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秋扎西:和解放军的情谊深
本报记者王玮
今年69岁的芒康县纳西乡纳西村党支部书记贡秋扎西回忆起旧社会,总忘不了解放军的恩情。他回忆,在旧西藏,他们一家四口人没有自己的耕地和盐田,父亲在他4岁时赶马帮去拉萨的路上病逝了,妈妈一个人在地主的盐田里背盐水,仅能获得收成的1/7,日子过得非常艰苦。贡秋扎西没有鞋穿,就用牛皮绳把牦牛皮绑在脚上。他7岁时就给地主干活,每天早晨就带一块饼子一竹筒水出去放羊,晚上很晚才回来。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改变了贡秋扎西一家困苦的生活,他们分到了9块盐田、2亩耕地、7头牛,真正能够享受到自己劳动的果实,生活越来越好。贡秋扎西说,以前村里人都害怕解放军,后来打听到在已经解放的云南那边解放军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大家还分到了田地、牲口和衣服,渐渐地主动和解放军来往交流,贡秋扎西还经常和解放军打篮球,亲同一家人。
如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纳西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七八千元。国家用援藏资金修建了村里的路;安居工程改善了村民的住房条件,现在一户人家居住面积抵得上过去三户;孩子上学有“三包”政策,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很多村民开办企业,经营葡萄酒厂、苗圃、餐厅、藏家乐,村里还有18户在经营传统的盐田;全村共有9辆大卡车、100多辆小汽车。平时,家里只有贡秋扎西老两口,5个儿女都在外面工作,一到新年或假期,儿女孙辈17个人就欢聚一堂。贡秋扎西的4个孙子有3个在拉萨读书,其中一个今年刚参加完高考,很快就要来爷爷家度假。对于现在的幸福生活,贡秋扎西说,过去我们分到田地要感谢解放军,现在致富了更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68岁的阿罗是芒康县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他少年时不仅对解放军满怀深情,而且还参加了解放军。阿罗出生在嘎托村,父亲靠给人家念经挣钱,妈妈给地主当佣人,两人合力养活三个孩子。他回忆,旧西藏的芒康属于18头人的地盘,没有像样的道路和房子,老百姓夏天普遍打赤脚,很少穿鞋子。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以后,阿罗一家分到了房子、十几亩土地、两头牛、青稞和衣服,阿罗也如愿以偿在解放委员会办的学校上了学,还当上了年级中队长。1964年,由于表现积极,阿罗和其他16名同学入选去内地读书。但是妈妈舍不得他离开家,不让他去。阿罗就借机把妈妈锁在家里,骑上马在出发的最后一刻赶到学校。大家一起骑马走了20天才到达昌都,再乘汽车到内地的咸阳民院。
阿罗从小就敬仰给全家带来幸福的解放军,梦想着有一天能加入解放军队伍,就在1969年,机会来了。正在咸阳民院读书的阿罗和同学300多人一起应招入伍,在53师当排长,“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父母非常支持他参军的决定。那时,阿罗驻守在边防线上,一度天天挖战壕备战。一直到1979年退伍转业,阿罗历任芒康县统战部副部长、组织部长、林业局局长和宗教局局长,2011年退休。
阿罗说,现在的芒康比旧西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嘎托村的老家盖了新房子,孙辈们都买了卡车和拖拉机。阿罗也没有闲下来,他担任了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除了经常组织老干部活动,还主动承担起宣讲党和国家政策的任务,他还讲述自己参加革命的经历,特别是参加解放军保家卫国的事迹,以此来教育年轻人。他说,“这是我一生最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