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0:29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把最美好时光献给西藏——纪念“老西藏精神”提出20周年综述之五
“请组织上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到祖国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锻炼和考验自己。”
这是一段青春的誓言,这是一种纯真的理想。这是藏学家、西藏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家廖东凡先生196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时,要求自愿进藏的申请。这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内地进藏干部报效祖国、建设西藏的赤诚表白。
那时的西藏,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在世人眼里是“生命禁区”。那时的西藏百废待兴,各类人才的缺乏制约着发展的步伐。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老一辈进藏干部以建设西藏大业为重,放弃个人的青春梦想,奔赴高原。他们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与严酷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忍受远离亲人的寂寞和孤独,努力开垦西藏各项事业的“耕田”,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无条件地献给了西藏的建设事业,他们的人生因与高原阳光亲近而生动。
吃苦在先 甘当人梯
“老西藏精神”是特别能吃苦的精神,这一点在老一辈进藏干部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1956年进藏工作的陈金水,义不容辞地接受了组织上要求他们创建安多气象站的任务。在海拔高、含氧量低,每挥一次镐都要喘好一阵子的安多,他和同事滕建民一道用铁镐刨开坚硬如石的冻土,平整出标准的气象观测场,安好白色围栏,装好百叶箱,竖起了十米高的风向杆……终于建成了海拔4802米的安多气象站。
气象站建成后,陈金水留下来一人值守,日复一日进行观测,记录着风向、风力、雨量、温度、地温、蒸发量等气象数据……安多一年中有200多天是八级以上的大风天气,遇到沙尘暴,白天都得点蜡烛照明,观测时要打着手电才能做记录。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1976年至1977年,陈金水凭着坚强的意志,连续值班188个昼夜,记录数据数万个,无一差错,创造了西藏自治区的第一个“百班无错情”。 战斗不止 升华理想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藏干部的真实写照。当时,现代医学、现代农牧业、现代教育业在西藏均是空白。进藏干部们在这页白纸上书写着坚守和拼搏,打造了西藏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石。
1953年,年仅25岁的女大学生蒋英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后,怀着献身革命的满腔热情,来到日喀则工作。那时候,封建迷信思想禁锢着藏族群众,人们生病不请医生而去求神拜佛;生孩子不许他人在场,产妇只能在牛羊圈中生产……面对这一切,蒋英辗转难眠。从此,她开始身背药箱在群众中奔走,一边为群众治病,一边向群众学习藏语,和群众一起手抓糌粑喝酥油茶,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欢迎,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起来。
蒋英在用自己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的同时,把注意培养少数民族医务技术人员作为自己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提高年轻医护人员的静脉穿刺水平,蒋英在科室开展了技术练兵活动。她让医护人员在自己的手臂上练习,而且要他们选择细的静脉穿刺。年轻人的手发抖了,他们不忍心在自己老师的手臂上做试验。蒋英却笑着说:“我一点儿事都没有,继续练吧。”针刺进了蒋英的静脉,年轻的藏族医护人员的泪水也滴在了她的身上。
奉献高原 造福百姓
如今,在拉萨的各大农贸市场,群众能买到来自天南地北的蔬菜,吃菜难的问题已成为历史。但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把新鲜的蔬菜就是最拿得出手的“礼品”。
为了让更多的人吃上新鲜的蔬菜,1960年,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派技术干部进藏,指导当地老百姓种植蔬菜,研究所蔬菜队队长王珍接受了这个任务。初进拉萨,困难比预期的大,条件比意料的差,但王珍要让西藏人民早日吃上新鲜蔬菜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高原缺氧,耕地、下种、施肥都很辛苦,大棚像蒸笼,又热又闷,但王珍和同事们一起苦干实干,用心血和汗水培育出了四个大白菜优良品种。1982年,王珍又开始了在西藏试验人工栽培蘑菇技术。他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放在了蘑菇房,检查温度,控制温度,观察菌苗发育情况。终于,他培育的第一批蘑菇长出来了,试种成功。
就这样,进藏二十余年的时间里,王珍忍受着育种工作的寂寞和无法与家人团聚的孤独,在田间地头,在简陋的实验室内,和同事们一起选育出了60多个不同类型的蔬菜品种,极大地丰富了西藏群众的菜篮子。
坚守理想 赢得爱戴
从时间上来说,孔繁森进藏的时间比蒋英、陈金水、王珍要晚一些,但是以他为代表的第二代进藏干部与老一辈进藏干部一样,继续坚持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倾心为高原人民服务,赢得了各族群众的爱戴。
孔繁森先后两次援藏,前后近10年时间。在藏工作期间,他深入乡村牧区,每到一地访贫问苦,宣传党的政策,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阿里工作期间,为了寻找阿里的发展机遇,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广袤的阿里高原上留下了他的深深足迹。因为早年在部队医院当过兵,粗通医术的他每次下乡前都要买上几百块钱的药,为农牧民看病治病。在岗巴工作时,有一次,他骑马下乡途中从马背上摔下来,昏迷不醒,当地的藏族群众抬着他走了30里山路,把他送到医院抢救了过来。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革命和建设的征程中,无数个像蒋英、陈金水、王珍、孔繁森一样的进藏干部在雪域高原这片热土上,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把对这块土地的热爱和对藏族人民的深情,化为无尽的拼搏和无私的奉献,用实际行动把“老西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打造了西藏繁荣发展的坚强基石。今天,还有更多新西藏的建设者们传承老一辈进藏干部不惧艰险、不怕苦难的精神,推动着西藏繁荣发展的步伐。(尼玛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