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喜看三江桑麻景——昌都篇

2014-03-13 10:38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资料图片:藏东明珠――昌都已成为一座独具特色的高原新城,呈现出一派繁华美景(3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横断山脉巍峨雄峻,三江之水浩荡奔流。

    阡陌交错,宽敞的农房里青稞满仓;牧场辽阔,草原的新居旁牛羊肥壮。

    深秋的昌都,一派兴旺与富庶。

    四载安居兴广厦。雪域高原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地方,今年再次迎来了彪炳史册的时刻——全地区80%的农牧民住进新房,实施安居工程45752户、受益人口超过31万。

    三江纵横,群山绵延,安居工程鼓点激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康巴儿女再次迈出了自己豪迈而坚实的步伐。

    为了藏东农牧民的期盼

    告别生活了32年的老房子,卡若区俄洛镇仲多村的贡秋扎巴老人今年搬进了高大气派的新居,过上了房前花草屋后果园的幸福生活。“国家出钱帮咱们老百姓盖房子,不盖好一点怎么对得起党和政府的好政策?”75岁的贡秋扎巴一番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藏东56万农牧民共同的心声。

    3年多前,昌都超过80%的农牧民和贡秋扎巴一样,生活在二三十年前甚至更早修建的房屋里。基于当时经济和能力限制,这些住房大多空间狭小、结构简单,布局颇显局促,历经几十年的岁月,不少房屋已经出现了屋顶漏雨、墙面漏风等老化问题,有的甚至破损严重。加之地理偏僻、交通不便,以及地方病严重、贫困人口较多,2005年,昌都地区绝对贫困户仍有3987户,这些贫困家庭不仅住房条件较差,更面临着沉重的生活压力。

    对新居的渴望在三江大地每一座村庄积蓄,农牧民群众却不得不在投资大、耗时、费力等困难面前望而却步。

    矛盾该如何解决?   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实施,自治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2006年初安居工程建设应声出台。

资料图片:3月14日,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村民米嘎在家中熬煮酥油茶。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消息传来,三江为之欢腾,群山为之展绿。数十万藏东农牧民迎来“几辈子遇不到的好事”,昌都更站在了迈向小康社会新的历史坐标。

    “通过安居工程的建设,昌都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住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谈及安居工程带来最直接的变化,昌都地委书记、地区人大工委主任王瑞连,昌都地委副书记、地区行署专员吾金平措如是说。

    吾金平措介绍,昌都地区地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人口居住分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解决农牧区住房问题,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仅是昌都地区多年来民生工作的重心,也是广大藏东农牧民的迫切愿望。

    “短短几年间,昌都数以万计的农牧民群众住上了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富有藏东特色的新民居。纵观西藏几千年的历史,由政府资助为老百姓改善住房条件,这是绝无仅有的。”回顾藏东千百年的历史,吾金平措的话意味深长。

    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成就藏东社会文明千年的历史跨越。60年前,当昌都升起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之前,世代的农奴在领主家的牲畜圈旁生老病死,而地位稍高的差巴则在破烂不堪的窝棚里艰难度日;50年前,民主改革让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30年前,改革开放让藏东农牧民与全国一道走上富裕路;而今天,安居工程让80%的农牧民住进了过去未曾想过的新房,走上了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之路。

    在自家敞亮的客厅里,旧西藏是领主家奴的贡秋扎巴不由感慨万千:“小时候我绝不会相信自己有朝一日能住上比农奴主家还要好的房子。”

    如今,在自家占地230平米的二层新房里,卡垫、藏柜,以及各式家电一应俱全,舒适的生活让贡秋扎巴感到心满意足。

    三江千里拂春风,藏东万家起新居。几年来,昌都数万农牧民多年的期盼终于梦想成真。

    听,远处传来阵阵的欢歌指引我们踏进那一栋栋安居新房,感受农牧民心中荡漾的喜悦与欢乐。  藏东人家焕新颜

    从卡若区卡若镇出发,翻过年拉山垭口,在沐浴着秋日艳阳的金河山谷深处,我们找到了乃帕村。

    数百年前,当第一户名为乃帕的人家选择在这片静谧河谷中安家时,他们的后代也被其中潜伏的大骨节病所选中:全村能劳动的青壮年只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缺失劳动力、人多地少、交通不便,病痛与穷困的双重折磨,成为乃帕人数百年不曾醒来的噩梦。

    在一处布满乱石的山坳当中,曾经拥有30多户人家的乃帕村旧址一片破败。眼前随处可见的断垣残壁让这座不知始建于何时的村庄一片没落。恶劣的居住条件,以及世代无法摆脱的大骨节病,如同一副沉重的脚镣让这里的人们步履艰辛。

    要根除大骨节病,非搬迁不可。2006年,安居工程的喜讯传到山谷之中,积弱贫寒的河谷人家看到了整村搬迁的希望,乃帕村迎来摆脱疾病与落后的最大机遇。

八宿县吉达乡吉达村整村推进农牧民安居工程成效明显。常川 摄

    在乃帕村新建的安居点,两排高大宽敞的安居房矗立于河谷坡地之上,房梁五彩的绘画与对岸峭壁上的翠柏红叶相映成趣,点缀着河谷人家的幸福生活。走进农家,客厅、经堂、卧室和厨房布局合理,屋内的摆设已和大多数藏东人家并无二致。

