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藏社会发展综述:乘风破浪千

2014-03-13 20:29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乘风破浪千帆扬——西部大开发10年来自治区社会发展综述

    在江河上游的上游,在祖国西部的西部,辽阔苍茫的雪域高高耸立。

    十年前,迎着新世纪的晨曦,西部大开发的劲风一路吹送,犹如一声嘹亮号角,鼓动了这片高天厚土昂扬进取的勃勃雄心。

    十年流水,百年沧桑。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带动下,借助中央加大对西藏社会事业建设投入力度的契机,全区上下励精图治,以教育、卫生、文化、环保等为重点,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短短十年间迈出了前所未有的坚实步伐,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在雪域高原的万里晴空下奏响了和谐统一的新篇章。

    人才资源——为雪域高原插上腾飞的翅膀

    教育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

    十年前,当国家明确把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四大重点领域之一时,西藏教育大发展的新一轮征程也同时被开启,全区教育事业就此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资料图片:图为4月6日,拉萨市第三小学的学生在课间开心玩耍。姚海全 摄(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十年中,在中央不断加大对我区教育事业投入、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扶贫助学的基础上,我区全面展开“两基”攻坚,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快速、协调、持续发展。从1999年全区仅有28个县完成“普六”、1个县完成“普九”,到2009年底,全区73个县全部完成扫盲、“普六”和“普九”,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2.4%以下,高中和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超过56%和22%,人均受教育年限更是从10年前的不到4年提升至6.8年。

    为落实中央对我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政策,我区于2009年11月第8次提高了“三包”经费标准,使“三包”经费年生均达到1800元,受益学生达到27万人。

    十载光阴,岁月荏苒。随着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通过狠抓基础教育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仅“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完成,更实现了全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同时,一批批博士、硕士、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级人才脱颖而出,走向全区各个工作岗位。各类人才量的增长和质的提高,为推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更令蓄势腾飞的雪域高原羽翼渐丰。  公共卫生——在世界之巅实现全民医保

    随着我区农牧区卫生医疗设施建设规划和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与引进规划的全面落实,眼下即便是只有30多人的全中国人口最少的乡——山南地区隆子县玉麦乡,也有自己的卫生院和正规院校毕业的医生。

     资料图片:拉萨曲水县达嘎乡其奴村的卓嘎老阿妈(前左)在村卫生所量血压(2007年11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格桑达瓦摄

    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年不断投入和发展,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我区已基本形成。

    居住分散、地域辽阔,如何针对区情在基层农牧区建立完备周到的医疗卫生体系、解决困扰农牧民“看病难、住院难、吃药难”的问题,是改变我区卫生事业长期以来落后面貌的重点。过去的十年间,我区将提升卫生服务水平的重点向基层倾斜,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新建了590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71个县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得到改扩建。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已全面覆盖了全区所有农牧民,2009年农牧民人均免费医疗经费达140元,参加个人筹资的农牧民占全区农牧民总数的90%以上。实现了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以及“小病不出村, 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许多和玉麦乡一样地处边境偏远地区的基层的农牧民群众也实现了看病有保障的愿望。

    短短十年,以拉萨为中心,遍布全区城乡的藏、西、中医结合的医疗卫生网也正逐步建立起来,目前全区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300多家,约有9000余名卫生技术人员。2008年1月1日,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面覆盖,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控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全面开展,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由2000年的466.9/10万和35.3‰分别下降到2009年的232.2/10万和21.15‰。全区人均期望寿命达到67岁。  民族文化——打造世界第三极的国际名片

    精美绚烂的唐卡、风情万种的歌舞、弥足珍贵的文物古迹、亘古悠远的格萨尔说唱……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除了拉动西藏各项经济统计数据连年攀升外,也使古老的藏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资料图片:拉萨布达拉宫外景(2009年5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自2005年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以来,我区开展了民间文化遗产的大规模普查、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搜集和整理藏汉文资料3000多万字,采访学者和艺人800余名,先后发表藏民族传统文化学术论文1000多篇,编辑出版了《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等七大文艺集成志书,发行民族文艺研究专著30多部,抢救藏文古籍261部。同时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国家和自治区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对藏戏、唐卡、藏纸等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开展了有效的继承和保护工作。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3位和12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34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01年,中央决定投资3.3亿多元,实施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随后又投入5.7亿元,对全区22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维修保护。目前,全区有各类文物点2300余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9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座,馆藏文物数10万件。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昭寺、罗布林卡被列入其扩展项目。

    伴随与外界交流的拓展,西藏文化产业也获得空前发展,昔日“深藏闺中”的民族文化开始通过铁路走向五湖四海。在中央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区计划每年投入2500万元作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创作专项资金,以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的振兴步伐。在2009年举办的第四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西藏成功举办了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和现场签约仪式,推介了24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订产品订单18个,现场签约5个项目,签约总额达7.45亿元。   生态环保——呵护好圣洁之地

    7月的藏北草原,一望无际的草甸与蜿蜒的铁路交相映衬,铁路两旁坡地上成片的草皮平整如毯,一片翠绿,当列车平静地驶过藏北高原时,与腾空跃起的藏羚羊不期而遇,青藏铁路——这条浩大而又举世瞩目的交通建设项目,不但没有如当初有人所担心的那样对沿途的生态带来不利影响,反而让我们看到:在离天空最近的西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能够如此的高度统一。

资料图片:7月5日上午,由拉萨开往北京的T28次列车通过拉萨河特大桥。新华社记者 唐召明摄 

    西藏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也是我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更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西藏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为了避免让“大开发”变成“大开挖”,确保在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西藏的碧水蓝天,坚决贯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我区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切入点。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区始终坚持开放、开发与环保并重原则,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思路,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以生态承载能力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和规模,科学部署产业开发重点,适度开发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特色产业,资源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效。在重点项目建设中,通过中央的扶持,进一步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严格落实环保审批权,全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90%,重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较好地落实了“环保第一审批权”。

    统计显示,十年来国家和自治区用于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资超过100亿元,陆续实施了拉萨拉鲁湿地、纳木错自然保护区管护工程和那曲中部草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建设工程;此外,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国家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环保工程,创下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最高记录。截至目前,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保护区总面积达41.37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47%,居全国之首。(常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