,尤其老城区更给 人一种又脏又乱的感觉。而现在的昌都,高楼林立、时尚现代,一到夜晚更是霓虹闪烁、流光溢彩,真是名副其实的“藏东明珠”。
很多人都想象不到,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流域,会有一座这样错落有致的现代化城市。
旧城改造,是现今的昌都人引以为傲的。
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旧城改造为突破口,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总目标,坚持“提升打造中心、创建新区、发展环周三线重镇”的基本思路,昌都市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科学规划,是昌都市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和“龙头”。
按照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要求,在城镇化谋划之初,昌都市就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了《昌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对昌 都城市控制性规划进行了修编, 确定了“东延、西进、北扩、南跨”的城市空间结构和昌都城市核心片区、一江两河延展分布建设用地“三翼”布局形态、中心城区依托昌都坝、马草坝、云南坝邦 达街、达因卡等多个片区的“一心三翼多片区”功能布局,同时完成了各县(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62个重点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
2012年,昌都全面启动昌都镇旧城改造工作,涉迁居民1300余户、1万余人,涉拆房屋总面积27万平方米,整理土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市政设施建设占地约5.5万平方米,新建房屋总面积68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70多亿元。
目前,昌都镇旧城改造各项工程相继竣工验收,预计年底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主城区规划面积由2011年的4.6平方公里拓展到了16.5平方公里,城市整体功能和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按照“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工作要求,“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1个,累计投资28.52亿元,建成 了解放广场、昌都镇供水项目、茶马桥、胜利桥、卧龙桥、胜利街下穿隧道、昌都西路改扩建、茶马广场、明珠公园等一大批城市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市政公共配套 设施更加完善。
在广大的乡村,一排排整洁、美观兼具实用性的小楼拔地而起,村落中道路整洁干净,村集体活动中心规范有序,医疗、文化等配套设施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十二五”以来,全市整合各类资金8.07亿元,实施了90个村新农村建设,配套建设了公共服务设施,受益人口达4765户、28684人;投入8410 万元建设分散安居工程,解决了贫困无房户、严重危房户及特殊新增户共计1450户的住房问题,受益人口达8700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1133个,完成总投资12亿元,受益人口达10万户、57.9万人。
其实,光是现代化的建筑也并不让人太过吃惊,毕竟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西藏各地都耸立起一座又一座的美丽新城。让记者一行惊喜不已的是,昌 都的大街小巷是如此整洁干净,走在街上几乎从未看到有人乱扔果皮等垃圾,反而是地面上稍有个小小的纸片、烟头,立刻就被过往行人和清洁人员捡起来扔到垃圾 桶里。这种齐心呵护城市环境的氛围让笔者先是吃惊,后是感动。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大力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昌都市也把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每 周都组织广大机关干部、群众、学生齐动手,上街打扫卫生,清洁家园。并定期开展“体验环卫工人一天”的替岗活动,让干部职工深刻体会到了清洁工人的苦与 累,从而自觉行动,共同来维护昌都干净、整洁的城市面貌,让“爱祖国、爱西藏、爱昌都,环境美、昌都美、大家美”成为昌都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城市之路,就是这样在昌都76万人的共同呵护之下不断延伸并焕发出巨大的内生活力。
五年来,昌都经济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经济结构实现了由单一投资拉动型向投资拉动、产业发展、消费带动、城镇经济多轮驱动的转变;农村经济实现了由自给型 的农牧业向商品化方向发展,从个体化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转变;城镇建设实现了由完善基础设施向经营城市的转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双增长, 提高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发展的路,民生的路,城市的路,少说话、多干事的昌都人,使脚下的路不断延伸,而且一步比一步走得更为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