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昌都新闻>

昌都安居工程将提前完工 4年近4.6万户群众迁新居

2014-03-13 10:38 来源:昌都报 点击:0

   4年昌都近4.6万户群众迁新居规划5年实施的昌都地区安居工程,09年将与全区一同提前一年完工

    据《西藏商报》报道 地处横断山区,昌都地区山高谷深、人口居住分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解决农牧民住房问题,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不仅是昌都地区多年来的工作重心,也是广大藏东农牧民的迫切愿望。安居工程实施4年来,从最初的犹豫试探,到随后的指标不足,政府提供补助资金,加上贴心的扶持措施,成为点燃群众构筑新居热情的“助燃剂”,让藏东农牧民按捺多年的建房积极性获得空前释放。新时代的藏东农牧民正经历着彪炳史册的时刻——4年之内45752户群众喜迁新居、建筑总面积达800.7万平米、受益人口超过31万。

    资料图片:藏东明珠――昌都已成为一座独具特色的高原新城,呈现出一派繁华美景(3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记录人:西藏日报社驻昌都记者站记者常川

    常川用采访经历记录下昌都地区安居工程建设为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告别了生活32年的老屋,卡若区俄洛镇仲多村的贡秋扎巴老人今年搬进了高大气派的新居,过上了房前花草屋后果园的幸福生活。“国家出钱帮咱们老百姓盖房子,不盖好一点怎么对得起党和政府的好政策。”75岁的贡秋扎巴老人一番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藏东56万农牧民共同的心声。

    从解放前阴暗狭小、破烂不堪的窝棚,到如今客厅、卧室、厨房、牲圈布局合理的现代藏式民居;从全部家当装不满一条麻袋,到家电家具摆满房间,贡秋扎巴见证了家乡的变迁,也见证了藏东史无前例的跨越。

    “由政府资助为老百姓改善住房条件,纵观西藏数千年的历史,这还是首次。”昌都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吾金平措告诉记者,实施安居工程,不仅符合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也是昌都地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农房改造26542户、游牧定居9470户、扶贫搬迁7000户、地方病重病区搬迁2440户、人口较少民族聚集区民房改造300户,规划5年实施的昌都地区安居工程,在农牧民高涨的建设热情下,今年将与全区一同提前一年完工。

    听,远处传来阵阵的欢歌指引我们踏进那一栋栋安居新房,感受农牧民心中荡漾的喜悦与满足。

   金河人家 摆脱疾病与落后

    数个世纪以来,卡若区乃帕村的百姓都在忍受着大骨节病的折磨。“得了这种病,轻的手脚关节肿大没力气干活,重的腿短手短成了侏儒,还有的一年四季下不了床只能等着家人照顾,成了废人。”在年近六旬的仁青朗加口中,大骨节病是乃帕村数百年不曾醒来的噩梦,而事实上它的确也是制约乃帕村发展的最大羁绊:全村能劳动的青壮年只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乃帕村的老百姓依靠国家救济维持生活已不是一两年了。

     资料图片:图为卡若区俄洛镇俄洛村一户村民正在为改建的新房“雕梁画栋”。闫恩泽 摄(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西藏是全国大骨节病活跃地区之一,而昌都地区大骨节病的严重程度则位居全国之首。虽然病因至今没有权威说法,但医学界普遍认为当地水源是致病因素之一,因此对病区群众实施搬迁,是目前最有效、最彻底的预防控制措施。2006年,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喜讯传到金河山谷之中,乃帕村迎来摆脱疾病与落后的最大机遇。

    按照自治区农牧民安居工程资金补助标准,地方病重病搬迁每户2.5万元的住房补贴让乃帕村的农牧民群众看到了构筑新居的希望。仅仅两年的时间,全新的乃帕村拔地而起,36栋土木结构的藏式新房在这片宁静的山谷之中耸立起来,乃帕村从此与沉重的历史挥手告别。

