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5 07:1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图为林周农场礼堂外貌。记者 文凤 摄
林周农场(现林周县党员党性教育基地,简称林周农场)始建于1966年,原隶属于西藏军区生产建设师,后属自治区农垦厅退场还民,1984年林周农场交由林周县强嘎乡使用。
林周农场的建设与发展,与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历史息息相关。1960年,自治区决定在林周县甘曲镇卡多村试点,参照新疆建设兵团的管理模式,以当地农牧民为主体,派遣少量藏汉族技术管理干部,建设了彭波农场。随后,又建立了林周农场。农场于1965年得到扩大,进入正规发展时期。
彭波农场和林周农场这两大农场的建立,使林周在封建农牧制下的传统农业迅速过渡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农场管理下,林周农业在西藏率先实现了专业分工、机械耕作和科技进步。林周广大农民在外来技术干部指导下,团结一心,依靠自身力量,大力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农场引入的机械化耕作和作物良种进一步改变了林周传统的格局,两大农场的粮油产量稳定在500多万公斤。上世纪70年代,随着管理体系的稳定和农牧专业分工水平的提高,林周农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产量逐年递增,到1978年,粮油生产总量累计达1300多万公斤。
2016年,林周农场旧址保护工程启动,并于2019年3月28日正式变身为林周县党员党性教育基地。走进农场,一条被白杨林簇拥着的马路,笔直地向农场深处延伸去。历经了40多年风吹雨打,林周农场至今尚存的还有礼堂、宿舍、供销社等7座建筑物。
林周农场的礼堂位于农场场部西面,坐西向东。礼堂的门沿上写着“林周农场礼堂”六个红色大字,这是当年西藏军区建设师李仙岭留下的笔迹。走进礼堂,十几排桌椅整齐摆在礼堂中央,舞台上正播放着纪录片,真实记录着当年援藏干部、知识青年和当地百姓战天斗地的饱满精神状态。
礼堂为单层坡屋顶建筑,建筑平面呈“工”字形,中心轴对称,由大厅、舞台、化妆间、设备存放间等7个部分组成。它是整个农场最高大雄伟且保存较好的建筑,占地1000多平方米、相当于三层楼高的大礼堂,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样子,门窗、舞台、椅子、红旗、毛主席语录……
礼堂正对着的一片空地上摆放着两门“驱散”冰雹用的高射炮。沿着场部的指示标牌向南走去,当年修建的三排整齐的窑洞依次静静地矗立在一片白桦林里,洁白的墙面上,明黄色的门窗,窗上嵌着一颗大大的五角星,门窗的样式则是仿延安窑洞的样式。每口窑洞南北宽7米,高5.4米,总共有6口窑。在西藏看见这种房屋样式,首先联想到的便是革命圣地——延安。
推门进去,抬头便看见用砖砌成弧形的屋顶,窑洞里摆放了一些当年农场职工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及一些民族乐器。在那个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他们的精神支柱却是多样化的。他们在祖国的最边疆,发扬着“老西藏精神”,战天斗地,建设着高原上的粮仓。
窑洞前方摆着一台“东方红”牌拖拉机,当时,整个农场只有这一台拖拉机。不难想象,在那样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大家开荒地、修水库、建农场,与自然较量的时候有多吃力。也正因如此,在建设农场时期,涌现出的“铁姑娘”组合、第一批女犁手、第一批气象观测员,他们在农牧业专家指导下,种植冬小麦、培育出彭波半细毛羊,为西藏的发展进步奉献了一生。
林周农场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见证着昔日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又目睹着西藏的繁荣稳定。它和他们流传下来的革命精神、红色记忆,依旧是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现今的林周农场,已成为拉萨重要的党员党性教育基地与红色旅游为一体的文物旧址,通过用好红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打造精品党课等方式,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