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四部医典》:走向国际视野的藏医药经典论著

2023-06-14 10:42 来源:新华网 点击:0

四个不同版本的木刻版《四部医典》。自治区藏医院文献研究所 提供

金汁手抄本《四部医典》插图。自治区藏医院文献研究所 提供

自治区藏医院文献研究所专家德吉措姆介绍《四部医典》在《雪域藏医历算大典》中仿真影印出版发行的相关情况。记者 晓勇 摄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64项文献遗产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组织申报的藏医药学巨著《四部医典》。

《四部医典》成书于8至12世纪,是藏医学奠基之作,全面反映了藏医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对藏医学传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古籍是珍藏于自治区藏医院的四种木刻版本《四部医典》和一部金汁手抄版本《四部医典》,为不同时期的校对和厘定版本。

“不读《四部医典》,不可为人医”。从“高光时刻”,回归生活本身,你会发现,身边的每个藏医人手一册《四部医典》,它是历代藏医必须通背的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藏医药学的理论基础。

在藏族人民生活的地方,这部被誉为藏族百科全书的巨著,跨越千百年,始终深藏在藏族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融入人们的日常,适用于藏族人文生活,甚至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世界观。

“自2014年起,《四部医典》申报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到今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时跨9年。”自治区藏医院文献研究所所长普穷次仁说。

他介绍,期间,在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下,自治区藏医院对《四部医典》的源流历史、文献考证、年代断代、版本确认等方面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并在全世界范围对《四部医典》的研究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搜集和整理了十余本汉、藏、英参考资料。

他说,《四部医典》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标志着藏医药学及其所承载的藏文化正迈步走向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为传播和践行藏医济世利众精神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标志着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藏医药学得到世界认可;标志着以《四部医典》为主的藏医学理论和诊疗价值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得以广泛宣传;标志着藏医药学向规范化、标准化又前进一步。

自治区藏医院文献研究所专家德吉措姆(左)和公保东主(右)介绍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四部医典》相关情况。记者 晓勇 摄

《四部医典》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时,中国代表在展示证书。自治区藏医院文献研究所 提供

跨越千年 融在生活里的典籍

公元8世纪,雪域高原正处于吐蕃王朝时期。藏族医学史上一位最杰出的医学家和一部最优秀的医学奠基之作,正期待天时地利人和的良机。

1300多年前,宇妥·宁玛云丹贡布出生在拉萨堆龙一个藏医世家,自幼随父习医。

年轻时,除西藏各地外,他的足迹曾踏遍汉地、尼婆罗、克什米尔、天竺等当时邻近的国家和地区。在不断学习本民族医学知识的基础上,这位医学大家以他广阔的胸襟和视野,积极向外探索学习其他民族先进的医学理论。

回到拉萨后,他花费10年时间,于8世纪末,以早期吐蕃医学为基础,将吸收了汉地、印度和各方医学精华、研究及实践,著成名传千古的医学巨著《四部医典》,标志着藏医药学体系初步形成。

此后400余年间,这部藏医药著作又历经世代诸多藏医药学家的修改、增补、整理而愈趋详细完整,特别是在公元12世纪由宇妥·萨玛云丹贡布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增补,并最终定稿。

据说,宇妥·萨玛云丹贡布是藏医学鼻祖宇妥·宁玛云丹贡布的第13代孙。受家族熏陶,他自小遍读身边藏医学著作,遍访周边各地名宿,尽学医典精华,声名大噪于五印。

历经4个世纪,藏地先后出现由宇妥·宁玛云丹贡布为主,以宇妥·萨玛云丹贡布等承前启后的多位医学大家,一步步奠定了藏医学的理论基础,为藏医学成为今天祖国医学之瑰宝,与古印度医学、古阿拉伯医学、中医学并称“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毫无疑问,这部从生活中来,又回馈生活本身的藏医药学巨著,深深地影响着今天广大藏族人民的生活。

每到春秋两季,自治区藏医院藏医药浴中心总是门庭若市。

藏医药浴的养生传统由来已久,最早来源于《四部医典》,提出沐浴能“除垢去臭息体热,增力并延年”,还将藏族传统的水浴、药浴、熏浴、蒸气浴、日光浴合称为“健康五浴”。

这只是《四部医典》至今在藏族人文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一个缩影。

至今,《四部医典》弘扬舍己利众的精神,提倡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践行和谐统一的整体医学观,提倡慈悲、利众、平等、向善、正行的人生观,融入藏族天文历算、仪式信仰、行为规范等方面,并通过藏戏、唐卡、壁画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得以广泛传播。

