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0 07:1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小水电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在西藏农畜产品加工、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电气化乃至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近年来,在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农村水电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农村及农牧区电力建设不断推进,农牧民用电条件持续改善,电力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我区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农牧区水电事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新挑战。如何运用科学的手段,建好、管好、用好、发挥好农村水电基础设施,监督规范其有序生产,已成为当前农村水电发展的重中之重。
西藏被视为“万山之巅、江河之源”,全区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亿多千瓦,居全国首位;技术可开发量1亿千瓦以上,居全国第二位。
西藏昌都果多水电站首台机组于2015年底正式投产发电。这是继藏木水电站之后,西藏第二大水电项目。藏木水电站的投产,实现了西藏电力史上由10万千瓦级到50万千瓦级的重大飞跃,西藏从此迈入“大水电”时代,为服务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也为实现藏电外送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西藏建设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央在西藏农村水电项目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通过水利部门的不懈奋斗,我区的农村水电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就。
齐头并进推进基础建设
西藏小水电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进步。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型为主、社队自办、民办公助、遍地开花”的小水电发展模式到八九十年代无电县建设、农村电气化建设、农网改造等项目的大力开展,尤其是进入“十一五”以来,通过实施边境乡镇光明工程、“送电到乡”、小水电代燃料、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项目,全区无电人口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区水利投资建设的农村水电站共有385座,装机总容量24.32万千瓦,形成固定资产68.31亿元。同时,通过农村水电管理体制改革,各县农电公司也初步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分明、规范有效、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农村水电运行管理正逐步走上正轨。
水利系统小水电承担通电任务范围涉及全区1341个行政村,5.13万户26.3万无电人口,同时需要提高改善16.09万有电人口的用电质量,规划总投资63亿元。实施了增效扩容改造项目23个,农村电气化项目1个,共新增和改善农村水电装机近12万千瓦,代燃料项目2个,总投资2.15亿元,新增和改造装机容量3万千瓦。
截至目前,已经落实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173个,已开工项目173项,目前已完工168项,完成项目投资近60亿元,项目包括新建水电站84座(含微型电站),装机8万千瓦,局域网15个,线路延伸79个。通过以上项目,我区农村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4.32万千瓦,较2010年增长30%;全区农村发电量达3.7亿千瓦时,年均增长7.4%;农村用电量3.3亿千瓦时,较2010年增长14%。发电设备年平均利用小时近3000多小时。共解决和改善农村42.39万人的用电问题,95%的农牧民家庭实现了用电;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4%、达到7359元。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我区实施了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增效扩容项目等各类农村水电项目,使全区农村水电建设实现了从稳步发展到长足发展的跳跃。
通过加强前期工作管理,初步形成了农电项目“论证一批、立项一批、开工一批”的有储备、可调整的滚动机制。先后多次组织工作组到现场采取集中研讨座谈、重点抽查督办、现场办公落实等多种方式,对深化农村水电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电价形成机制、农村水电“十三五”规划、绿色小水电安全生产评标达级、中小河流规划等工作进行实地调研。
及时发现问题,简化工作程序,现场办公处理,进一步加快了项目建设步伐,提升了全区农村水电工作的深度,把全区农村水电工作任务扎扎实实落到了实处。对未竣工的项目进行逐项排队,倒排工期,制订出详细的施工计划,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优化布局实现加快发展
农村小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农村能源供应、生态环境保护、能源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对促进我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起到了推动作用。
自治区农村水电管理局局长晋美次仁介绍,要根据我区实际情况,优化工程布局,在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适当集中开展改善民生项目,整村整乡集中连片推进农村水电项目建设,扩大受益面,加快农村水电发展步伐。
晋美次仁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理顺管理部门间的关系,明确各自职责,建立相互协作配合,确保农电管理计划、目标、措施三到位。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在全区营造关心和重视农村电力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地、县两级部门的作用,同时加大地方财政对农村水电的扶持力度,确保农电资产增值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