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5 07:3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全力做好产业脱贫“大文章”
—二论贯彻落实全区脱贫攻坚会议精神
西藏日报评论员
拉萨市发展“净土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搬迁贫困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山南市依托“九大产业”,群众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实现就业;林芝市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旅游业发展,吃上“旅游饭”,挣上“旅游钱”……近年来,我区各地不断加大产业脱贫攻坚力度,特色优势产业逐渐成为精准脱贫的源头活水。全区脱贫攻坚会议强调,“发展产业、提供就业,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关键所在”,进一步明确了产业脱贫的基础性地位。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只能解一时之困;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拔掉穷根、广开富源。变“输血”为“造血”,根本途径是发展脱贫产业。一方面,产业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没有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就难以彻底脱贫;缺乏产业支撑,脱贫攻坚的成效更难以持久。另一方面,搬迁脱贫、边境脱贫、生态脱贫、教育脱贫等脱贫模式的实施,贫困群众实现长期稳定的就业与增收,都需要通过产业的长足发展给予支撑。可以说,产业脱贫是脱贫攻坚的核心,是根本之策,关系到整个脱贫攻坚的大局,做好了产业脱贫这篇“大文章”,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可靠保障。
“家乡就是好地方、就业不用去远方”。产业脱贫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产业化、市场化运作,围绕“脱贫、优势、特色、持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更多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因此,各地各部门必须处理好城镇就业和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关系,在做好转移就业工作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农牧户,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让贫困群众不离家、不离土就能融入产业发展、过上幸福生活。
路子对头,事半功倍。产业脱贫,选择正确的行动路径,把发展产业、充分就业、持续增收作为联动任务,至为关键。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脱贫攻坚密不可分。要加大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步,加快特色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牧业“接二连三”,让贫困群众从全产业链中增收脱贫。当前,尤其要注重青稞和肉奶产量的提升。要充分发挥我区全域旅游的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贫困乡村资源特点,培育一批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业态产品,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让贫困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是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生力军”。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要靠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目前,我区农牧业经营主体仍然处在散小弱、“单打独斗”的发展阶段。要加快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步伐,优化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强农牧区能人培养,大力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增强示范带动和吸纳贫困群众就业能力,多措并举为扶贫产业发展创造条件、筑牢基础,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让贫困群众跟着看、跟着干、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