普穷次仁认为,《四部医典》不仅是保守内敛的东方古典文明的浓缩,也是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承载的珍贵地域文化也是不可替代的。

《四部医典》全书分根本、论说、秘诀、后续四大部分,共156章,内容涉及1616种病症,记载2258种方剂。

自治区藏医院藏医药学专家德吉措姆说:“这是一部集藏医药实践与理论精华于一体的藏医药经典论著,被誉为藏医百科全书。”

她介绍,《四部医典》极力推崇养生保健和滋补抗衰的方法,记载了200多种食材,是传统医学典籍中一部较完整的营养学及食疗著作。“从而成为藏族生活中的健康指南。”她说。

德吉措姆举例说,藏民族每日必食的主食糌粑,其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常吃可强身健体;再比如,没有发酵的乳酪与新酿的酒同时服用会中毒等,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识在《四部医典》中都有记载。

据《四部医典》记载,早在8世纪,藏医就可以进行复杂的外科手术,包括脑部开颅,比西医要早很多年。

《四部医典》不仅代表了当时西藏地方最高的医疗水平,亦是西藏早期人文历史、文化交流、哲学思想、传统工艺等的集中体现。

除此之外,这部巨著还记载了金属冶炼、药物泡制、陶瓷容器和手术器械等的制作工艺。揭示了藏医药学在8世纪之前就已掌握较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工艺。

《四部医典》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过程中,专班组成员一次次聚在一起,反复讨论,并不断完善文本。自治区藏医院文献研究所 提供

记录时光 从民族走向国际视野

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16年的拉萨门孜康。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门孜康曾与始建于1696年的拉萨药王山医学利众院合并为拉萨市藏医院,并于1980年更名为自治区藏医院。

迄今,这里保存着大量的藏医药、天文历算古籍文献和木刻印板、曼唐等珍贵文物。

此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4种木刻版本《四部医典》,和完成于1942年也是藏医历史上第一次组织书法家用金汁手抄本《四部医典》,目前都珍藏于该院文献研究所。

“其中,金汁手抄本是不可多得的集造纸、书法、装帧、美学于一体的艺术精品。”德吉措姆说。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和自治区档案馆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藏医院从2014年起开始为《四部医典》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做了大量前期的准备工作。

2015年5月,《四部医典》入选中国国家档案文献名录。此后,申报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名录的相关工作展开。

自2014年起,申报项目专班组核心成员之一的德吉措姆亲历了这部巨著是如何从“深闺高阁”走向外界,并渐渐走进国际视野的艰难历程。

德吉措姆说:“从收集国内外资料,撰写文本、拍摄图片及申报视频开始,专班组用汉、藏、英三种文字进行准备。”

2018年5月31日,《四部医典》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标志着《四部医典》拿到了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入场券”。

德吉措姆回忆说,2021年7月,自治区藏医院接到国家档案局通知后再次成立专班组、制订实施方案。经过为期10个多月的时间,专班组一边准备申报材料,一边反复修改打磨文本20余次。

其后,又经过国医大师、藏医药名老专家、藏学专家等知名人士的考证、认定后,邀请区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相关专家进行审议并申报初稿。

“最终经国家档案局专家再次审查,确定申报书并制作完成了申报片。”她介绍。

2022年10月至11月,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部门的审核和反馈意见,自治区藏医院研究员、副院长、专班组组长银巴对英文本进行了反复的删减和修改、审定,最终形成精简的英文文本。

“该文本通过国家档案局审核后,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部门,得到肯定并受理。”德吉措姆说。

今年5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6次执行局会议上,《四部医典》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记者了解到,现珍藏于自治区藏医院馆藏的4种木刻版本《四部医典》文献代代相传。其中,木刻版中的扎塘版于1546年由著名藏医学家苏喀尔·洛珠杰布依据宇妥·萨玛云丹贡布亲书的《四部医典》手稿和金注本刻制而成,是最早的木刻版,也是各种《四部医典》木刻版本的祖本,共400叶。

