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科技支持西藏高质量发展:科技下基层 生产提效力

2019-05-07 10:57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科技下基层 生产提效力

科技支持我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zhouh9512.jpg

 

图为日喀则市白朗县科技特派员张际明(右三)在辅导当地农民学习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

“激励更多的科技人员到基层服务,推广普及实用技术。”针对自治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任务,我区今年深入推进科技人员下基层服务行动,大力推动科技要素向基层配置,科技政策向基层倾斜,科技项目向基层辐射,科技人才向基层服务。

一批批科技工作者奔走在广阔田间地头,是世界屋脊上的科技“生力军”。科技工作者下基层开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面对新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应该怎样推进科技人才工作?对此,记者做了深入调查。

科技人员把技术送进田间

“幼苗之间的栽种不能过密,要保持一定距离;浇水的时候一定要浇到根部,不然水分渗透不下去。”蹲在田坎上,张际明向日喀则市白朗县的农民传授蔬菜育苗技术。

张际明是白朗县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技术员。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他根据高原特殊的气候条件研究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积累了高原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的经验。从果蔬穴盘基质育苗,到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再到果蔬病虫害防治和大棚日常管理,科学技术降低了农牧民的蔬菜种植风险,提升了大棚蔬菜种植效益。

“在销售收入方面,以25米大棚来讲,从平均每棚收入2000元到2500元左右提高到现在的平均每棚收入5500元到6500元左右,部分农户收入超过8500元以上;以每亩产值计算,实现亩产16500元到20000元左右,平均亩产超过18500元。”张际明告诉记者。

在白朗县科技局的带领下,张际明每年参与“技术下乡、服务上门”活动达100余次,年均培训农牧民蔬菜种植人员2200人次,使全县大棚蔬菜产量和品质有了很大提升,有效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他还受邀将白朗县蔬菜种植技术传授到周边地区,带动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

受自然环境艰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条件制约,我区农牧民对科技的认识不够深入,主动学习和运用的积极性还不高。为改变基层科技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像张际明这样的科技特派员,仅在白朗县就有220多名。他们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在各行各业发挥着巨大作用。

数据统计,我区已发展科技特派员1万多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仅去年,我区就选派科技特派员10519人下基层。 他们扎根一处,带活一方,以科技项目和农牧项目为抓手,成立专业合作社3955个,领办创办农牧民经济实体769个,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26024户,用科学技术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农牧业生产中的难题,得到当地农牧民的广泛好评。

与科技特派员相似,“三区”科技人才是服务于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科技人员。去年,我区选派“三区”科技人才1050名,采取“一县一团”和“一产一团”相结合的选派方式,组建了134个“三区”科技特派团,县域覆盖率达100%,切实开展现场驻点面向农牧民群众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厅长赤来旺杰介绍,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区推进科技精准扶贫一支信得过、留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基层科技人才在构建农牧民科技服务体系、培育农牧民专业组织,以及提高农牧民自我发展和自我服务能力的过程中功不可没。

在基层历练提升创新能力

达瓦白玛是山南市错那县勒乡勒村的科技特派员。不久前,她与山南市的其他23名科技特派员赴林芝墨脱和安徽黄山考察茶树种植和茶叶加工技术,系统学习了茶树育苗、茶园建立、病虫防治,以及茶叶加工、包装、营销等一系列技术。

“我们乡里的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成立,由两个村的村委会班子成员和部分农牧民组成,是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但茶的产量较低、品质不良。通过不断培训和自学,我和另外2名科技特派员已经是茶树种植的技术骨干。”达瓦白玛说。

如今,勒乡的茶树种植业合作社发展到茶田693亩。合作社以“基地+农户+协会”的发展理念年创收120万元,兑现给社员资金共计85万元,为乡里的农牧民群众经济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基层需要科技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为进一步发挥特派员的“一技之长”,我区对科技特派员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和创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山南、林芝、拉萨等地每年开展科技特派员技能培训3、4次,提高他们支撑当地经济发展、辐射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能力。

