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各县新闻>

引领群众致富扬美名

2014-03-13 13:42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和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短短几年辛勤劳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牧民青年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致富思源,致富不忘众乡亲的支持帮助,用多年积攒下来的辛苦钱作为第二次创业启动资金,带领家乡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这个有着博大胸怀,心存爱心,用实际行动感恩回报社会的青年致富带头人就是卡若区日通乡雄达村的江次,一个藏东农牧区先富起来的新型农牧民代表。

         不断求索 砥砺奋进
   和父辈们及周围大多数农牧民一样,一年四季劳作于乡垅间,付出辛劳,却无法从根本上走出“少钱甚至无钱”的窘境。劳作之余。颇具经济头脑的江次常常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渠道和手段实现致富,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改善全家人的生活,和周围群众一道步入幸福的康庄大道。2005年,只有22岁江次离开日通乡雄达村,只身来到昌都镇务工,先后从事建筑、运输业,谋生挣钱,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不断累积经验、积累资金,历经三年时间,挣来有生以来最多的钱——30余万元。
   三年的勤劳付出和劳动实践,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更开阔了江次的眼界,他开始改变一个普通农牧民青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短视行为,坚信:只有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才可能实现更多、更大的梦想。于是,创办经济实体的计划在江次的脑海里逐渐形成。
    开办砂石厂。2008年,在经过深入调研后,江次打算创业经营砂石厂。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筹措资金220万元在卡若区拉多乡曲崔村、翁巴村开办砂石场,为各建筑施工队提供河砂、碎石等建筑材料,同时,江次还组织家乡(卡若区日通乡雄达村)8名群众成立运输队,带动两个村群众增加现金收入,受到当地群众好评。第一个砂石厂经营成功并没有停止他前进的脚步,2012年5月,江次又在卡若区日通乡达东村开办了一家砂石场,先后投入资金400万元,主营砂石加工和运输等。因其砂石质量上乘,需求量增加,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周围群众也因此得到更多的实惠和利用,找到了增收致富机会。
    组建农牧民施工队。开办砂石场已有稳定和优厚的经济收入后,江次成为了村里乃至整个日通乡率先富裕起来的青年。致富不忘家乡,他开始思考如何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决定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带领农牧民群众组建一支建筑施工队。2012年9月,在江次的精心组织筹措,日通乡农牧民建筑施工队正式成立。施工队成立伊始,江次先后到内地省份和区内各个地区考察、学习,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把建筑技术传授给农牧民施工队队员。现在,施工队中有混泥工20人、木匠10人、钢筋工10人、小工15人。施工队成立不到一年时间里,在江次的带领下,共为当地群众修建民房30余间。
    成立青年农牧民运输公司。带着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2013年5月2日,在原施工队、运输队的基础上,江次带领当地有创业愿望且有能力的青年组建成立了日通乡青年农牧民运输公司。公司现有大小车辆94辆(其中搅拌车15辆),总投资800余万元,目前已收益300余万元,预计到2014年实现盈利。经过几年摸爬滚打,江次积累了丰富的致富经验,成长为日通乡雄达村致富带头人,日通乡农牧民致富领头雁。江次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家乡有志青年转变观念,给他们插上了共同富裕和共同发展的翅膀,为广大农牧民群众增收拓宽了渠道。

                致富思源,感恩回报乡亲
    致富不忘党恩,倾情回报乡亲,一直是江次的人生追求。在他顺利实现人生梦想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正是党的好政策带给他发家致富的机会,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努力回报社会、关注家乡发展、关心家乡弱势群体,则是他“感党恩”的实际行动。
    热心做好事。从2008年开始,他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帮助本村贫困户、五保户,给他们发放物资,累计达10余万元。2009年3月,江次投入资金10余万元,带领农牧民施工队为村里修建了1座储水池和一条农田灌溉水渠,为全村群众解决了吃水和农田灌溉的难题。
    敢当领头雁。近年来,在引领家乡父老发家致富的道路上,江次主动承担了“开拓者”的角色,充当“引路人”,敢当领头雁。在他的带领下,日通乡青年农牧民运输公司仅成立两个月,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而且公司的经营市场占有率仍在不断扩大,江次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他积极协助村党支部、驻村工作队,做好村里维护稳定工作,为维护昌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贡献了力量;他带头参与综合整治发展环境工作,自觉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合法经营、按章办事,绝不给党委、政府以及乡亲们制造麻烦。结合正在实施的热血青年爱国成才创业工程,他为企业发展规划了蓝图:一是做大、做强企业,在带动卡若区日通乡周边乡镇,如拉多乡、柴维乡、妥坝乡的私营企业发展中起到龙头作用,带领周边企业共同发展,引导更多的青年农牧民投身昌都城乡建设和农牧区经济建设,为构建“六个昌都”贡献力量;二是为解决农牧民员工思想顾虑,江次采取“公司加农牧户”的经营模式,由公司与农牧民运输户签订合同,明确公司承担市场风险,在实现公司、农户双赢的基础上,首先确保农牧民运输户受益;三是高薪聘请专家,就砂石场、农牧民施工队、运输业管理及产业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强化公司及周边私营小企业的科学发展理念;四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信誉为根本,提升公司产业信息水平,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开展传帮带。为了解决家乡群众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江次在其开办的砂石场、农牧民施工队和青年农牧民运输公司里,除部分外聘技术人员外,其余全部使用家乡的农牧民,带领大家掌握技术,既增加了收入、又引领大家从传统的农牧业生产者转型为技术农牧民、产业农牧民。在工作闲暇时,江次还给村里的青年农牧民讲述他创业致富的事迹,向青年群体传授致富经验,教育引导大家依靠勤劳的双手、辛劳的付出,来赢得幸福美满的生活。
    通过八年的努力,江次已成长为日通乡青年致富带头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带动了身边群众共同致富。他得行为受到了周围群众广泛好评,得到了当地党委致富的充分肯定,2013年4月,他被日通乡党委推荐为昌都地区政协委员;2013年5月,江次被日通乡党委确定为雄达村党支部2013年党建“推优”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