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藏东明珠>艺术>

生活是艺术生命的土壤:舞蹈家巴桑次仁风采录

2014-03-15 17:33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人未到,脚步声先到,我与艺术家巴桑次仁的首次见面就这样开场了。艺术家的脚步声铿锵不失当年色。虽然年过六旬,但老人依然身体硬朗。如今,退休在家的巴桑次仁和家人过着安逸祥和的幸福晚年。他和《珠穆朗玛》一起被人们记住西藏和平解放

  5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文艺工作者怀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艺术的炽热追求,长期深入生活、体验民情,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将积累的丰富生活素材运用到创作中,创作出了大量反映藏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类歌舞作品。巴桑次仁承担艺术顾问并领衔创作的大型民族乐舞《珠穆朗玛》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这台大型舞蹈乐舞为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艺术效应的有机结合。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市场是艺术产品的检验场所。巴桑次仁作为《珠》剧的艺术指导和总统筹,和全体主创人员一起确立了《珠》剧的创作理念,那就是在《珠穆朗玛》各场次的创作、编排上,要遵循两个原则,首先,在音乐舞蹈的创作表现形式上,以极具藏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舞蹈为基调,结合现代创作意识,追求新的观念,产生新的突破;其次,为传统文化艺术注入了时代的创意,通过提炼,重新组合达到新鲜而不陌生的演出效果,产生艺术的升华和震撼力。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之所以能吸引观众的眼睛,最基本的东西就是传统的。有媒体报道:史诗般的《珠穆朗玛》屹立在工人体育馆,庄严神奇的雪域风情向世人呈现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这是人们对《珠穆朗玛》的高度评价和对巴桑次仁艺术成就的肯定。在整个西藏的当代音乐舞蹈创作中,《珠穆朗玛》已经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珠穆朗玛》几经修改后,在昆明的4场有偿演出均座无虚席,在拉萨、成都、广州三地的6场演出也创下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西藏的艺术舞台上还是第一次。命运的眷顾,让他得以改变自己出生于日喀则地区一个贫苦家庭的

  巴桑次仁,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命运会与高雅的“艺术”联系在一起。幼年时,全家人的生活完全靠母亲一个人做点小手艺维持,而他的日常生活则是拾牛粪以减轻母亲的负担。在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他根本没有机会学习文化。但后来给爱国人士拉敏·益西楚臣家当小佣人,为他们家小孩伴读的经历,让他得以走进学校,第一次接受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学习到了最基本的文化知识。

  第二次给贵族家帮工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一个偶然的机会,经常到贵族家串门的文工队管理员发现了小巴桑,并邀请他参加了文工队。渴望改变,渴望新生的巴桑次仁迫不及待地加入到这支队伍中,开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入队第一天的巴桑次仁兴奋得一晚都没睡着。

  1956年,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专业团体音乐舞蹈会演,西藏被邀请组队参赛。当时在拉萨组织了一个选拔赛,由日喀则文工队、拉萨文工队、昌都文工队、江孜文工队及塔工文工队各出几个节目参与选拔,日喀则文工队的三个节目全部选中。按照藏族人民的传统说法,“人的一生,见到了布达拉宫就能让生命得以延续”,凭借这句话说服母亲后,巴桑次仁和他的小伙伴们带着西藏人民的深情,带着西藏的艺术走向北京。

