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泉州市援藏工作组力求 “内外联动”提升援藏效

2014-08-14 09:1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近年来,泉州市援藏工作组在援助中坚持感情援藏、智力援藏、项目援藏、人才援藏协同推进,力求—— “内外联动”提升援藏效益  

家住工布江达县娘蒲乡的仁青,一大早就开始忙着为附近的村民维修农机。仁青告诉记者:“这个月是收割青稞的季节,所以最近特别忙。”前来修理拖拉机的村民次旺搭话说:“这可是你赚钱的季节。”仁青回过头冲大家笑了笑。

交谈中,记者得知,以前仁青一家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我家是2002年从贡觉县搬来的‘天保搬迁户’,家里有10口人,刚来时家里只有几头牲畜,孩子们要上学,还要照顾老人,确实非常困难。”仁青说,泉州市第七批援藏工作组得知他家的情况后,便来到他家调研,了解到他学过拖拉机维修技艺,便协调乡党委、政府集资4万元为他在娘蒲乡开了一家农机具维修店。“通过经营维修店,我家每年有7万多元的收入。现在已经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多亏了援藏干部啊!”

经了解,受到泉州市第七批援藏工作组帮助的贫困户不止仁青一家,在娘蒲乡还有阿旺曲珍、达乔、白玛桑杰等好几户村民,现在他们都已实现了脱贫致富。

工布江达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甘丹平措说:“近年来,泉州市第七批援藏工作组采用‘内外联动’的援藏模式,以感情援藏为基础,以智力援藏为根本,以项目援藏为抓手,以人才援藏为方向,在援受两地之间建立互补关系,增强两地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实现两地的互利、互信和互助,使两地联系更加紧密,驱动更加有力,合作更加长效,从而实现了长期援藏,增强了援藏效益。”

据介绍,泉州市第七批援藏工作组在认真调研与探索的基础上,确定了“围绕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注重民生和基层两个倾斜,以人才援藏、智力援藏、项目援藏和感情援藏并重,着力破解人才匮乏、基础薄弱、观念制约、机制阻碍”的援藏思路,从而促进了工布江达县观念转变、机制创新、干部成长和产业形成。

仁青一家的转变就是智力援藏的成果。泉州市第七批援藏工作组以提升农牧技术、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为重点,先后开展了农牧民采石技能、酒店服务、农牧民旅游服务技能、果树管理技术、农机具驾驶与维修、农牧民青年技能等20多期农牧民技能培训班,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30多场次,培训农牧民1300多人次。同时,组织了一批基层干部和技术干部到福建或内地先进发达地区学习培训,进一步解放了基层干部的思想,提升了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为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留下了一支永不走的援藏队伍。

在感情援藏中,泉州市第七批援藏工作组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力度。为解决工布江达县230多位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问题,他们立足现在,着眼长远,整合自治区、地区和县本级财政及援藏资金3049万元,加快工布江达县社会福利院建设。目前,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内设床位236张的工布江达县社会福利院已完成综合楼、入住用房、餐厅等建设,预计今年10月交付使用。届时,工布江达县的230多位五保老人将统一入住,安享晚年。

记者了解到,工布江达县新生儿死亡率长期居高不下,2013年全县新生儿死亡率达35‰。对此,泉州市第七批援藏工作组坚持把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常抓不懈,紧抓不放。为有效解决住院患者特别是产妇以及陪护人员的食宿问题,援藏工作组自筹资金4.7万元在住院部修建了患者“陪护休息室”,同时多方争取资金1.3万元配备了简易藏式床、灶具厨具、电视机、候诊椅等设施设备和其它日常用品,既为孕妇、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打造了一个便捷、舒适的环境,又减轻了农牧民群众的经济负担。援藏工作组还针对牧区医疗条件差的问题,持续开展“闽藏一家亲”送医送药下乡义诊活动,加强对农牧区医疗人员的培训,帮助工布江达县突破医疗瓶颈,把新生儿死亡率降低到15‰。

工布江达县县委书记张朝阳说:“福建省有人才和技术优势,工布江达有政策和资源优势,双方合作空间非常大。我们坚信通过‘内外联动’的援藏模式,全县的各项事业必将蒸蒸日上,援藏工作也必将更加辉煌。”(记者 麦正伟 王雅慧 见习记者 索朗群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