    “要不是有安居工程这么好的政策,我们村没几家人有心思和能力盖这么一套房子。”村长贡秋旺加告诉记者,村民新盖的住房平均花费都在7万元左右,政府提供地方病重病搬迁2.5万元的住房补贴和贴息贷款帮了全村人的大忙。

    贡秋旺加说得没错。4年之间,安居工程不仅让昌都地区9623户扶贫、地方病家庭与危房、旧房挥手告别,同时还为这些困难家庭创造了现代的优质居住条件。

    在乃帕村,当记者询问起住进新房的感受时,68岁的仁青朗加指着客厅宽大的铝合金窗户说道:“屋子开了大窗户,白天不用再点灯,人精神也好了很多!”

    随着一栋栋新房在三江大地拔地而起,建设规划部门的积极参与,让藏东民居的建筑内涵在安居工程的带动下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

    但凡去过乃帕村旧址的人都会被屋内拥挤、阴暗和破旧的景象所震撼:一间不过20多平米的矮房里,只有屋顶中央投下一丝亮光,墙角是石块做基、上搭一块木板的“床”,两步之外则是简陋至极的火炉,长年累月的烟熏火燎,屋内已然只剩下了“黑”这惟一的颜色。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在旧西藏,生活困苦的当地老百姓全身只有一件藏袍,白天当衣,晚上做被,单薄的衣物根本无法抵挡冬日深夜的严寒,为了尽可能保持室温,人们不得不把房屋的窗户封小,有的干脆舍去;同时,为了更好地取暖,农牧民通常选择将卧室与厨房合二为一,饮食起居均在一间房内。

    而如今,随着生活的富足,御寒衣物和被褥已成为农牧民的生活必备品,房屋的御寒功能退居其次,大开窗带来的良好采光则成为农牧民的首选;同时,厨、卧一室的格局已慢慢被群众舍弃,不仅乃帕村家家户户都拥有了宽敞的藏式客厅,在昌都不少富裕农牧民家庭里,看到摆着真皮沙发和玻璃茶几的新式客厅也并不稀罕了。

    “现在群众新修的住房,避寒、防御等老式功能逐渐淡化,转而向更加舒适、美观和坚固的新式藏东民居演变。”常年从事藏东历史文化研究的昌都地区政协副主席土噶这样向记者介绍。   从当初简陋的住房,到当今藏东民居客厅、卧室、厨房合理布局,半个世纪的历史跨越,见证了藏东农牧民生活条件和方式的沧海桑田。随着藏东民居内涵的愈加丰富和完善,曾经低矮阴暗的旧式住房逐渐湮没在历史记忆当中。

    藏东孕育新生活

    “没有政府的带领和帮扶,我巴嘎根本盖不起这么好的房子!”两层钢混结构、15套房间、总面积430平米,屋里水电气一应俱全,屋外通村公路左右延伸,卡若区俄洛镇曲尼村的巴嘎在自家的“小别墅”里和记者侃侃而谈,历数自己在安居工程中享受到的诸多好政策。

    巴嘎是当地最早外出跑运输的农牧民之一,多年的奋斗已使家里的生活条件走在了村里的前列。2006年,听说老百姓自己盖房国家还给补助,巴嘎决心抓住机会,实现全家多年的安居梦想。

    除了1万元的农房改造资金,巴嘎还从银行获得了15万的3年免息贷款,在建房过程中,有关部门还为他联系了2车补贴价水泥,送来了4根“工”字钢。随着新房的落成,好事更是接踵而至:山泉通过安全饮水工程来到家里、农网改造解决了通电问题、宽阔的后院里技术人员接连帮忙修起了沼气池、盖起了4亩大棚,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政府埋单。掐指算了算,巴嘎告诉记者,这栋花费36万元的住房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恐怕50万元也拿不下来。

    放眼藏东,群山莽莽,世代生活在高山深谷之中的康巴人早已吃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苦头。为满足农牧民对现代生活的渴求,配合安居工程建设,昌都地区将基础配套设施当作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措施,农牧区通路、通水、通电等“六小工程”得到了快速推广。

    昌都地区安居办副主任李洪亮告诉记者,为使更多的农牧民过上便捷舒适的生活,发挥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安居工程实施期间,昌都地区陆续开展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1131个,并把国家补助、地方配套、援藏投入、群众自筹和社会捐助资金整合起来捆绑使用,同时加强水利、农牧、电信、交通等多部门组织协调力度,推动农牧区基础建设。

    居住改变生活。在牧区,曾常年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家庭实施定居后,孩子上学难和老人就医难的问题也通过定居点配套建设得到相应解决。在一些实现通电的牧区,不少讲究生活质量的牧民在新家里添置了冰柜,把冬季宰杀的牛肉冻起来,供平时食用,告别了常年干肉佐餐的历史。

