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藏族青年画家朗顿·德珍和次仁朗杰:夫妻携手 共绘人生

2021-06-22 23:0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朗顿巷毗邻拉萨八廓街,民居鳞次栉比,巷道弯曲。巷内有一户独院,三层楼,花草繁茂,隔开了外面的喧闹。朗顿·德珍和次仁朗杰这对藏族青年画家伉俪生活于此。

西藏青年画家朗顿·德珍和次仁朗杰夫妻俩的工作室就设在家里,这对“70后”夫妻,都生于1976年,是大学同学。认识至今,他们相濡以沫,成就彼此,是生活和事业上的最佳伴侣。

成长故事

作为成长于西藏的同龄人,朗顿·德珍和次仁朗杰有着相近的成长背景。

8岁前,次仁朗杰在索县因一张地图与画结缘,地图上花花绿绿、密密麻麻的线条吸引着他。他喜欢在泥地里描摹地图,也时常在地上随手画树枝上的鸟、河里的鱼、地上的虫子。

4岁时,朗顿·德珍已回到拉萨居住,因为性格内向,很少出门,总在自家院子里玩,这让她的父母有些担忧。

次仁朗杰随父母回到拉萨时已上小学,邻居爷爷对藏族传统工艺样样在行,但性格古怪,小孩都怕他,只有自小酷爱画画的次仁朗杰总围着他转。

“波啦画画、雕刻时总是嘟着嘴夸张地呼气,那张长满皱纹沧桑的脸,在一呼一吸间形成奇怪的图案。”这样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次仁朗杰的记忆深处,“随手画一匹骏马、一只攀爬的蝎子,波啦简直把什么都画活了!”至今,他对这位老人仍赞叹不已。

上小学时,次仁朗杰的画被一位援藏汉族老师欣赏,为鼓励他,老师经常花2毛钱买他一幅画,这更加激发了次仁朗杰的绘画热情。

而此时的朗顿·德珍仍然喜欢独处。9岁时,父亲为了让她多接触外界,送她去区群艺馆绘画班,在当年的一次全国性儿童绘画比赛中,她拿了铜奖。“虽然得奖了,但对画画还说不上热爱。”朗顿·德珍说。

因画结缘

1994年,西藏大学艺术系绘画班招中考生,5年制本科班。朗顿·德珍和次仁朗杰从各自不同的起点,向藏大艺术系聚拢。次仁朗杰和朗顿·德珍的绘画班涉足油画、水墨工笔、水彩、唐卡、雕塑、设计,不分专业,样样学,样样可钻研。步入社会后他们发现,这为他们在未来涉足更广泛的艺术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9年大学毕业时,次仁朗杰在全班综合成绩排名第一,作为师资生,他选择在拉萨市第一小学当一名美术老师。

朗顿·德珍没去分配的地毯厂,转而选择在家门口的盲校当一名老师。“这份工作非常适合我,我打心眼里心疼这些孩子,想对他们好,因此在盲校一干就是8年。”朗顿·德珍说。

工作后,次仁朗杰在业余时间仍然笔耕不辍。他的一幅作品在参展时,得到画家韩书力的关注。后来,次仁朗杰两幅在内地参展作品得到国内一位知名画家的赞扬,并被收藏。机遇总是留给努力的人,次仁朗杰在西藏画坛逐渐崭露头角,他随即被借调到自治区文联美协,不久,办理了正式调动。

2003年,朗顿·德珍和次仁朗杰这对大学时期的亲密恋人,正式步入婚姻殿堂。兴趣相投,加上与生俱来的民族与乡土情怀,他们成为彼此的最佳搭挡。

未来期许

朗顿·德珍和次仁朗杰的工作室里除了绘画作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藏地旧物,仅形状不同、用途各类的陶罐就有3000余件。

各种工艺不同的银勺摆在小小的藏式小方桌上,夫妻俩席地盘腿就坐,边喝茶,边聊画,随手拿起刚收藏的一个形状别致的银勺,探讨上面的工艺和花纹。

这样的画面常常出现在工作室,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题,关于一幅画一件旧物的收藏、关于西藏文创的未来、关于儿子的教育、关于西藏青少年美术教育等等。

他们说,西藏这7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所有人受益。“‘70后’更是赶上了西藏发展最好的时机。要在过去,我哪有机会成为一名画家?”朗顿·德珍对记者说。

这些年,朗顿·德珍和次仁朗杰带着自己的画作,多次出国参展交流,在不断提升自身价值、开阔眼界的同时,也让他们有了更多关于西藏文化的思考。这对夫妻画家经常光顾一些古董摊,搜罗散落四处的旧物。“起初就想买来给儿子看,次数多了,发现很多东西消失了。”次仁朗杰说。那些沉淀了文化意义,但失去了实用价值的老物件,让他们产生了一种文化消逝的紧迫感和焦虑感。

“收藏并非仅为收藏。我们希望留下来的旧物不是怀旧的摆设,而是给每一样东西赋予一种新的生命,在传统与现代间,通过艺术手法尝试一种新的可能,来解读民族文化的审美本原。”次仁朗杰说。

现在,朗顿·德珍和次仁朗杰试图将作品背后的思考、收藏过程的沉淀,统统融汇在艺术上、在生活里。次仁朗杰更想通过追溯一个旧物件背后的文化密码,与古人来一场“对话”。

对未来,他们最大的期许是用收藏的3万余件藏地民俗物件,办一个民间美术展览馆,让那些已经在消逝路上的民俗旧物,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