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援助西藏:一位林业援藏干部与他的“三个建议

2014-03-13 20:29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他说,他是踏着孔繁森的足迹来援藏的;他说,他的目标是在青藏高原上“多植一棵树”,同时在农牧民的口袋里“多放一元钱”。

    6年前,国家林业局干部黄正秋作为中央第四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赴任西藏自治区林业局副局长,兼任国家林业局援藏干部领队。2007年他选择了留任一届。在藏6年,由他率先提出的“三个建议”为西藏筑起绿色生态屏障打下了坚实基础。

    青藏高原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2004年黄正秋向西藏自治区政府建议,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纳入全国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之一。这一建议被中央所采纳,为西藏争取新的藏东南国家防沙治沙和全区防护林建设项目奠定了政策基础。

    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拉萨周边造林工程、防沙治沙山南示范项目、林业种苗项目、自然保护区项目、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等相继上马。截至2009年底,全区林业项目总投资达10亿余元,是2004年的5倍多。

    看到许多林业项目立项不规范、统一管理困难重重,黄正秋急在心里。2005年初他向西藏自治区政府提出建议,将全区现有零星分散、建设周期和投入标准不一的林业项目系统整合成一个林业大项目,单独报国务院审批立项。

    说干就干!在接下来的3年里,他多次下基层调研、组织项目工作方案、起草规划初稿,并两度在北京组织全国林业院士和知名专家召开论证会,使规划建设内容扩大到农林、水利和环保等方面,并形成了对西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项目规划。    

    2009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这一项目规划,提出用5个五年规划的时间,投入资金155亿元,实施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其中,林业项目投资达41亿多元。

    专家评价说,这是继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工程之后在青藏高原地区实施的又一个重点生态工程,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促进西藏各类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维护生态功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措施。

    在黄正秋的心里,发展林业必须本着为百姓谋福利的原则。2006年初他又提出了“将西藏8700多万亩地方公益林全部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的建议。此前,西藏只有3120万亩地方公益林在补偿范围之内。

    2009年初该项目也得到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区农牧民在林业方面最大、最稳定的增收项目。仅此一项,林芝地区的农牧民人年均增收就达1069元。

    以上“三个建议”也正体现了黄正秋援藏的3个思路:发挥自身纽带优势,为西藏林业发展争取大项目、大政策;通过整合现有零星项目和编制系统规划,上马一批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的重点项目;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本地人才队伍,提高林业建设的整体管理水平。

    在黄正秋援藏的6年间,其足迹踏遍西藏的50多个县市,由他具体组织和策划的规划、方案和办法达20多个;他还组织开展了全区林政管理、生态公益林管理、林政执法等10多个培训班,共培训业务骨干1000多人次。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正秋说,每次返回拉萨,透过飞机舷窗,看到一座座雪山和一潭潭碧水,他总会感到莫名的激动。他自己援藏的6年,只是林业援藏15年的一个片段,他希望一批又一批的林业援藏者将这份责任、坚守和光荣延续下去。(新华社记者 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