  在北京的演出结束后,经毛主席批示,巴桑次仁和他的小伙伴们幸运地被留在了中央民族学院舞蹈训练班接受专业的舞蹈基本功学习。同时,也学习到了全国各少数民族的舞蹈和一些外国的民间舞蹈。1958年,中央民族学院正式成立文艺系,作为文艺系的第一批学员,巴桑次仁和他的同学们为组建艺术系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1962年,经过6年的专业训练,巴桑次仁回到了西藏歌舞团当专业演员。在工作岗位上他们虽然是搞艺术的人才,但是,当时西藏和平解放,急需大批的建设者和本民族的干部,这才是当时送他们到北京培养的主要目的,回到西藏后,他们不但为发展西藏的艺术事业鞠躬尽瘁,也为西藏各项事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正式走上舞台表演,巴桑次仁他们最初的创作演出模式是“旧瓶装新酒”,运用传统的舞蹈形式加入新的内容。后来慢慢地开始采用完全创新的形式和完全创新的内容,《丰收之夜》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精品和典范,它直接采用创新的创作形式,赋予新的内容反映现实生活,是西藏舞蹈舞台上的常演节目之一。形式从传统到创新的改变让该节目成为许多舞蹈艺术家都去尝试演绎并改编创新。而巴桑次仁主演主要人物的时间最长,一直演到退休前,成为了他艺术生涯中的保留节目常演常新。

  1979年,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第一次出国赴北欧五国演出,巴桑次仁作为主要领舞之一,在《丰收之夜》、《欢腾的麦场》中的领舞获得了极大的好评。回国后,他们又组团参加了第一次广交会,这是一台清一色的少数民族的舞蹈汇演,这一次,他们的表演让西藏的传统艺术在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

  巴桑次仁早期的表演主要有《丰收之夜》、《小战士》、《欢腾的麦场》、《摘葡萄》等。在中央民族学院学习到的各民族舞蹈、器乐的知识,让他将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表演形式充分地融入到藏民族的艺术表演和创作中,不断丰富了藏民族传统的演绎形式和内容。其中《摘葡萄》中的新疆手鼓表演一直是他的拿手戏,并在他的表演中不断推陈出新。多年积累,偶然得之文化大革命后期,巴桑次仁进入了早期的舞蹈

  创作,从表演转向创作,巴桑次仁完全靠自己的摸索和尝试。按他自己的话说,出了家进学校门,出了学校门进单位,直到退休,再也没有进入学校接受再教育。但是,生活赋予他的丰富营养,为他的舞蹈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实生活在他的脑子里反应特别敏感。所以,一次次的敏感反应让他一次次涌出灵感,创出佳作。

  在创作中,他常常是忘我所以地工作。即使是深夜的沉睡,他也会立即爬起来记下思绪涌出来的舞蹈动作。从创作出最基本的舞蹈台本,到跟作曲家协调音乐,到排练场与演员探讨动作,巴桑次仁从来不让自己有一丝的松懈。

  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刚刚结束,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就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当时,许多地方兴建了煤矿,为建设西藏提供能源供应。当助理导演的巴桑次仁清醒地看到了煤矿工人们的辛劳工作和无私奉献,于是积极深入煤矿收集素材,创作出了他的第一个舞蹈作品《煤海情深》,在拉萨的首演即引起轰动。

  上世纪80年代初,他创作的一个男子踢踏舞《林卡欢舞》参加1988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得了一等奖。那次汇演后,歌舞团带着这个舞蹈到全国许多城市去演出,获得了极大的好评。

  当演员时,所到之处,巴桑次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深入到各地去收集民间素材,这为他的舞蹈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1999年,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一次在西藏开设分会场,为了配合运动会开幕演出,组委会希望巴桑次仁能创作一个与民族体育有关的民族舞蹈作品。为了完成好这个任务,巴桑次仁孤身一人前往当雄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当雄物交会上两个大力士表演的拔河比赛让巴桑次仁的灵感泉思涌动,他当即构思出了舞蹈的大概形态,回来后即创作出作品《欢乐的羌塘青年》。作品不仅在西藏的舞台上赢得了藏族观众的认可,还被运动会组委会推荐到了中央电视台综艺晚会演出,得到了全国观众的认可。后来又到意大利和瑞士演出,让国外的观众也欣赏到了西藏人民的娱乐形式和节日盛装。

