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8 13:45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走在巴河镇的大街上,干净整洁的街景完美地融入蓝天白云,如果说还有哪一处稍显破旧、“有碍观瞻”,那一定是巴河镇政府所在地。
与大街上崭新壮观的三层藏式建筑群相比,镇政府的房子显得低矮过时,进入院子,正前方是便民服务中心,旁边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房子是巴河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共同的办公室,用镇长肖健的话来说:“我们先集中力量发展巴河镇,政府所在地等到集镇真正发展起来了,再考虑,这也是巴河镇政府从职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一个注脚。”
从318国道上的普通小镇到如今特色鲜明、商旅云集的小集镇,走过40年光阴,巴河镇的发展方向愈来愈明朗,奋进步伐愈来愈坚实。
肖健告诉我们,如今产业正成为带动巴河镇飞速发展的新引擎,如在昌都、那曲、阿里销路广阔的青贮玉米种植业,以雪桑、油菜、高标准青稞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以果蔬、经济林木种植的田园综合体,又如引进国外生产线、产品在北上广脱销的发酵火腿产业。此间种种,都让记者感受颇深。
辉煌成绩并非一蹴而就,如果在历史中回溯巴河镇的发展起点,还得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从工布江达县县志上有关巴河镇的记载中得知,1975年前后,巴河镇就有零星的商户出现,经营着茶馆、日用百货,这可以说是巴河镇较早的现代化商业萌芽,巴河人经商的传统也由此延续至今,镇政府所在的朗色村人人经商,家家有门面正是这一传统的现实写照。
说起朗色村,它在2004年可是巴河镇、工布江达县乃至整个西藏最早的“明星村”,当年它因人均收入过万而成为西藏第一个“万元村”,如今朗色村的人均收入依然令人瞩目,但可喜的是巴河镇下辖的其他村庄中人均收入过万也已不再鲜见。
当下,“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理想是巴河人的现实生活,“不离乡不离土依靠产业增收致富”已成为巴河人明确而清晰的奋进方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锐意进取的实干精神,激荡在每一个巴河镇党员干部群众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