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生活事 真真切切百姓情
昌都市边坝县委宣传部驻草卡镇苏东村工作队
王小英
在寒气袭人阵阵刀风的洗礼中,我和队员两人坐着前任驻村工作队长的车,前往驻村的地方——草卡镇苏东村。看着在汽车外绕弯的山路、听着耳旁呜呜的风声,村庄在眼前是那么的宁静迷人。没有钢筋水泥的棱角、没有车水马龙的街道、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有的是游走在田间的小路、静立山间的房舍、悠闲吃草的牛马,我的心也跟着静了。在上一批工作队和村委会班子成员的介绍下,闻着阵阵牛粪的草味儿,开始了平静而充实的第四批驻村旅程。
为了详细了调我所驻村的基本情况,带着草卡镇驻村的51项任务,开始了按部就班的入户摸底调查。经调查,我所在的苏东村,由三个自然村组成:江自然村位于村委会的南面,临近省道303线,交通便利;东自然村位于村委会东北面,视野开阔;苏自然村位于村委会西北面,与巴雄寺遥遥相望,风景独好。整个村子73户432人,民风淳朴、百姓善良,两委班子成员工作经验丰富,在群众中威望高。有这么好的班子、有这么好的百姓,驻村工作开展的很顺利。
经常到老百姓家中,交通第一,说到交通工具,通常都是坐摩托车。第一次到本村海拔最高的村子,一路上的惊魂至今回想还有余悸,明明就是一座不大的山,就围着它在转,不说弯陡坡急,且说石多坑多,上山向东,右手边是悬崖,转弯向西,左手边是悬崖,转啊转,时不时路上石子儿让摩托车打滑,我的心也揪着一阵儿一阵儿的,抓着摩托车扶手紧了又紧,就怕掉下去。虽说乡村公路在第一批驻村工作队时就修通到了村子口,但是没人管护也不行啊,遇到下雨,山上的石啊土啊都滚到路上,阻碍交通不说,一不留神车翻人亡后果会很惨重。回到村委会,我们和村两委商量后,组织村民对道路进行了维修,将入村公路上的石子进行清除,对坑进行填平,并列出了值班巡逻的人员名单,定时不定时地对道路进行维护,以保交通安全。路的维护也算是有着落了,村民扎西欧珠说“以前没有修路的时候,走的都是小路,每走一次都提心吊胆,现在政府给我们修了这么宽的路,比起以前,好走多了,老头子我出门也能坐上车了,再不用像以前走路那么累了”。沿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不足50公分的羊肠小道挂在山腰,吓得我赶紧后退,老头子乐了。村主任在旁边说“今年镇里开会的时候说了,咱们村的乡村公路在十三五规划时列在了首批实施,再过一两年,都会修成油路,出门就更加方便了。”老头儿笑开了。
静谧的日子也会有风起,在生活之水上激起阵阵涟漪。在山坡由黄转绿的期间,来到了挖虫草的季节。发完虫草采集证的第三天,一大早,我接到一个电话,一开口就是责问“你们是怎么开展工作的,是怎么办事的,为什么别人家有几个虫草证,我的家里一个都没有?”咯噔!我的心漏跳了一拍,虫草证的事情可是经过全村村民会议,多次反复核对的,怎么还有人没有虫草证,难道是中间出现了什么纰漏?绝不能因工作队的疏忽而引起矛盾。为弄清楚事情的原委,我把对方约到村委会,仔细的了解情况。经过仔细的询问核查,事情渐渐明朗:其本人家中已经有了三个虫草证,两个是去马秀乡的,一个是去尼木乡的,但是觉得尼木乡的虫草多、品质更好,还想多要一个去尼木的虫草证。鉴于此,我们从多方面劝说,按县里采挖虫草的规定,尼木乡的虫草资源有限,去采挖虫草的人员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可承载的范围,要合理照顾到产区和非产区群众的利益,如果不控制采挖人员数量,对资源的无限度的采挖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并且明确表示不可能违反规定多发一个虫草证。最后,在我和队员的劝说下,终于心平气和的离去,事后没有听到不满的反应。
以上两件事只是在所有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时都可能会遇到的事情,就如连绵细雨中的两颗小雨滴,它不是惊天动地的事,却是关乎百姓生活的大事,它没有跌宕起伏的婉转,也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既有对党感恩的,也有因个人利益而找问题的,这就是我在驻村中体会到老百姓的最真实的生活言行。对于党的恩惠他们是记得的,对政府的政策还是能够理解接受的。
转眼已经进入青稞收割的季节,又是一个丰收年,田地里到处都是收获的忙碌,看着马驮车载的青稞和老百姓满脸的笑意,心里也很满足,驻村,不就是为老百姓生活的更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