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穷二白”来形容解放前的旧西藏,是再确切不过了。现代工业、交通、能源等都是一片空白,没有一条正式公路,只有“羊肠小道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
1965年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各兄弟省市的帮助下,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利,投身西藏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西藏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经过5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30年的改革开放,西藏经济逐渐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过渡。1988年,西藏地方财政收入打破“零”的记录;1992年,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1993年,财政收入接近2亿元。2004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99亿元,按同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02亿元,增长22.9%。在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增长14.5%,营业税增长8.5%。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7%。2007年,西藏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14亿元,比上年增长34%。一般预算收入20.14亿元,增长38.3%,其中,各项税收完成11.68亿元,增长32%。西藏地方财政支出279.36亿元,比上年增长38.1%。数字证明,西藏各族人民成为社会物质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西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可谓是事业蒸蒸日上、一日千里。回顾旧西藏,在当权者的野蛮统治下,整个旧西藏没几个有文化的人。据自治区统计局资料显示,1959年前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农奴的子女完全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一份1949年的“西藏地区五个庄园文盲统计”资料显示,581名成年人中,不识字的就有550人,文盲率高达94.7%。旧西藏的卫生医疗条件也十分落后。除占西藏总人口极少数的农奴主可以得到医疗服务外,占西藏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奴患病,根本得不到治疗,只能眼睁睁等死。旧拉萨的宇拓桥边,每天都有许多患病的农奴在那里等死。更可悲的是,每当病疫流行,农奴总是成千上万地死去。一份“民主改革前拉萨郊区疫情统计”的资料显示,1925年天花流行,7000余名农奴死亡;1934年伤寒病流行,2800余名农奴死亡;1937年伤寒病再度流行,2000余名农奴死亡。 民主改革后,中央非常重视发展西藏的教育和卫生医疗事业。1984年,中央对西藏自治区办重点小学和县办重点中学实行寄宿制,不收学费和杂费,由国家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1985年起,西藏农牧民子女在校生开始享受这项“三包”政策。2007年,国家再次提高“三包”经费标准。 如今,西藏现有各类学校1011所,在校学生45万多人。目前,西藏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医疗方面,西藏100%农牧民享有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医疗保障。2008年,西藏农牧区的医疗专项补助经费从原来的年人均90元增至140元。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100%报销。 与此同时,西藏的医疗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条件不断提高。据统计,2007年,西藏有卫生机构1343个,比1959年增加了1281个;卫生技术人员9095人,增加8304人。医疗条件的显著改善,使孕产妇死亡率大大降低,人均寿命也由解放初期的35.5岁,提高到现在的67岁。西藏总人口由1959年的122.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84.15万人,增长了1.3倍。 可以自豪地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很多国外学者认为,这一制度不仅体现了世界各国保护“少数人”权益的普遍共识,为人类解决民族问题贡献了一种“中国智慧”,被称为处理民族问题的“中国经验”。
新闻来源:
《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2008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