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1:29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为让家庭贫困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西藏已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从2001年开始,先后实施了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基本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就学困难。 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2007年实施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到西藏专设的高校贫困学生入学“绿色通道”,西藏已逐步建立健全了完善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许多家庭贫困的高校学子得以顺利完成学业,用聪明才智和努力奋斗为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日益完善的国家奖励资助政策 记者从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从2007年开始,西藏各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实施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以扩大受助学生比例,从制度上基本解决贫困学生的就学困难。 普通高校和高职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可获得每年8000元的国家奖学金;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可获得每年5000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面约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学生在享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同时,还有机会获得每学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占西藏高校在校生的20%。 记者从西藏大学了解到,经过学校的严格推选、审核、公示,2008年,该校有16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18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08年,该校的2080名家庭贫困学生申领到国家助学金,占该校学生总数的30%左右。 国家助学贷款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西藏自2001年实施国家助学贷款以来,在自治区财政、教育、金融、高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下,西藏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稳步推进,解决了近9000名贫困大学生的就学难问题。 开辟贫困学生入学“绿色通道”近年来,西藏各高校、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均从事业收入中拿出一定经费,用于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同时,还开展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帮助贫困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校内无息贷款、校内奖学金、校内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发放等。 据介绍,从2003年开始,西藏对贫困学生实行了学费、住宿费减免政策和一次性资助政策。 对考入区内高校的农牧民特困生、城镇低保生和企业困难职工子女,将免收学费和住宿费。农牧民特困生、城镇低保生和企业困难职工子女持相关证明,经过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或工会等审核合格后,即可向所读高校申请办理免除学费和住宿费事宜。 对考入区外普通高校的农牧民特困生、城镇低保生和企业困难职工子女,按区外重点本科、区外一般本科和区内本专科的不同,实行一次性5000元、4000元和1000元不等的资助。这一资助政策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 鼓励性政策不断出台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开始,西藏将对在区内高校就读师范、农牧、林、水、地矿等相关专业的本、专科学生,实行免费教育,报读以上相关专业的学生,入学后将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同时国家和自治区还将给予每生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对在区外高校就读的以上几类专业学生,同样执行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补助政策。 据悉,从今年开始,西藏将开始实施高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到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农牧区中小学校、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乡镇文化站等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其学费由自治区实行代偿;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代偿的学费优先用于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及利息。 为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应征入伍服役,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财政部、教育部、总参谋部决定自今年起,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什么是国家奖学助学金 国家奖学助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面向高校在校本、专科学生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分为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两种形式。 什么是国家奖学金 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资助对象为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国家奖学金额度为每生每年8000元。 什么是国家助学金 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的助学金。资助对象为高校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国家助学金以资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生活费为目的。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 什么是国家励志奖学金 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责编:小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