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7 07:3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列达村的温室大棚如今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图为罗松旺堆(左)在温室大棚内和村民一同劳动。陈林杰 记者 常川摄
车出左贡县城,沿318国道一路由南向北,沿着静静流淌的玉曲河继续前行18公里,便到了旺达镇列达村。
列达村依山傍水,只见一幢幢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一座座排列整齐的温室大棚,一辆辆轰鸣作业的运输车辆,一棵棵挺拔俊秀的大树交辉相应,俨然一幅“胜日寻芳玉曲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的风景画。
罗松旺堆便是列达村的“画者”。
“2012年,我们一家8口人没钱吃饭,是他救了我们。”村民古绕瓦色对他满怀感恩;
“如果没有他,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开上小汽车。”村民土登加拥把他当成贵人;
“看着我们村越变越好,跟着他干事,我心里踏实。”村委会主任尼玛洛松说出了心里话;
“他很少陪伴我们,总是为了村里的事到处奔波,但我们知道他是在做实事、好事。”女儿达瓦拉姆对罗松旺堆更多的还是崇敬之情;
……
在列达村,一提到罗松旺堆,大伙都肃然起敬。
自2012年担任列达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罗松旺堆一心扑在新农村建设上,带领村民成为懂政策、明法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手中似乎有一支画笔,一点一滴为群众描绘出美丽富饶的生活画卷。
集体经济为发展添彩
罗松旺堆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经济并不发达,村民生活较为艰苦,看到这一情况后他感触极深,义无反顾地挑起了率领全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重担。
“党培养我多年,理应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党、献给人民、献给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罗松旺堆拉着700多名村民的手,在列达村的大地上向着脱贫致富的目标迈进。
在罗松旺堆心中,列达村村民吃苦耐劳,头脑灵活,他想将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再三思量后,罗松旺堆组织动员群众,于2012年8月筹集50万元,创建了首个集体经济——农牧民施工队。
农牧民施工队一成立,罗松旺堆又和村“两委”干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多渠道为施工队争取项目承建。从村里的30座温室大棚,到玉曲河畔河堤修筑,从藏家乐的修建装修,到县良种基地机械化土地平整项目……罗松旺堆一行人一刻也不停歇。
为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罗松旺堆想了很多方法:“我们把施工队分为2个组,采用轮流作业的模式,由各组组长具体负责。这样不仅提高了施工队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避免了因队员过度劳累造成安全生产隐患。”
施工队的顺利运行,为列达村117户群众带来了福音。
村民次仁旺姆的两个小孩都在上小学,因为要照顾孩子和家里的老人,她没法离家太远。自从参加了农牧民施工队,她白天工作,晚上一下班就可以回家照顾家人。
“罗松旺堆书记让我加入了施工队,一边工作赚钱,一边还能照顾家庭。我干的活不累,去年也有1万多元的收入。”次仁旺姆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十分满意。
至2016年底,农牧民施工队累计创收130余万元。
历经几年发展,如今的农牧民施工队已经拥有搅拌机、振动机、发电机、伐木机、翻斗车等各类施工运输机械70余台(套),承揽的项目种类逐步增多。
大地当纸描绘新生活
尝到集体经济带来的甜头后,列达村群众对罗松旺堆有了信心。
“施工队给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心里特别高兴,就想继续找更多的致富路子。”罗松旺堆得到了村民的认可,这激励他不断寻找增收致富渠道。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罗松旺堆便经常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积极调研后发现列达村气候湿润,适宜发展温室大棚业。
想法虽有了,但是村民对温室大棚一无所知,更不了解其中的经济效益,大多数村民都不愿意把土地和精力放在这上面。
万事开头难。蔬菜大棚对列达村的村民来说,可是新鲜事。罗松旺堆和村“两委”班子便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一遍又一遍,一日复一日,总算说服了村民。
思想的转变,揭开列达村脱贫致富新的一页。
把村集体和农民施工队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购买土地资金,向县农牧局争取90多万元,列达村最终在2014年5月建成10座温室大棚进行试点。
这还没完,为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2015年,罗松旺堆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投资291万元,规划用地40亩,修建日光温室大棚30座。
“把30座大棚分成10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个双联户户长负责,户长再将每个棚分给3至4户群众全权负责。种植出的果蔬销往县城、附近乡(镇)及村庄,现在每座大棚月创收近3000元。”罗松旺堆谈起温室大棚的效益满是欢喜。
在村民土登加拥的带领下记者走进温室大棚,映入眼帘的是西瓜、白菜、西红柿、茄子、青椒……各类品种应有尽有,长势良好。
“这块地是我家负责在种,这是朝天椒,已经成熟,这几天就可以采摘拿去卖了。”土登加拥拨一拨朝天椒苗,一串串红艳艳的朝天椒甚是讨喜。
土登加拥除了管理蔬菜大棚,空闲时还会去左贡县各个工地做小工,一天收入150元。今年,他花了8万元买了一个面包车,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有味。
温馨藏家乐入画来
有了农牧民施工队,又有了温室大棚,列达村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有钱可挣,罗松旺堆带领群众致富的脚步并没有停歇。
早在2008年,罗松旺堆就瞄准了藏家乐的市场,在家人的帮衬下办起了藏式家庭旅馆。虽然床位不多,但因为干净、实惠而被游客喜纳。同年,他的旅馆还被昌都市旅游局授予“乡村旅游示范户”。
“藏式居民房普遍面积大、房间多,有些房间甚至闲置着,当时我想着可以将藏家乐家庭旅馆开辟成新的增收途径。”怀着这个想法,2014年起,罗松旺堆便开始积极动员群众开办集餐饮、住宿、体验为一体的家庭藏家乐。
帮助村民布置房子,检查房间卫生是否合格,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村民……罗松旺堆穿梭于列达村各家各户。
走进茶马古道幸福客栈,老板加永仁青正在忙着整理床铺。换上干净整洁的被褥后,他又将被子叠得整整齐齐。
“昨晚来了一家四口人,本来一人是30元,他们让我便宜点,我一共就收了100元,离开的时候他们都很开心。”加永仁青说。
细细一数,茶马古道幸福客栈共有18个床位,每个房间按照大小摆放2到6张床位不等,客栈里WiFi、厕所、洗浴室一应俱全。据了解,加永仁青的客栈每个床位30元,如果在这里吃晚饭,每人加收20元左右,平均每年可以收入2万元。
自2014年以来,罗松旺堆组织群众开办藏家乐112家,累计接待游客6000余人,实现旅游创收18.09万元。
登高眺望,列达村风光尽收眼底。轰鸣作业的机械正服务着新的项目——生态旅游示范村。
据罗松旺堆介绍,该项目总投资500余万元,占地16万㎡,是集旅游展览馆、洗车场、停车场、商务宾馆、参观、特色文化活动体验等为一体的旅游接待中心,预计年均创收100万元以上。
时过境迁,如今列达村村民生活在画中,“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苦”。罗松旺堆带领群众建立了全县首个村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列达村陈列室,馆内收藏了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各类物件400余件。
罗松旺堆为村民描绘了“村民收入年年高,乡风文明乐陶陶,村容整洁百花放,家家和谐任逍遥”的美景,而村民正用自己富饶的生活丰富着这幅画的内涵。(记者 王能生 周婷婷 张晓明 常川 陈志强 刘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