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百姓需要什么 我们就做什么

2021-06-01 10:0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驱车前往朗县,一路沿着雅鲁藏布江畔公路蜿蜒前行,山高谷深,青山绿水,夏满苍翠,一派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犹如童话世界般梦幻。

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在了广东省惠州市援藏干部们的心里。从踏上这块土地开始,他们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

2021年,是他们援藏第二年,惠州市7名援藏干部继续在朗县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倾注深情。

持续加力——

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

惠州和朗县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是两地人民始终心心相连。

工作组进入朗县以来,按照“161”工作思路,更加注重援藏工作“管脑子”的作用、注重精准补短板、注重交往交流交融,始终坚持思想援藏为主线,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合惠朗两地思想观念贯穿各项工作始终。他们积极带动当地干部群众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持续增强当地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市场经济意识、主动进取意识和过好今生幸福生活意识。

“群众需要支持什么就全力支持什么,需要配合什么就全力配合什么,需要服务什么就全力服务什么。”朗县县委常务副书记、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朗县工作组组长郑陆滨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

这种理念,体现在乡亲们幸福美满的生活中。

在达贵村,一栋栋藏式民居,房屋错落有致、墙面素净平整,屋外花映阶前、院落绿植爬墙。“没有惠州援藏的帮助,我住不上这么宽敞舒适、干净整洁的房子。”村民洛桑群培笑着说,他们过去住的院子由于有牛棚,又脏又乱。村里获得了小康示范村项目援建资金,院落面貌得到很大改善。

2019年7月,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朗县工作组进驻后,马不停蹄地开始调研工作。工作组认为,改善人居环境是百姓最盼望、最迫切的需求,提出“小康示范村建设项目”。工作组引进惠州的竞争方式,以“安全饮水、雨污分流、人畜分离、急难愁盼、产业造血”五优先覆盖原则,通过村居主动报名、乡镇推荐的方式,在2020年12月和2021年4月分别召开了两次竞选会议,第一次6个村庄报名,有4个村取得建设资格,第二次8个村庄报名,有5个村取得建设资格。在今明两年中,工作组将按照五优先覆盖原则着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做到乡村振兴。

产业援藏——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朗县位于林芝市西南部,年日照时数2512小时,是林芝市日照时数最长的县,这不仅使得朗县成为林芝桃花最早盛开的地区,核桃、辣椒、苹果等水果更是朗县的主要特产。

朗县自然资源丰富,并有着底蕴深厚的南派藏医文化和丰富的藏药材资源,而一个地区要发展腾飞,仅有资源还远远不够。

“希望惠州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资金、人才等优势能与朗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深化合作、携手并进。”近年来,朗县代表团多次到惠州参观考察,代表团成员提出这样的希望。

因此,朗县工作组多想实招,多干实事,积极搭建产业援藏“主平台”。朗县藏医药与惠州中医药在文化传承、产业发展上可谓“缘分深厚”,藏医药种植、制药、治疗与研究形成产业链,成为推动朗县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工作组以藏医药规模化种植加工作为产业援藏的突破口,这个建议得到各方支持。

投入800万元,在拉多乡扎村荒山打造朗县藏药材种植基地,并配套两座400立方米的蓄水池,总长6994米灌溉覆盖1000亩的管道以及多功能晾晒房等基础设施。目前种植桃儿七、藏木香等6种藏药材共300亩。

同时,朗县工作组积极转变农牧民惜杀惜售的传统生产经营理念,动员村集体依托牦牛资源优势开展短期育肥,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扎村建成存栏规模1000头的育肥场,目前牦牛、犏牛和黄牛存栏120余头。在堆村,动员全体村民以100头牦牛入股形式集资开展养殖育肥。

行走在朗县大地上,农业资源与高效管理“融”到一起,一个个烙着惠州印记的“绿色产业”引人瞩目。

实际行动——

树立援藏好形象

为家乡人民增光,是每个惠州援藏人心里的执念。

工作组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导工作,持续加深对援藏工作的理解,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及西藏“三更”专题教育,以广东省援藏工作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为激励,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东江纵队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增强工作组执行力、战斗力、向心力;持续加强工作组党支部建设,进一步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凝聚所有在朗援藏工作人员,建设一支忠诚执着朴实、安全有序向上的惠州援藏队伍,在推进朗县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展现新时代惠州援藏干部人才的良好风采。

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朗县工作组一步一个脚印走,一年接着一年干。一笔笔真金白银、一项项惠民之举、一桩桩利民实事,让援藏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