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30 10:4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导语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近年来,阿里地区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从企业和群众最关切、需求最迫切的环节入手,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增加服务供给、加强监管、改善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有力抓手,是增创营商环境新优势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市场监管改革创新的强劲内力。
近年来,阿里地区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从企业和群众最关切、需求最迫切的环节入手,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行简政之道、施公平之策、开便利之门,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降低门槛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今年4月,阿里地区商事制度改革工作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阿里地区将深化“放管服”、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作为重要任务来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降低办企门槛。
——积极推进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共涉及权责清单行政职权取消27项、增加12项、承接32项。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除银行等27个特定行业外,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申请人无需提交验资报告,解决了实缴制带来的筹融资难问题,为新登记企业节省验资费用2109万元。
——实施“先照后证”改革,全地区前置审批由226项减少到33项,较改革前精简86%,调整保留后置审批157项,大大缩短了登记注册时间,为企业“松了绑”“解了绊”。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在实施企业“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的基础上,去年又新整合10个部门、13项涉企证照事项,实现了“十八证合一”,对于被整合的事项,企业只需办理“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即可。
——推行简易注销改革,畅通退出渠道,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一批名存实亡的“僵尸企业”甩掉了退出难的包袱,解决了“准入容易,退出难”的难题。截至2018年4月底,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到7628户,注册资本达到82.8亿元,比改革前翻了两番。
优化服务 最大程度利企便民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阿里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给企业“松绑”,为创新创业清障搭台,真正实现审批服务便民化,“最多跑一次、一次办到底”。
近年来,阿里地区着力简化登记手续,严格落实“一个窗口办理”“首办责任制”“QQ、微信预约”等制度,推行“一张表格、一套材料、一个窗口”登记,企业申报材料减少53.8%,文书规范减少33.3%,进一步提高登记注册效率,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不仅如此,阿里地区还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府服务”,建成全程电子化系统,实现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放宽企业名称登记,实行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开通注册大厅微信预约叫号系统,传统的“面对面”服务逐渐转变为“键对键”服务,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不再受到时空限制,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办理。2016年以来,网上平台共办理业务2000余笔,目前,80%以上的业务量通过全程电子化系统登记完成。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集中梳理公示扶持小微企业政策事项180多条,提供申请扶持导航信息10余条。
加强监管 营造高效营商环境
简政不是减责,放权不能放任。科学有效地“管”,才能促进更大力度地“放”。
近年来,阿里地区采取了多项举措,下大力气,着力加强监管,营造高效营商环境。
——积极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确保市场放而有序、活而不乱。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建成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截至目前,依法动态公示市场主体基本信息7条,归集公示地直26家部门的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信息10余条,系统访问量达2万人次,已成为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社会各界查询信用的窗口平台。
——抓好企业年报公示,企业年报公示率连续三年保持99%以上,居全区第二位。推进失信联合惩戒,累计向其他部门提供经营异常名录数据119条,拦截失信被执行人25人次,全社会特别是市场主体的诚信守法意识不断增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机制逐步形成。
——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依托全区市场主体名录库和执法人员名录库,制定随机抽查“8+1”类检查事项和34项检查科目清单,实现工商内部各项监管工作的全覆盖。
——加强重点领域监管,严厉打击传销,创建“无传销乡镇、社区、学校”43个,并对涉及传销人员建立“黑名单”库;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创新“3+2”监管模式,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开展广告、旅游等市场专项整治,2014年以来,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293件,案值168.37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建立消费维权新机制,建成“12315”投诉举报指挥中心,开通“12315”微信公众号,建立75个消费维权站点,基本实现了县区、乡镇,大型商场超市、景点景区、学校、医院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2014年以来,累计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84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