    村民宗崔江错家门口停放的东风车显示了主人致富的渴望和信心,“这辆二手东风货车是前年通路后买的,如今交通和生活条件改善了,我们外出务工的机会也多了。”听说离乃帕村不远的铅锌矿场明年要开工,宗崔江错说自己要开着车去矿上打工,“拉矿石和建材,一年挣个一两万没有问题。”    昔日贫困乡 如今成藏东扶贫搬迁典范

    察雅县卡贡乡,昔日远近闻名的贫困乡,如今却成为藏东扶贫搬迁的典范。

资料图片:八宿县吉达乡吉达村整村推进农牧民安居工程成效明显。常川 摄(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仅仅在2005年前,卡贡乡很多群众还居住在简陋、阴暗的旧房子里,人均收入仅仅1000元出头。好在自次年实施的农牧民安居工程,以及一系列扶贫建设,短短4年时间,卡贡乡的面貌迅速焕然一新,283户农牧民搬进新房,2008年全乡人均收人达到2500元,比过去翻了一倍——用当地群众的话说就是,“过上了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好日子。”

    离位于卡贡乡曲瓦村的乡政府办公楼不远,有13座被当地群众戏称为“贫民窟”的旧房子,是数十年来乡里附近的贫困户为谋生计而搬到曲瓦村时居住的。这些由大块鹅卵石和木材草草搭就的房子仅仅一人来高,三四十平米大小,而这样的房子曾经每户要容纳近10个人居住。

    “住进大房子后再回来看这些老房子,感觉还不如我家牲畜现在住的棚圈好。”“贫民窟”的老住户泽朗对记者说。如今,住上了明亮宽敞的新房,泽朗还在后院种上了国家免费送的经济林木,算上外出务工,一年能有八九千元的收入,日子跟以前完全不同。

    变迁中的卡贡乡是昌都地区贫困搬迁的一个缩影。据昌都地区安居办副主任李洪亮介绍,经过4年努力,在安居工程助推之下,昌都地区有超过19020人通过扶贫搬迁改善生存生活条件,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资料图片:3月14日,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村民米嘎在家中熬煮酥油茶。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安居工程 为小康创造条件

    “没有政府的带领和帮扶,我巴嘎根本盖不起这么好的房子!”两层钢混结构、15间房、总面积430平米,屋里水电气一应俱全,屋外通村公路左右延伸,卡若区俄洛镇曲尼村的巴嘎在自家的“小别墅”里和记者侃侃而谈,历数自己在安居工程中享受到的诸多实惠。

    巴嘎是当地最早外出跑运输的农牧民之一,多年的奋斗已使家里的生活条件走在了村里的前列。2006年听说老百姓自己盖房国家还给补助,巴嘎决心抓住机会,实现全家多年的安居梦想。

    除了1万元的农房改造资金,巴嘎从银行获得了15万元的3年免息贷款,在建房过程中,有关部门为他联系了两车补贴价水泥,送来了4根“工”字钢。随着新房的落成,好事更是接踵而至:山泉通过安全饮水工程流到了厨房里、农网改造解决了通电问题、宽阔的后院里技术人员帮忙修起了沼气、盖起了大棚,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政府买单。掐指算了算,巴嘎告诉记者,这栋花费36万元的住房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恐怕50万元也拿不下来。

    为配合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昌都地区将通路、通水、通电等“六小工程”当作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的关键措施,深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地区将开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1131个。为使更多的农牧民过上和巴嘎一样舒适的生活,昌都地区把国家补助、地方配套、援藏投入、群众自筹和社会捐助资金整合起来捆绑使用,同时加强水利、农牧、电信、交通等多部门组织协调力度,推动农牧区配套设施建设。到今年底,昌都地区将在安居工程中实现通水33033户、通电29096户、通路36494户,分别占到建设总数的72%、63%、79%。配套设施的完善不仅丰富了安居内涵,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牧区和谐社会创造了基础条件。 (常川 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