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类乌齐东珠电力公司——藏东电力体制改革的典

2014-03-13 10:54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冬去春来,走进类乌齐境内,崇山峻岭中的电线杆、山洼峡谷间的围坝堰,建设一新的水电站不时映入眼帘。      

    类乌齐县有着藏东昌都地区典型的“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形概貌,水力资源极其丰富。但是在电力开发上,过去由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富足的水力资源开发力度不大,对地方经济的推动并不明显。然而,今天7座水电站、3080千瓦的装机容量,成为了类乌齐县农牧区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推进器。       2008年3月10日,昌都地区水利现场会和地区电力体制改革工作现场会在类乌齐召开。召开这一现场会,无疑是对类乌齐县水利建设的水力开发工作的一次肯定。实践表明,类乌齐在水电建设的道路上东珠电力公司探索出了一条改革与发展的好路子,成为藏东水电建设的一个典范。      

●大胆探索,优化配置,努力推动企业拓展。      

    东珠电力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成立之初,其企业水电体制改革的起点即十分明确---东珠电力公司属国有独资企业,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定下“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这一制度,从一开始就将该公司置于自我加压、自我拓展的道路,该公司总经理其美旺堆心里十分清楚,电力要发展,不改革不行;企业要壮大,不创新不行;生产要增效,不搞活不行!如何改革?如何创新?如何搞活?      

    类乌齐分管水电工作的邓明副县长告诉记者,近年来,东珠电力公司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合理配置,优化资源,大胆探索,开拓新业务,加强乡级电站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记者了解到,随着类乌齐县能源环境的不断改善,结合电力运营的实际情况,公司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对原有的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充实。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等,并下设1室3部(综合办公室、财务部、生产运行部、市场营销部),同时,调整人员配备,对公司的生产运营活动进行定编定岗,严格控制人员编制,破除固定用工制度,推行人员聘用制度,按岗聘人,竞争上岗,并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度,按编按岗及职工技能进行了用工调整,对富余人员调整到乡级电站,避免用工不合理,出现运营成本提高的现象。从而,使机构设置符合类乌齐县能源发展的需要,让每位员工的责、权、利更加明确,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在电站所在村招收运行人员的实行轮换制,根据出勤天数支付工资,从而,避免异地人员在当地工作不适应的情况,并且在乡级电站不能 “以电养电”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运行成本,保证电站平稳正常运行,使整体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       

    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公司在普遍提高员工工资的同时,改变了原有的“铁饭碗、大锅饭”的分配模式,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劳动技能等因素确定岗位工资,体现了工作责任心、工作质量、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形成了以厂为家、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      

●建章立制,加强管理,确保电力安全运行。      

    东珠电力公司现有员工66人,管辖县内7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080 Kw,年发电量419万千瓦小时,电网覆盖县城和2镇5乡,受益人口达4554户2356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8.06%。同时,公司还建成了水泥电杆生产厂、工会宾馆等。这一企业,无论是经营项目还是生产规模,无论是生产行业还是企业性质,在类乌齐县都是举足轻重的,东珠电力公司一班人深深认识到,电力生产供应是一项技术性较为复杂的工作,事关类乌齐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加强管理,确保电力运行安全、畅通。      

    为了确保电力生产安全正常运行,公司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同时,公司与各电站签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与各村签订了电力设施保护责任书等,并层层抓落实,并定期、不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为起到制度管人、奖惩促人的目的,公司制定了有效的奖惩制度,使公司26年来电力运营未出现任何事故,于1999年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水利系统水电先进集体”。      

    这些年来,东珠电力公司努力开拓电力市场,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按照县委、县府的整体规划,该公司积极加快农村电网建设,重点扩大进村入户配电网建设,通过降低损耗、降低电价、提高供电质量等手段鼓励用户多用电。同时,东珠电力公司积极加强对电站运行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以此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电站运行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大幅度减少设备运行故障率,保证了电站的安全、有序运转。      

●提质增效,创新发展,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随着类乌齐农牧区能源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电网覆盖率的提高,年发电量、售电量得到了提高。改制前,年发电量为220万千瓦小时,改制后,年发电量达到了419万千瓦小时,提高了90.5%;改制前,年售电量为180.79万千瓦小时,改制后,年售电量为320万千瓦小时,提高了77%。继而,企业的利润逐年提高。在改制前,年售电收入为95.66万元,其它收入为22.68万元,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企业改制后,年售电收入为167.16万元,其它收入为61.06万元(包括:电力材料销售、安装线路、水泥电杆销售、出租门面等),利润为15.18万元,比改制前增加了214.34%。同时,职工工资及待遇大幅提高。在改制前,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80元,基本上未发放奖金或生活物品;改制后,职工月平均工资达到了1560元,每年发放奖金或生活物品约4600元,职工的工资待遇比改制前提高了129.41%,每年给职工缴纳各类社会保险比改制前增加了93.23%;并提高了固定资产折旧费。企业改制前,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为6.75万元;改制后,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为21.38万元,固定资产折旧费比改制前提高了216.79%。目前,电站固定资产折旧费累计达到174.03万元,每年给国家上缴税金,也比改制前提高了183.48%。      

    公司通过3年的改制运营,不仅使原有的电力运营体制得以理顺,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也得到了完善和补充,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逐步提高了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公司效益,给企业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公司开发了电力线路架设、电力器材销售、电力预制品生产等经营活动,于2001年开办了水泥电杆生产厂;2006年11月建成了东珠公司工会宾馆,在改善员工福利和提高收入的同时提供了就业岗位;2007年承接了县三期农网部分线路工程。目前,年创收达到66.06万元。同时,企业体制改革的成功,惠泽千万百姓家。企业在改制前,对农牧区的五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困难户长期实行免收电费,免收电费16户24人;改制后,免收电费的户数增加了58户125人。同时,对军警实行减免电费,对县城公共用电实行免收电费,每年免收电费约9.06万元。       

    东珠电力公司的实践最具说服力。在类乌齐电力体制改革的实践与发展的道路上,人们尝到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的甜头。而东珠电力公司的实践及其成功经验,其意义更在于为藏东深入探讨具有藏东特色水利电力发展道路,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