其他木刻版分别为1640年由著名藏医学家杰尊贡嘎宁布主持修订的达旦版;1662年由五世达赖喇嘛召集各地藏医学家修订后刻制的甘丹平措林版;1892年由药王山利众医学院组织藏医学权威主持修订后刻制的药王山版。

德吉措姆介绍,这4种不同版本的木刻版《四部医典》是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四部医典》善本,特别是扎塘版《四部医典》,是时间最早、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无破损的木刻版本。“中间附有彩色手绘插图,极其精美,是16世纪中叶藏族木刻和印刷技艺的代表之作,是现存唯一最古老和不可替代的藏医古籍印刷珍本,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她说。

面向未来 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迄今,《四部医典》的影响所及,在藏医药学领域的学术价值堪比《黄帝内经》,地位崇高。”自治区藏医院院长次仁介绍,它是目前保存最完整且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传统医学典籍代表之一,其文化价值和学术意义不仅体现在对当时世界文化的影响,在当前也极具研究挖掘和利用价值。

当前,《四部医典》仍是全国及国际藏医院校师生教学、实践、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料。

在《四部医典》中,用相当篇幅内容贯穿了藏医天文历算的原理。其内容创造性地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不同角度了解、认识和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探索防病治病的理论与实践,寻找着对人体有效的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

今天,人们依然称区藏医院为“门孜康”。在藏语中,“门”指医药,“孜”指历算。因此“门孜康”意译为“医学历算院”。上百年来,“门孜康”一直是西藏百姓心中健康守护者之一。

事实上,千百年来,《四部医典》不只在西藏地区传播,还在喜马拉雅地区、蒙古地区,甚至现在的欧美国家等地都有广泛传播。

历史上,诸多藏医药学家对《四部医典》编纂的各种注解就达200多种。到今天依然不断有当代藏医药专家学者所著的《四部医典》新版注释问世。

至今,《四部医典》及其注解成为蒙医教学的核心教材。在传统医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先后翻译成英、德、蒙古、日本、俄罗斯等多国文字。

次仁认为,《四部医典》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将对藏医药学教材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带来深远影响。

他说,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藏医药文献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从国家到自治区每年划拨专项经费开展珍贵藏医药古籍文献的挖掘利用和保护研究工作。比如,在各地修建藏医馆,先后抢救、收集、整理和出版了大量古籍文献资料。

得益于这些针对性的保护举措,一些原本在《四部医典》中可能面临失传的临床实践和方剂,得以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发展。

作为一名藏医药领域的研究者,普穷次仁认为,《四部医典》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是史无前例的,也可以说是在世界历史中立了一块藏医药的丰碑。

普穷次仁说,这会提高藏医药学的研究热度,开拓研究者的视野从单一的医学拓展到历史、文化、人类学等领域,会有更多国内外学者通过多种语言文字去深度研究《四部医典》。

“目前,《四部医典》在临床应用上的工作还有待完善和加强。”他说,同时,仍有很多藏医药古籍流失于海外,还有部分分散在寺庙和个人手中、部分珍贵文献存在遗失或失传等情况。“所以,仍有必要开展全范围的藏医药古籍普查工作。”

作为研究人员,自治区藏医院文献研究所的专家们期待,在未来,《四部医典》的诊疗思维、验方技术等将在临床实践应用方面发挥更多作用,对加快推进藏医临床诊疗方案、诊疗技术的制定、研究等标准化工作,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院文献研究所专家公保东主解释说,《四部医典》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为藏医药标准化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搭建面向国际视野的条件与平台,将进一步推动建立规范、统一和科学的藏医药标准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四部医典》已在《雪域藏医历算大典(130卷)》中仿真影印出版发行。目前,借助该院“藏医药与天文历算数字化平台”,已完成数字化工作,将在教育、文化、医学、科研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下一步,计划在相关公开网络平台对外开放,供全世界读者阅览,以飨世人。”公保东主说。

德吉措姆介绍,当前,区藏医院正联合四川民族出版社以此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年代最早的扎塘版《四部医典》为母本,即将出版其影印版。“这将向更多的人分享世界记忆成果,为人们了解和应用这部古籍带来便利。”她说。

今年8月,自治区藏医院将举办一场以《四部医典》为主的学术论坛。目前,该论坛收到全国80余篇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