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0:30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由外交部组织的“外国驻华记者西部行”结束在西藏为期5天的采访,7月2日离藏。在藏期间,记者团分别在拉萨市和日喀则地区参观了农牧民安居工程、特色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前往布达拉宫、西藏大学、拉萨火车站、当雄5100矿泉水厂等,围绕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进行实地采访。
6月28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郝鹏在拉萨会见了采访团一行并接受记者采访。
郝鹏首先代表西藏自治区对采访团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在介绍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基本情况时,他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十年,是西藏基础设施改善最快的十年,是西藏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快速提高的十年,是西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最好的十年,更是西藏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的十年。今年初,中央召开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西藏未来十年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也为下一步西藏的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西藏将继续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推动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西藏和全国一同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回答纽约时报记者提出的西藏在经济发展同时如何兼顾基层群众利益的问题时,郝鹏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十年间,西藏各族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特别是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十年前的1258元增长到了2009年底的3532元,增长了1.8倍。
十年间,中央花巨资改善西藏农牧区水、电、路、教育和卫生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了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教育、医疗、社保等各项财政补贴政策的不断扩面,西藏农牧民享受到的国家各类补贴逐年增加,很好地解决了农牧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国家为了提高西藏劳动力素质,在逐年加大对西藏基础教育投入的同时,每年还专门安排1个多亿的资金对农牧民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同时制定明确的政策,要求各项重点工程和基本建设项目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当地农牧民参与建设。未来十年,我们将根据工作重心,进一步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牧民增收。
在回答瑞士新苏黎世报记者关于如何通过安居工程解决游牧民定居的问题时,郝鹏指出,从2006年开始,为改善农牧民群众的住房条件,西藏实施了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扶贫搬迁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到目前,实现了80%住房条件较差的农牧民住上了安全舒适房屋的目标,多数游牧民家庭已实现了定居。郝鹏特别向记者们讲起了自己在基层走访调研的所见所闻,他说,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国家给予了资金补助,安居工程建设得到了全区农牧民群众的广泛拥护,极大地改善了农牧民群众的住房条件。许多游牧民家庭不仅建起了舒适美观的住房,同时添置了现代化家电和家具,孩子和老人可以在定居点实现上学和养老,青壮年夏季上山放牧,冬季回到定居点与家人团聚,因为符合牧民家庭的生产生活需要,游牧定居政策在牧区很受欢迎。他特别指出,针对农牧民新增的住房需求,“十二五”期间,自治区还将继续出台政策加以解决。
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关于西藏环境保护的提问,郝鹏指出,在西部大开发的十年间,西藏始终坚持开放开发与环保并重,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多年来,中央逐年增加对西藏环保事业的投入,2009年,国务院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计划再投资155亿元用于西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目前,西藏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1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一。西藏主要河流的水质均为地表水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今年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了西藏生态环境的战略定位,提出了确保西藏生态环境良好的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将不断制定规划方案,继续保护好西藏的青山绿水。
郝鹏说,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符合西部地区的实际,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完全正确的;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是完全符合实际的。西藏各族人民充分享受到了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极大实惠,各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感情更加深厚、更加真切,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更加紧密,社会局势更加稳定,和谐氛围更加浓厚。
郝鹏还就记者感兴趣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回答。
据介绍,此次“外国驻华记者西部行”共有来自纽约时报、路透社、BBC等22家驻华媒体的26名外国记者在西藏采访。西藏作为此次报道活动的首站,外国媒体记者还将前往西部其他省份进行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