“‘藏青2000’秆子高、弹性强,籽粒黄白且粒大,可以实现青稞和秸秆双增收。青稞富含β-葡聚糖,黑青稞还含有花青素,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尼玛扎西和他的科研团队这样向农民推荐他们的青稞良种。

尼玛扎西有个家喻户晓的外号——青稞博士。1999年博士毕业后,他放弃国内外科研机构的高薪聘请,决定回藏工作,从事艰辛的高原农业和青稞育种研究。他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青稞等农业相关的研究上,既没有双休日,也没有假期,从博士变成了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农民”。

为了选育出更加优良的新品种,尼玛扎西每年都要在基层待上半年左右,每天观察作物的颜色、形状等,从耕地、播种到收割、打场、考种,对成千上万的育种材料进行对比观察鉴定。在紧张的劳动之余,他还带队走乡串户,搜集了1500多份农家青稞品种,摸清了西藏青稞品种的家底。

“农民,才是真正的农业专家。”尼玛扎西向农民虚心“取经”。在“十二五”期间,他带头成立了资源鉴定、育种、栽培、示范推广、产品加工5个创新团队,踏出了一条青稞产业化的大道,选育出“藏青2000”等一批优良品种。“藏青2000”推广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占到我区青稞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最高亩产达近900斤,创我区青稞大面积推广新高,惠及百万农民。

如今,尼玛扎西已被评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万人计划”人选和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他所带领的青稞育种创新团队,也被评为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全国农业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

2012年至2018年间,我区向科技部人才中心共推荐“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9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31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9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6个。其中,14个对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0人通过“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国家“万人计划”。这些数据在西部省区名列前茅。

科技人才是一个地区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高端科技人才更是科研领域的标杆,可以带动一批科技人才的成长。目前,我区初步形成了由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以及一般科技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为提升全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奠定了基础。

用政策吸引科技人才扎根基层

今年3月,2018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揭晓,共有21个项目(入选)获奖,还首次评选了奖金额度高达100万元的杰出贡献奖。

“自治区科学技术奖是我区设立的政府科技奖,目的在于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带动科技要素向基层配置,科技政策向基层倾斜,科技项目向基层辐射,推动我区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赤来旺杰介绍。

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现有科技人才20434人,科技人才占总人口比例约为0.6%,与全国平均水平10%差距甚大。现有科技人才主要从事工程、农业、卫生等领域,而生物、医药、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人才十分匮乏。科技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还比较差。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我区广大基层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对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端科技人才吸引力不强。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的劣势难以改变,只有从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方面进行“弥补”,用政策的“洼地效应”抵消“高原效应”,才能吸引一批又一批扎根基层的科技“生力军”。

牵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个“牛鼻子”, 我区着力营造良好的引才、育才、用才环境。

——修订并印发了《西藏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将科技特派员的选聘、考核、解聘权力下放给各地(市)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发展实际选派专业对口、符合当地农牧业发展要求的科技特派员,进一步为各地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松绑;

——组建区、地(市)、县(区)三级“专家智库”,通过建立自治区人才荣誉制度,先后出台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科学技术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等系列人才表彰激励意见,打破了“大锅饭”格局,采取项目工资、年薪制度等方式,不断提高各类人才薪酬待遇,让人才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智慧血液”不断凝聚;

——今年4月,自治区科技厅印发了《关于科技人员下基层服务行动试点方案》,依托科技计划项目、“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计划等,组织动员全区广大科技人员,围绕基层技术服务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投身服务生产一线,普及先进适用技术,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开展农村创新创业,助推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

……

赤来旺杰认为:“环境育人、化人,更能留人,成就人。认真抓好科技工作者下基层年建设,对促进我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意义重大,除了加大投入和改善条件外,还需要不断创新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考核、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为科技人才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