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4 10:47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青藏铁路通车后的首个“五一”黄金周,“西藏游”成为国内旅游最火爆的线路之一。“黄金周”7天时间,西藏累计接待游客近3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2.6%,旅游总收入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宾馆客房日均入住率达60%左右。
事实上,自去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以来,西藏的旅游业就已经开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势头。从通车到年底,西藏共接待游客192万人,同比增长52.5%,实现旅游总收入22.9亿元,增长43.2%。今年1至4月,即便是处于旅游淡季,西藏仍然实现了接待人数198783人次、增长28%,旅游总收入106962万元、同比增长27.6%的好成绩。
恰如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所言:“伴随着立体交通网络的不断建成和完善,进出藏变得越来越方便,神奇美丽的雪域高原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季节已经到来。”青藏铁路通车以前,交通一直是长期制约西藏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进藏比出国还难”成了很多向往雪域高原的游客们的心头之痛。去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自此,形成了公路、航空、铁路相结合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天堑终于变通途。
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运营,首先带来的是旅游业“支柱产业”地位的巩固。今年5月21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旅游业发展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强调指出,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充分发挥西藏旅游资源优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向全世界宣传西藏、展示西藏,广开就业门路,确保实现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富民强区的一个大战略。
铁路通车打破了以往的旅游模式,从而呈现出客源主体多元化、旅游方式多样化的特征:以接待团体观光为主的简单的接待式服务正朝着团体观光、自助游、自驾游等多元化旅游形式发展;对景区、景点的深度开发,对文化遗产环境的保护,接待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显得日益重要;确保游客安全出行、放心旅游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如何利用好青藏线通车给旅游发展带来的契机,围绕农牧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让农牧民群众在旅游产业发展的“盛宴”中分得一杯羹、吃上“旅游饭”的课题也逐渐被摆上议事日程。
早在青藏铁路通车前,西藏政府部门就开始着手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旅游开发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自治区旅游局把青藏铁路开发纳入西藏旅游开发的总体规划,与青藏铁路公司联手打造青藏铁路旅游品牌,确立了“依托青藏铁路办旅游,借助铁路兴旅游”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工业设施游、民风民俗游、生态环保游。
借青藏铁路通车运营的“东风”,西藏特色精品旅游开始成型。在旅游部门和各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以“四个环线”(以拉萨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伸展)、“两条走廊”(拉狮走廊、茶马古道走廊)、“七个景区”(拉萨历史文化中心旅游区、山南雅砻文化观光旅游区、日喀则珠峰高原生态旅游区、阿里神山圣湖旅游区、林芝森林生态旅游区、那曲羌塘草原旅游区)为代表的旅游资源正在开发当中。
与此同时,按照“政府引导、招商引资、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原则,西藏部分旅游景点、景区开始了引进外资进行深度开发和管理的探索。为打破地区风格的条块分割,开展区域合作,由川、滇、藏三省区进行联合开发、资源共享的“中国大香格里拉旅游区”也正在运作当中;以“民俗风情园”、“藏家乐”、“家庭旅馆”等为代表的原生态旅游、特色旅游正在逐步兴起,并有望形成独具风味的文化产业;开发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带动铁路沿线农牧民致富的“青藏铁路旅游经济带”也正在规划之中。
借外力、用内力、重合力。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和各相关部门的有力配合,西藏各项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稳步上升。2006年西藏星级非星级饭店达到535家,增长23%,客运车辆1127辆,增长16%;在对客运驾驶员资质严格审查,车况定期检测,严厉打击“黑车”等措施的落实到位下,旅客的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通过“农村旅游示范点”的带动作用,依托线路和景区特点实现农村旅游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2006年西藏农牧民直接参与旅游服务的人数达到29101人,惠及6495户;人均收入达到5318元,同比增长153%。(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