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康巴藏语的“星”路历程

2014-03-14 09:13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亚莫热,亚莫热!(好得很)”看到自己喜欢的明星说着亲切的母语活跃在电视屏幕上,居住在四川康定县塔公草原的藏族牧民泽仁邓珠兴奋不已。从2009年10月28日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试播至今,泽仁邓珠一家每天晚上都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和电视连续剧。

    让240万康巴藏族同胞听得懂看明白

    每每谈到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的开播,根秋翁修,这位从事藏语翻译工作20多年的康巴汉子,总是激动不已:“康巴藏语卫视频道的试播,对推动康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康巴文化的繁荣将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四川省有藏族人口120多万人,约占全国藏族人口总数的1/4,是除西藏自治区外的全国第二大藏族群众聚居区。按藏语方言分类,有卫藏、康巴和安多三大方言区域,使用康巴藏语的地区主要有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地区、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及甘肃南部等,使用康巴藏语的群众约为240多万人。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康巴藏区不少农牧民既听不懂汉语,又听不懂卫藏语和安多藏语,这一地区广大藏族群众看不懂、听不懂电视节目的现象比较普遍。

    2006年8月,甘孜州广电局在赴西藏电视台、青海电视台、甘肃甘南电视台等地考察调研后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积极向上争取康巴藏语上星频道或者争取上星频道时段解决康巴方言节目的覆盖问题”。

    2007年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座谈会上听取了来自甘孜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关于甘孜州一些地方电视和广播“看不到、听不到,看不好、听不好,看不懂、听不懂”的发言后,明确提出要求:“要建立广播电视节目译制中心,一定要让藏族同胞能够看懂、听懂广电节目。”会议期间,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也表示,要就设立藏语译制中心等问题展开专题调研,推动康巴藏语节目上星的进程。

    2009年5月7日,国家广电总局批复同意四川开办康巴藏语卫视频道。这是继西藏藏语卫视频道和青海藏语卫视频道后,第三个主要为使用康巴藏语方言地区的群众服务的卫星频道,主要使用康巴藏语播出。

    “看到说着藏语的余则成感到特别亲切”

    2009年6月30日,四川康巴藏语卫视频道筹备组成立,并制定了以2009年10月28日为试播时限的工作计划。

    “从筹备到开播只有100多天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从工程施工到节目制作人员,全部都是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四川省广播影视少数民族语言译制播出中心筹备组组长柳耀辉说。

    为了争取时间,频道筹备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仅用10余天时间就完成了节目制作、演播室装修、设备招标等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昼夜施工、安装、调试,一个全程数据化、网络化,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制作播出系统制作完成。10月15日,康巴藏语频道与北京进行联调测试,根据从北京首站传回的信息,频道声音和图像信号质量均达到了国家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柳耀辉介绍说,频道试播之初,就在探索制播分离的工作机制,在新闻类节目完全自办的同时,在电视剧、动画片的译制上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既提高了译制速度,也同时促进了藏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试播期间的首部电视剧《潜伏》就是通过社会力量译制的,很多藏族观众都来信说,看到说着藏语的余则成感到特别亲切。”

    截至目前,康巴藏语频道已译制开设了央视《新闻联播》、《康巴卫视新闻》、《康巴卫视综合新闻》、《雪域圣地》等各类新闻、文艺、专题和影视节目栏目,每天制作播出新节目6小时30分。(记者 魏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