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6 08:35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日喀则市江孜县农牧民排演原生态实景剧《江孜印迹》。记者 格桑吉美 摄
本网拉萨3月11日讯(记者 晓勇)去年以来,我区文化部门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坚持把加强保护、加快传承作为重要途径,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建设。
据了解,去年,我区新增2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至此,我区国家级示范基地达到4家。命名首批自治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2家。此外,昌都市率先在全区设立非遗保护中心。
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十二五”46项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12亿元,完成或开工项目占总项目的85%。组织实施10处抢救性保护项目。全国第 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进展顺利,我区进入全国5个普查先进省区之一。区直文博单位窗口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显著提升。
非遗保护成效显著。我区13个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国家级项目达到89个;123人入选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名录,自治区非遗传承人达到350人;自治 区政府命名65个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那曲地区班戈县尼玛乡首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至此,我区 共有4个乡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延续了千百年的民族文化艺术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古籍普查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启动了日喀则、昌都市和布达拉宫等6家重点古籍收藏单位普查工作;成立了自治区古籍修复中心,实施了4个古籍保护单位收藏条件改善项目,将色昭古籍整理室纳入古籍保护中心管理序列,完成了第五批珍贵古籍名录申报工作;拉萨市在开展面上普查的基础上,出版了《拉萨珍贵古籍目录》;阿里地区成立了象雄文化保护挖掘和传承工作领导小组及象雄文化保护协会,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研究。
去年,我区《格萨尔》多媒体资源库通过国家验收,对4名国家级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记录。我区相关部门组织参加中国年俗文化展示周、海峡两岸非遗联展等重大 展示活动,成功举办了“指尖神韵”系列唐卡精品展、第三届藏戏大赛等展示展演活动。同时,昌都市率先在全区单设非遗保护中心,核定人员编制9人;拉萨市率 先在全区设立每人每年3000元的市级传承人补助资金;日喀则市开展系统介绍后藏历史文化的《魅力后藏》书系编撰工作,19本图书基本成型;那曲地区建立 94名格萨尔艺人的档案和口述史,修建格萨尔广场和博物馆,出版系列图书,积极打造“格萨尔”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