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永不凋零的雪莲花——西藏文化的继承、保护和

2014-03-13 21:57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神秘、朦胧、圣洁的藏族文化,正是一株永不凋零的雪莲花。而今,在党和政府的精心呵护下,这朵雪莲花更加美丽、更加灿烂。

    民族文化扎根雪域

    1月13日清晨,西藏日喀则天气异常寒冷。然而,上百名藏族群众跋山涉水,很早就赶到扎什伦布寺十世班禅灵塔前虔诚朝拜。

    在扎什伦布寺,十世班禅灵塔祀殿金碧辉煌,是寺庙里最壮观的建筑。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扎什伦布寺民管会主任萨龙·平拉介绍,灵塔里供奉着十世班禅的灵柩、生前衣物和使用过的宗教法器以及大量佛经等,灵塔祀殿完全由国家投资建造,总投入6000多万元,用去近千公斤黄金白银,1993年建成开光。

资料图片:手持转经筒的藏族妇女经过扎什伦布寺经塔(2007年5月26日摄)。

    1980年以来,国家拿出8000多万元,对扎什伦布寺进行修缮,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去年起,又投入1.3亿元,进行全面维修。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丹增朗杰说,西藏的每一座寺庙,每一处文化古迹,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全面完好,关键是党和国家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扎什伦布寺只是其中一例。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就累计投入10亿元资金,对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等1400多座寺庙进行维修保护,共发现各类文物点3440处,将309处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还投资近1亿元援建一个现代化的西藏博物馆。

    “达赖喇嘛总是说西藏文化灭绝,可是,西藏究竟有哪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辛高锁说,旧西藏,虽然印刷最多的要数佛经,但文化典籍出版是少之又少,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只能口传身授,代代相传,有的甚至失传。

    资料图片:西藏社会科学院藏文古籍出版社的藏族学者次旦在整理古籍(2008年3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民主改革50年,党和国家对西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大规模抢救、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有关部门和专家先后采访民间艺人1万多人次,收集各种音乐、歌曲、曲艺1万多首,文字资料3000万字,拍摄图片近万幅,抢救、整理、出版藏文古籍261部,发表藏民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1000多篇,民族文艺研究专著30多部,尤其是《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民歌集成·西藏卷》、《中国器乐集成·西藏卷》等十大文艺集成志书,被誉为西藏文化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藏语文是藏文化的根,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先后出台6个法规文件,推广藏语文,保障藏族人民学习语言的权利,全区1100所各类学校,95%以上进行藏语、汉语双语教学,从小学到高中,藏语文为1775课时,汉语文1705课时。目前,西藏自治区政府部门所有文件实现藏文与汉文同步下达,翻译单位达到100多个,每年翻译5000多万字,出版藏文报纸杂志22种,年均完成藏文图书出版200余种。

    正是因为有强大祖国的支撑,西藏传统文化才能如此系统、如此清晰、如此完整地保存,藏族儿女才能更好地去继承、弘扬,世界各族人民才会被藏文化深深吸引。

    创新之花绽放高原

    穿行西藏,常能收获惊喜。来到西藏拉孜县,住进一家农民旅馆,多彩、典雅的藏式建筑,在冬日色彩单一的高原,十分抢眼。然而,看到旅馆客房没有任何取暖设施,不免担忧,惟恐寒夜难熬。

    没成想,一点担忧却换来一段难忘的回忆。吃完晚饭休息时,老板请大家到客厅,倒出热腾腾的酥油茶,端上香喷喷的烤羊排,邀来几位农牧民,围着火炉,搞起联欢。大人小孩拿起琴就能弹,张开嘴就能唱,让人不由自主跟着动起来。联欢至深夜,久久回味。

    经过了解,这是地道的高原乡村歌舞,名叫拉孜堆谐,多为藏民即兴表演,自娱自乐。参加联欢的拉孜居民扎西旺拉说,可别小瞧,它去过人民大会堂,上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甚至登上国际舞台。乡村歌舞何以大放异彩?扎西旺拉解释,旧西藏,农奴还不如牲口,填饱肚子活下去是最重要的,唱歌跳舞太奢侈。而今,大家生活富足,想唱就唱,专门成立农民艺术团,去挖掘、整理、改编拉孜堆谐,所以才从街头巷尾搬上舞台,受到大家喜爱。

    “文化就像河流,必须向前流动才有生命力,保护文化绝不是放到陈列馆,锁起来供后人瞻仰,创新发展才是文化存在的灵魂。”西藏藏剧团团长大次仁顿珠说,就拿历史悠久的藏戏来说,如果保留传统一成不变,只能是死路一条,经过创新演变,古老的藏戏得到完善、升华,焕发了青春。

    新编藏戏《文成公主》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作。通过京剧和藏戏的完美融合,演出一经推出,获得巨大成功,好评如潮,还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

    走出高原拥抱世界

    在旧西藏,民间艺人街头卖艺被称为“乞丐喧嚣”,不仅受歧视,还常饿死街头。然而,2008年8月8日,“乞丐喧嚣”却登上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神圣舞台。团长格龙说,在旧西藏,这事做梦都不敢想。

    如今,格龙的艺术团声名远扬,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小艺术团早就干出了大名堂。艺术团建立30年,开始靠政府补助维持,实行改革后,利用国家文化产业扶持资金,走上自主经营,积极发展文艺演出、养殖、运输、餐饮等综合性文化产业,总资产达500多万元,与全区各大酒店、度假村、旅游景点签订大批演出合同,还受邀到全国各地演出,尤其是青藏铁路开通,演出任务更是应接不暇,每年演出近200场。

    资料图片:2月15日,西藏日喀则农民表演当地民间舞蹈《堆谐》。 近日,由西藏电视台主办的藏历新年电视综艺晚会《雪域欢歌》进入倒计时联排阶段。晚会上除观众熟悉的西藏当地明星外,还有来自北京、四川、云南、甘肃等地的著名演员共近800人,其中,200多名地地道道的农牧民将出演4个原生态节目。晚会将于2月24日和观众见面。 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 摄

    大型歌舞诗《幸福在路上》就是文化与经济结合的典范,它由西藏文化厅和企业联合打造,投资近2000万元,是国内首部再创藏族艺术原生态的全景式艺术精品。2007年首演,就引起强烈反响,深受演出市场欢迎,至今已演出60余场,春、夏、秋固定在拉萨藏戏艺术中心演出,还接连签下国内国际演出订单。

    民主改革50年,西藏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在繁荣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区有各类文化娱乐场点3000处,经营项目涉及朗玛厅、音乐茶座、音响制品批发零售等20多种,从业人员2万多人,各类艺术工作者达到4000余人,文艺演出团体533个,文化服务业、文化演出业等正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民主改革50年,西藏有千年“不变”,也有时代“巨变”。说“不变”,它依然是世人心灵的净土,文化的天堂;说“巨变”,西藏发展了,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幸福。(汪志球 张 帆 苏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