    历史上,由于社会局势动荡,藏东不少老百姓甘愿忍受生活、出行的不便,刻意将住房修在视野开阔的山坡或山顶,防止强盗侵袭和仇家报复。如今,随着文明与进步,以及社会局势的稳定,许多群众逐渐抛弃旧习,将住房搬下山。特别是在安居工程和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带动下,不少农牧民选择集中居住,把新房盖在了交通便捷的公路两旁。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通达的交通则为农牧民找寻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创造了更多可能。

    统计显示,到今年底,昌都地区45752户安居工程建设中将实现通水33033户、通电29096户、通路36494户,分别达到建设总数的72%、63%、79%,102个新农村示范点也已初见规模。

    过去山崖边窄窄的骡马道,如今成了往来汽车的致富路;以往上山劈柴下山背水的日夜劳作,现在被屋内院外的沼气、自来水所解放;当年只见星光闪烁的农牧区,今天已是万家灯火……

    奏响藏东致富曲

    曾经列于察雅县最贫困乡镇之一的卡贡乡,3年多内让283户农牧民搬进了新房,受益人口超过全乡户数的85%,人均收入也从3年多前的1000元出头,达到了2008年的2500元,比过去翻了一倍。

    说起卡贡的变迁,安居工程中配套实施的经济林木种植功不可没。

    由于交通闭塞,生产落后,过去不少卡贡的老百姓住在由大块鹅卵石和木材草草搭就的房子里,三四十平方米的面积,却要容纳近七八个人居住。

    “住进大房子后再回来看这些老房子,感觉还不如我家牲畜现在的棚圈好。”卡贡乡曲瓦村曾经的贫困户泽朗对记者说道。泽朗一家有过11个人分着吃一碗糌粑的日子,2007年,在安居工程的带动下,他们一家搬进了临街两层楼的安居房里。

    实施安居工程不仅改善了贫困户泽朗一家的住房条件,也帮助卡贡乡走出了一套全新的发展之路。

    位于澜沧江畔的卡贡属于干热河谷气候,非常适合果树和经济林的生长。为了尽快让贫困群众生产生活走向自给自足、自我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安居工程实施期间,有关部门积极筹措,为卡贡建设了125亩果园和500亩经济林,同时在农户房前屋后的空地上种植各类果树,积极开展特色产业项目和庭院种植经济,带动当地农牧民自力更生,发家致富。

    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卡贡乡经济林木种植已达到1100多亩。“随着3年后挂果期的逐渐到来,仅果林经济一项就有望为老百姓带来人均1000元的年收入。”卡贡乡党委书记达瓦斯朗对本乡的经济林木发展潜力很有信心。

    要新居,更要致富新路子,富于开创精神的康巴人从来不缺乏追求卓越的魄力。

资料图片:3月14日,昌都一家商店的工作人员在筛选冬虫夏草。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解决了住房这一大问题,昌都农牧民得以将更多的财力和精力投入发展生产中去,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也更加迫切,农牧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卡若区如意乡的达若村和邛卡村这两年的致富劲头就不小。

    2006年,当达若村在317国道两旁修建起整齐划一、宽敞整洁的新房后,本村的老百姓就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如何致富上。

    通过国家投资和群众自筹,2007年,村里办起了采石场,全村55户每户出一人参加采石,一年下来,每家能增收6000多元。更重要的是,通过采石场村集体也有了收入来源,可以拿出钱来关照困难户。孤寡老人次仁措姆,去年就从村里领到3000元。

    由于紧靠国道,村里还开办了洗车场,几个懂维修技术的农牧民甚至开设了一家小型汽修部,不仅为众多往来于这条路上的司机提供了方便,也为自己挣得了可观的收入。

    在同属如意乡的邛卡村则走得更远一些。

    通过安居工程带动,邛卡村家家户户都修起了气派的新房,但村民并不满足,依靠风景秀美和距离昌都镇较近的优势,邛卡人立志要把家乡打造成昌都最好的度假村。

    2006年,安居工程刚启动,村民们就谋划利用山坡的草坝开辟度假村。在政府的牵引下,村民入股进行自我管理,浓郁的藏家风情加上完善的餐饮娱乐设施,周末和节假日里常能吸引不少城里人前来休闲玩耍。2006年,度假村开办当年,全村人均就分红1500多元。

资料图片:独具民族特色的昌庆街(3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村民洛格家不但房屋修得漂亮,房前还有400多平米的空地。2007年,通过旅游部门的指导,洛格在自家开起了藏家乐,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挣500多元。

    体验了安居工程带来的幸福生活,昌都56万农牧民正把发展的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特色产业、旅游开发、资源优势……这一切,在精明的藏东人眼里已成为补充传统农牧业、外出劳务之余的又一条致富路。

    如今的三江大地上,豪迈的欢笑在原野飘荡,高亢的山歌在峡谷萦绕。在昂扬的建设热情下,那一栋栋坐落在田园牧场的新房展示着56万藏东农牧民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