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高原迎盛世 三江儿女颂党恩 ——写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7周年之际

2016-03-25 18:04 来源:今日昌都新闻 点击:0

初春的昌都,乍暖还寒、绿枝吐芽,这座日新月异的高原新城与延绵千年的文化传统相融,见证了三江大地的发展奇迹;正值春耕时节,广袤的田野之上歌声阵阵,拖拉机的马达声与牲畜脖颈上发出的铜铃声交织,将千里沃野从沉睡中唤醒。
  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3月28日,对于三江儿女来说,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日子,是一个喜庆祥和、团结进步的日子,是一个展示社会主义新西藏、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的日子。
  这一天,我们将迎来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7周年。
  这一天,我们用欢快的舞步、悠扬的韵律和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讴歌一曲和衷共济、团结奋进的生动诗篇。
 
  老年人的记忆:
  吃过旧社会的苦,才知新社会的甜
 
   1959年3月28日,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被彻底摧毁,西藏百万农奴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西藏的主人,西藏历史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开启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崭新时代,西藏各族人民从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差巴到如今当家做主,从泪水涟涟的凄惨日子到如今欢声笑语的红火生活。
   “太阳啊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翻身农奴把歌唱,歌声飘到幸福港。
   今年92岁的四郎次珍老人,是卡若区五保集中供养服务中心的一名孤寡老人。虽说没有亲人在身边,但有工作人员细心的照顾,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中心174名老朋友一样,四郎次珍一点也不感觉孤独,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在宿舍里,四郎次珍老人和她的同伴正在看电视,看到记者的来访,她拉着记者的手,热情地招呼记者坐到她的身边。
   “那时候因为家里太穷,父母养不起,没办法才去当农奴,在农奴主家里每天除了干活就是挨打,吃不饱穿不暖,像一条狗一样被圈禁着。” 四郎次珍泛起泪光诉说着。
   四郎次珍9岁就到农奴主家中当差,直到昌都解放,才结束。她记得,有次放羊,有两只羊不见了,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但回来晚了,遭到农奴主的一顿毒打,两根肋骨被打断。农牧主还让她将上衣脱了,在霍麻上来回滚动。而后,身上长满了小疙瘩,又痒又疼,持续了个把月。就这样了,还得不到休息,第二天还要继续干活。
   14岁那年,实在忍受不了奴隶生活的四郎次珍,在一个深夜出逃。可没跑多远就被抓回去了,农奴主不顾她的求饶,又是一顿毒打。她一直盼着父母来接她回家,可真到父母来接她时,双方居然都认不出对方了,而且农奴主也不肯放她回家。几经周折,后来四郎次珍终于逃脱,跟着父母回到了家乡,可家里依然一贫如洗。
   1959年,封建农奴制度被废除,解放军把参加叛乱的奴隶主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一律没收,分配给农奴和奴隶,使农奴真正当上了自己的主人,之后的日子就越来越好了。“我还当上了约巴乡的妇女主任呢,一直干到人民公社的撤销。” 四郎次珍回忆道。
   说起现在的生活,四郎次珍竖起大拇指,“简直没有想到,我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简直是极乐世界。”“这里应有尽有,理发室、棋牌室、按摩室、娱乐室……想起过去、对比现在,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西藏、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西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给西藏人民带来美好幸福的生活。”四郎次珍老人深有感触地说道。
   民主改革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援助下,昌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团结奋斗、阔步前进,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中年人的感悟:见证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9年1月19日,参加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的382名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了《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关于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决定》,将每年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纪念半个世纪前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它反映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心声,将让包括藏族在内的全体中华民族,永远牢记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这一历史性事件。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设立这个节日表达了我们的心声,我们为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喝彩。”日前,记者在卡若区卡若镇波妥村采访时,党支部书记阿旺加村如是说道,“我们这一代翻身农奴的后代,还知道过去的情况,但是,我们的青少年,我们的下一代不了解,而且国际社会很多人不了解过去的封建农奴制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所以我们应该多将以前的历史讲给下一代听。”
   1954年,阿旺加村出生在波妥村的一户农奴家里,那时村里只有两户人家,都是领主的“差巴”,阿旺加村出生在“差巴”家庭。他说:“我们没有土地、没有生产工具、没有牲畜,只能给领主干活换一点点吃的填肚子,可以说,现在牛吃的都比过去人吃的要好。”
   在阿旺加村童年的记忆中,几乎没有吃过饱饭的时候,一年到头吃不到蔬菜。贫瘠的土地缺少肥料,种不了青稞,只能种些荞麦。就连荞麦都吃了上顿没下顿,偶尔能吃到一点糌粑,就觉得那是人间美味。有一年藏历年,亲戚接济了一些察隅的红色大米,妈妈煮成了一锅糊糊的饭,还有四桶麦粒,爸爸拿到昌都磨成面粉,做成面条,又用荞麦换了一些腌菜,就这些吃的,在小阿旺加村眼中成了难得的美味珍馐,那顿饭让他至今难忘。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的春风吹遍了整个高原,彻底解放了无数像阿旺加村那样生活在黑暗社会中的封建农奴,曾经的农奴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享受到了人人平等的权利。波妥村是昌都第一批将土地分给农奴的村庄,阿旺加村家也分得了18亩土地、3只山羊、1头骡子,生活境遇大大改善。8岁的阿旺加村第一次吃饱饭,第一次在一所民办学校上学,第一次接触到了藏文。“我们家盖起了房子,日子越过越好。”老人的话语变得愉悦起来。
   阿旺加村说:“如今的波妥村面貌一新,村民衣食无忧,生活过得很幸福,和旧社会比是天壤之别,所以我要把这种新旧西藏的对比进行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在党的惠民政策的阳光雨露滋润下,如今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村里每户都安装了沼气设施,不必再上山砍柴;享受社农保,不论家里牛死了,还是因自然灾害使房屋受损,都可以给予一定补偿;对“低保户”以及孤儿、老人和残疾人给予生活补助;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三包政策”,学生上学和生活得到了保障;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家家都能免费看电视、接听广播,及时了解国内国外的新闻动态;建立农家书屋,不断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农村医疗保险更是对村民们帮助很大,小病可以在乡里医治,大病就前往县、市甚至到内地医治,医药费可以报销70%至80%,再也不会因为看病贵而忍受病痛折磨。
   阿旺加村对波妥村的未来充满着希望。他说,“未来无论如何变化,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波妥村未来要发展旅游休闲业,建设一家农家乐度假村,吸引城里人前来度假消费。首先要解决道路交通的问题,在他的设想下,一条3公里的乡村公路将把317国道和度假村连起来,把游客源源不断地带进波妥村,为村民带来更大的收益。
 
 年轻人的心声:
 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多作贡献
 
   走进昌都市实验小学,学生们正在观看新旧西藏对比图片展。
   在老师的讲解下,小学生们了解了旧西藏广大农牧民群众在“三大领主”剥削压迫下的悲惨生活和贫穷落后、民不聊生的社会百态,了解了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黑暗、残酷、反动、落后以及西藏民主改革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人民群众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
   “通过观看图片和老师的讲解,我了解了在旧西藏,农牧民是没有任何自由的,像我一样的农牧民子弟是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的,因此,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三年级学生斯朗旺修在看完图片展后说道。
   “一定要教育引导学生们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验小学校长吴晓龙说道。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句句朴素的话语,表达了76万三江儿女发自肺腑的期盼,传递着铭记党恩的深情,倾诉着永远跟党走的炽热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