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砥砺奋进谋跨越 三江潮涌万象新——自治区成立50年、昌都解放65年来昌都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5-08-24 09:59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砥砺奋进谋跨越 三江潮涌万象新
 
——自治区成立50年、昌都解放65年来昌都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刘晓江
    1950年,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昌都冉冉升起,标志着昌都获得解放。昌都的解放为西藏和平解放铺平了道路,实现了西藏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转折,是西藏发展进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
    65年岁月沧桑,65年翻天覆地。这65年,是跨越上千年的辉煌历程。
    昔日受尽压迫的农奴成了国家的主人,过去茶马古道上的荒凉小镇如今高楼林立,当年不可逾越的横断山脉变成了坦途,“野蛮、贫穷、落后”已成历史,“富裕、文明、发展”恰在今朝。
    三江大地春涌潮,藏东儿女竞风流。65年来,勤劳、智慧、淳朴的昌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艰难曲折中探索,在开拓创新中拼搏,在改革大潮中奋进,在后发崛起中跨越。今日的昌都,人民当家作主,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局势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幸福安康,已成为藏东的璀璨明珠。
    一个个火热的场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镜头,将古老而年轻的昌都全景展现在世人面前,正不断见证着“藏东明珠”在涅槃中重生,在追赶跨越中复兴的脚步。
    “自治区成立50年来,藏东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各族人民正昂首阔步迈向小康社会。”谈起65年来昌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市委副书记、市市长阿布深有感触地说。
    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对口援藏省市和企业的无私援助下,昌都市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狠抓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谱写了昌都发展史上新壮丽篇章。
 
经济增长超过百倍,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1965年自治区成立之初,昌都物质贫乏,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50年来,昌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诸多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层次、低级别到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过程,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增长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
    数字是抽象枯燥的,却折射出50年来昌都取得的辉煌成就:1965年到2014年,昌都生产总值增长了314倍。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全市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67.07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17.11亿元,五年将近翻一番。2014年昌都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亿元大关,达到152.6亿元,是1965年155万元的近1万倍;2014年昌都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亿元,比1965年增长了967倍。1965年财政支出929.2万元,2014年达到100.24亿元,增长了1078倍。
    特别是,2011年以来,昌都各项经济指标连续保持2位数增长。截止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销售总额增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列全区第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列全区第二;固定资产增速列全区第三,创历史新高。
    昌都经济由单一的国有经济转变为国有、集体、私营和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共同促进的良好局面。
                  
公路里程从零到万,综合体系助力腾飞
 
    1950年昌都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修通了昌都历史上第一条公路,开创了昌都现代公路交通事业的新纪元。65年来,昌都公路交通运输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基本形成了以公路运输为主,航空运输相结合的交通网络。
    50年前,昌都交通十分闭塞,能源严重匮乏,货物运输主要靠人背畜驮,照明也还处于酥油灯时代。近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不断加大对昌都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以交通、能源、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地处藏、青、川、滇四省藏区中心的昌都,因交通而兴。“截至2014年底,昌都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9万公里,建制村通达率达到96.4%,寺庙通达率达到91.5%。建设了邦达机场,并开通了昌都至拉萨、成都、重庆航线,架起了连接祖国内地的空中走廊。”市政府副市长泽仁俊美说。
    能源方面,随着川藏联网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金太阳”工程等一大批重大能源项目顺利实施,无电地区临时过渡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工业生产用电的瓶颈制约也得到大幅缓解。截至2014年底,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提高到14.4万千瓦,主电网人口覆盖率达到47%。
    水利方面,实施农村安全饮水点工程3865个,完成中小河流治理49项,建成农田灌溉水渠3270条、水塘678座,全市农田保灌面积提高到29.7万亩。
    通讯方面,乡(镇)通光缆率提高到98%,行政村通电话率提高到93.4%,行政村通宽带率提高到68%,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5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数增加到11.44万户、普及率达到15.1%。
 
社会事业从无到有,科教文卫齐头并进
 
   昌都解放前,昌都的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极端落后,整个地区没有一所正规意义上的学校,没有一家医院,教育、医疗卫生只是极少数贵族享有的特权。昌都解放以后,在党中央的关怀下,第一所学校、第一家医院、第一家银行、第一个邮政所、第一个派出所……许许多多的“西藏第一”在这里诞生。65年来,这些“第一”在三江大地不断开枝散叶,发展壮大。
    而今的三江大地,早已面貌一新,今非昔比。截至2014年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达648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和青壮年非文盲率分别达到99.2%、96.93%和99.1%。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15年免费教育,农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落实,政策和资金覆盖率均达到100%,人均受教育年限由1965的不足一个月提高到2014年的7.2年。
    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1965年,昌都医疗卫生机构仅有14个、床位119张、卫生技术人员211人,特别是基层农牧区仅有少数的僧医和零星的民间藏医,群众看病治病十分困难。目前,昌都已经建成了藏中西医结合,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332个,拥有病床床位2165张,卫生技术人员2003人,每千人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到2.85张和2.63人。2004年开始实施的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面达到100%,2015年农牧民人均免费医疗经费提高到420元,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已建成市图书馆及7县民间艺术团排练场所、1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19个农家书屋、516个寺庙书屋。通过实施“西新工程”和“村村通”等工程,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99%和97.84%。重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现有8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十二五”以来,昌都按照“大城建、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提升中心、创建新区、发展乡镇”战略,一批涵盖道路、桥梁、学校、通讯、公园、供水、防洪等市政项目已投入使用。
    昌都这座藏东古老重镇迎来了建城史上最大的盛会。昌都市以“心中有民”为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昌都镇老城区为重点,投资68.7亿元,全面启动旧城改造工程。截至目前,旧城改造搬迁居民1300多户,实施卡若区城镇周边山体上非法私建治理1867户,分两期实施,第一期600多户已全面启动;房屋拆迁总面积达27万平方米,整理土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市政配套建设占地5.5万平方米。
    建设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以上,工程建设布局框架已基本形成……
    昌都强巴林寺维修项目、昌都市现代康巴民族城市建筑群建设项目、昌都茶马城建设项目、昌都市康巴新城设计项目、西藏昌都市五个项目,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分别授予了“中国民族优秀建筑-建筑文化保护典型”、“中国民族优秀建筑—建筑文化创新典型”、“中国民族优秀建筑_名街”、“中国民族优秀建筑-特色规划设计项目”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江潮涌,万木迎春。如今,旧城改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古老而年轻的昌都,如同涅槃重生的凤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翅腾飞:一座座彩虹般的桥梁飞架江河,一个个广场公园 依山傍水,一幢幢高楼大厦错落有致,一条条宽阔大道直通远方……
    一座“工业发达、商贸繁荣、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特色鲜明”的“藏东明珠”指日可待。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安居乐业奔向小康
 
    50年来,昌都坚持以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全面加强市政建设和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突出、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2年,昌都启动实施了昌都镇旧城改造,加强了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胜利街下穿隧道、胜利桥、解放广场、吉祥明珠公园、昌都镇自来水厂俄洛分厂等市政项目,实施了昌都西路、滨江路改扩建等重大市政工程,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同时,昌都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203个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0万多户安居工程、89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54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44.5万农牧民喝上了安全卫生的水,1.2万户农牧民用上了清洁便利的沼气,31.3万农牧民用上了充足明亮的电,同时水、电、路、讯、气、广播电视、邮政等农村综合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一个富裕、和谐、幸福、法治、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新昌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藏东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