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0 16:3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记者日前来到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琼林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干净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道路两旁宽敞、漂亮、气派的珞巴族民房错落有致,无不显示出珞巴族群众今天的富裕和幸福。在村干部的引领下,记者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珞巴族老人达果的家。
达果虽然年事已高,但思维清晰,谈吐自如。“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各族同胞的帮助和支持,我们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达果老人告诉记者。
“西藏和平解放前,我们珞巴族人深受压迫和剥削,长期居住在深山密林里,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还被认作是‘野人’。”谈起往事,达果老人仍旧历历在目,他阴沉着脸悲愤地给我们讲述在旧西藏的经历。“一年到头衣食无着,还要给‘三大领主’缴纳许许多多繁重的苛捐杂税。我们拼命干活还是住不好、穿不暖、吃不饱,日子特别艰难。那时候哪有平等可言,能吃饱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和平解放后,珞巴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们走出了深山洞穴,搬到地势平坦、通公路、通电的地方定居下来。党和政府不仅在经济上给了我们很多帮助,还给予我们无限关怀和温暖。”达果说起党和政府给予他们的关怀,充满了感激。
“党和政府还帮我们开荒造田,引导我们发展农牧业,修建了新村、办起了学校和医疗站,我们珞巴族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生产生活处于刀耕火种、结绳记事、上山打猎,没了粮食,就拿动物的皮毛去交换粮食。以前住在山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生产工具特别落后,耕种田地的‘锄头’是从山上找来的木棒。农耕时,我们一边用手刨,一边用‘锄头’挖,辛苦极了,几天下来,手上到处都是茧子和伤疤。”达果老人说起话来慢声细语,句句动人,“经过党员干部手把手地传授农业耕作技术,现在不一样了,不仅有了犁,而且还有农机具,耕种起来既方便,又省时省力。”
“现在,我们的生活可幸福啦!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最富有的珞巴人也没有现在一般村民富裕。”达果老人一边说一边领着记者参观他家修建的新房子——石砖砌成的两层小楼宽敞明亮,院子里鲜花绽放,芳香四溢。
他指着新房说:“现在珞巴族群众家家户户都建了新房,安装了自来水。近两年,驻村工作队来到我们村后,又积极为我们寻找致富门路,拓宽增收渠道,发展旅游业,带领村里有条件的村民开办家庭旅馆、农家乐,现在村里的姑娘们都当上了导游,小伙子们不是跑运输,就是去城里打工,家家户户都增加了不少现金收入。”达果老人一边讲着,一边开心地笑了。
现在,达果老人最牵挂的事情莫过于珞巴民族的文化传承。“我们珞巴族没有文字,民族文化也是口口相传,但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担心我们珞巴族文化的失传了。现在,政府非常重视珞巴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关部门领导经常来村里了解我们的生产生活,还带着我们去内地参加展销会、世博会等,让我们有机会把珞巴的歌曲、舞蹈、手工艺等展现给世人。此外,我们的传统手工艺产品还为大家带来了不少的收入,现在的生活真是大变样呀!”达果老人和记者聊天,脸上洋溢着感激和幸福。(王晓莉 张晓明 刘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