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同舟共济 心手

2014-03-13 20:19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同舟共济 心手相连——西藏自治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系列综述之四

    雪域,因纯净而圣洁;高原,因博大而神奇。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在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郑重提出:“决不能让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也决不能让西藏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从此,祖国大地再次涌起了“关心西藏、支援西藏”的滚滚浪潮……

    一批批援藏干部听从党的召唤,胸怀全局,肩负重托,辞别亲人,来到西藏神奇的高天厚土,踏着“老西藏”的足迹,与西藏各族人民一道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不断书写西藏繁荣与发展、稳定与和谐的辉煌篇章,在万里高原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奇迹,铸就了一座座民族团结的丰碑。

    相亲相爱,共有一个家

    “喝了察隅水,就是察隅人。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过去相距遥远,素不相识,但现在走到一起来了,并一起共事,咱们今生有缘。”广东省第五批援藏干部彭聪恩一席话道出了所有援藏干部的心声。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米面油”书记刘道新、“铁腿”书记陈秋雄……这些名字背后的感人故事无不体现着深厚的民族亲情。

    长期以来,援藏干部们始终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视西藏为第二故乡、把西藏各族人民当亲人,积极主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他们亲民爱民,不仅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贫困儿童和贫困群众,还想方设法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出谋划策、呕心沥血。

    据不完全统计,仅第五批援藏干部3年时间里就为西藏贫困职工和农牧民捐款438.04万元,捐物折合人民币3876.62万元。同时,筹集或捐助资金1281.83万元,用于资助18280名贫困学生。

    一家人就得相亲相爱,援藏干部们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对各族群众的挚爱,融入到为老百姓办事实、做好事中来,这种行为诠释了大爱可以化解人们的心结,各民族都能够像一家人一样心连心。

    “家和万事兴,民族团结是生命线,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战斗力。”陕西省第五批援藏干部杨林的一句话也对此作了最生动的总结。
  同舟共济,风雨中见真情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一次次自然灾害面前,广大援藏干部总是奋不顾身,冲在最前面、站在第一线,用自己的生命抵挡来自各方面的危险。他们的爱滋润民族团结之花,使其常开不败;他们的爱扩充水源,使其川流不息……

    2008年8月25日,仲巴县发生6.8级地震。上海宝钢第三批援藏干部刘华平、谈爱国刚从一个乡调研回来,为去下一个乡调研做休整。当得知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时,他们连夜出发,顾不得地震后路途的危险和余震的可能发生,直奔灾区。“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高于一切!”简单的一句话,谈爱国就把劝他们继续休息的同事干部堵了回去。

    灾情就是命令!为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仲巴援藏工作队把实施灾后重建作为援藏工作重点。刘华平、谈爱国和县里的干部一起冲在灾区第一线,深入各重灾区实地走访调研,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雪原上艰难跋涉,到乡镇、看牧民,安抚群众、调查灾情。针对牧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及时协调各方解决生产资料,并针对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以解群众的燃眉之急。

    洛扎县自然灾害频发,灾情也时刻牵动着中粮集团领导和干部职工的心。2008年“10·26”雪灾,洛扎县是全区五个重灾县之一,中粮集团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在短时间内迅速筹集价值100万元的羽绒服共计3100件支援灾区。2009年“5·25”洛扎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雨雪灾害袭击,中粮集团又紧急捐助了200万元救灾款进行救援,给受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使洛扎县各族干部群众充分感受到了中粮集团的深情厚谊和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更加密切了中粮集团与洛扎县的血肉联系。

    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最温情的时候,一脉相承的民族团结传统,经受住了疾风骤雨的考验,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心手相连,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藏刀老艺人从家庭作坊走进了宽敞、明亮的厂房;种惯“青稞、小麦、土豆”老三样的农民搭起大棚,种起了西瓜;世代居住在神湖边上的牧民用自家的牦牛和藏獒招徕游客,吃上了“旅游饭”……随着全国对口援藏工作的不断深入,“打基础、兴产业、求实效”的援藏思路的转变,使西藏农牧民生活越来越好。

    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是一个边境高寒县,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常年平均气温不到3摄氏度。由于气候特殊和环境恶劣,浪卡子县多年来一直是山南地区贫困程度最深的一个县。但近两年来,当地援藏干部通过促进牧业改造和旅游业升级,浪卡子县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年均分别增长了35%、41%、26%和30.5%。

    上海市援藏干部、萨迦县县委书记纪晓鹏告诉记者,为了激活当地零星的手工业,援藏干部联系与浙江湖丝厂、江西景德镇陶瓷企业、上海美术工艺厂合作,促使当地哈达、面具、唐卡等手工艺品制作走向了批量化、市场化。

    西藏波密县产的天麻以药味醇厚、药用价值高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但是,野生的波密天麻产量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广东省第四批、第五批援藏工作组先后投入援藏资金500万元,建成了波密县天麻培育基地,培育天麻种子提供给当地百姓。目前,天麻种植已从基地扩散到各村各户,成为当地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巴卡村的农户布第家种植天麻,年收获商品麻80公斤、种麻28公斤,年增收近7000元。布第说:“以前外出务工,总感觉技不如人。这个项目太好了,我们农民不出门就可以赚到钱!”

    借助一大批援藏资金和项目的实施,目前,整个西藏农牧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房、看病、上学、交通、饮水、通信等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都得到了显著改善。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增进了民族团结。

    目前,西藏各族干部群众正积极投身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生态西藏建设,相信西藏的明天会更好。(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