  国庆25周年时,国家民委在北京组织了一台全国少数民族晚会。明确提出西藏不要弦子舞,也不要热巴舞。当时任务又派到了巴桑次仁这里。在他冥思苦想不得其果之际,当时国家民委的一个干部提议可以搞一个藏戏舞蹈。这一提议马上激起了巴桑次仁的创作欲望,结果由才旦卓玛领唱,多位舞蹈演员伴舞,一个非常有异域特色的藏戏舞蹈节目呈现在了全国观众的面前。这个藏戏节目最终被定名为《扎西鲁嘎尔》,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都肯定了这个节目的艺术效果,称其给西藏的传统藏戏露了一次脸。该节目也获得了国家民委颁发的演出奖。

  中共十三大时,西藏歌舞团组织好一台晚会准备参加在北京的庆祝演出。但临时得到领导指示,这台晚会要加上一个弦子舞。接到领导指示,离赴北京的日子只有一天的时间,这个棘手的任务交到巴桑次仁手中时,又是对他的一个考验。他马上将演员集中起来,让一个人在舞台中间拉二胡,根据二胡声,他马上想到了舞蹈动作,一大群女孩子围着二胡,灯光束聚焦二胡演奏者,周围一片黢黑,悠扬的音乐一响,舞蹈一下散开,二胡独奏舞《林中悦》骤然诞生。作为自治区歌舞团的保留节目之一,《林中悦》曾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获得国内外观众的极大好评。

  退休后,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从各个方面对他的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关心,使他的晚年生活有了极大的安慰。为了不辜负组织和社会的关心,他觉得应该做点什么回报组织、回报社会。工作了大半辈子,巴桑次仁始终都不善于搞研究,只是喜欢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笔记录下来,再转换成艺术。2003年,文化厅组织了一个青藏铁路文艺创作采访团,作为采风团里年龄最大的成员,已退休的巴桑次仁怀着激动的心情加入到创作班子中。通过采风活动,他创作出了几首歌曲,其中有一首《我爱你拉萨》由他本人作词作曲,由西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顿珠次仁演唱,成为2003年藏历春节晚会的主打节目之一;歌曲《放飞心中的歌》由市歌舞团的丹巴作曲,由西藏著名青年歌唱家格桑曲珍演绎后,也受到了极大的好评。还有几首歌曲正在创作之中,不久就将会呈现在听众面前。

  在我们的采访中,作为首届珠穆朗玛文学奖的获得者之一的巴桑次仁一直强调自己没做出什么突出的贡献,平平凡凡的工作不值得我们宣传他。但我们很清楚,正是由于像他这样的一大批艺术工作者在通过自己默默的奉献,为西藏艺术事业的繁荣,为西藏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不平凡的努力,才让我们得以在今天能自豪地向世人展示雪域高原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情。即使巴桑次仁认为自己只是一块小基石,我们也别忘记,宽广道路的铺成,靠的就是许许多多这样平凡的基石。

  个人简历:巴桑次仁,男,藏族,西藏日喀则人,1942年生。1954年参加工作,1956年赴北京中央民族学院舞蹈训练班学习。1962年毕业回藏,在西藏歌舞团工作,二级编导。2000年调入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工作直至退休。曾任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党委副书记、副团长、党委书记,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西藏民族艺术研究所创作中心主任等职。

  上世纪七十年代起,与人合作或独自创作了大量的舞蹈和歌剧作品。主要代表作品有:大型民族舞剧《热巴舞》,歌剧《魂系高原》,歌舞《欢腾的麦场》、《雪莲赞》、《林卡欢舞》、《扎西鲁嘎尔》、《牧民舞》、《恋歌》、《牧羊姑娘》、《欢乐的羌塘青年》、《二胡弦子》等。其中,《林卡欢舞》获得了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女子独舞《牧羊姑娘》、《雪莲赞》分别于1982年全区首届单、双人舞蹈比赛中荣获创作二等奖;舞蹈《牧羊女》在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上获创作二等奖。

  2000年,赴石家庄完成了2000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西藏三个民族节目的选拔及创作领队工作。2000年,随《珠穆朗玛》剧组赴南京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2002年7月,完成了为建党八十周年举办的千人音乐会《丰采颂》的组织及创作工作,并担任该晚会的总导演和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