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三个离不开” 兄弟亲无间

2014-03-13 20:19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是我国各族人民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

    作为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西藏生活着藏、汉、回、门巴、珞巴、纳西等40多个民族的同胞。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和睦相处,用血肉凝结成兄弟般亲密无间的感情。而今西藏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和谐与安定,更印证着西藏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固,印证着西藏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血肉关系牢不可破。

    共同生活 情深义重

    “岩石、雪山、石山的水,虽然源头不在一方,但是都汇流在大海;汉族、蒙古族、藏族兄弟,虽然家乡不在一方,但都是同一爹娘抚养。”这首千百年来一直传唱的藏族民歌,成为西藏各兄弟民族同宗同源、情深义重的生动写照。

    在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办事处,藏、汉、回等各族群众聚居的大院有199个。到拉萨经商、办事的外地人中,有2000多人长期租住藏族民居。在八廓街,走进曲折幽深的小巷,处处可以听到各民族团结互助的佳话。“不管什么民族,住在这个院子里的人,都是一家人!”60岁的藏族老阿妈次松说。次松所说的大院就位于拉萨市城关区吉崩岗确吉康桑居民大院,这里居住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语言的藏族、汉族和回族等群众,22户居民住在一个连成一体的3层藏式居民楼里。大院里的居民,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团结互助,亲如一家。

    蒋兴玉多年前与丈夫周兴中从老家四川遂宁来到拉萨做生意。周兴中做得一手好菜,夫妻二人就在大院门口租了一间店面,开了个小餐馆。

    丈夫掌勺、妻子当服务员,夫唱妇随,加上餐馆的位置又位于闹市区,生意很红火。51岁的蒋兴玉说:“生活在这个大院的居民就像一家人一样,大家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作为大院的组长,次松阿妈说,每逢藏历新年,大院里的藏族居民会手捧“切玛”、端着青稞酒给汉族和回族邻居拜年。

    “在藏30多年,我的成长历程中,无不浸透着藏族、汉族和其他民族干部群众付出的心血,让我时刻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我见证了西藏数十年的历史和现实,深深体会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今天欣欣向荣的新西藏;没有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西藏人民也就过不上这样的好日子。”自治区政协委员杨光洪深有感触地说。患难与共 生死相依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中,面对干旱、洪水、雨雪冰冻、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生长在雪域高原的西藏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濡以沫,同舟共济,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险滩,书写着一部感人至深、波澜壮阔的民族团结史。

    2008年3月14日,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面对暴力,西藏各族人民生死相依、温情守护,做出了最严正的抗争。电视镜头里,藏族医生洛桑次仁紧紧将一个汉族小男孩抱在怀里,任凭棍棒、石头落在自己身上,这一幕感动了整个拉萨城,感动了祖国大江南北。

    2008年10月6日,拉萨市当雄县发生6.6级地震。危难时刻,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民族,心连着心,手牵着手,共同筑起抵御自然灾害的坚固长堤,灾难过去后,西藏各族人民又相互鼓励,相互扶持,投入到家园重建中。

    2008年10月26日至28日,西藏遭遇历史罕见暴雪天气,山南、昌都、那曲、林芝等地区19个县受灾。雪灾发生后,全区各族干部职工纷纷怀着如火的热情投入到抗灾救灾中。深入灾区,冲破冰封的道路,将急需的棉被、衣物、食物等物资送到陷入绝境的灾区群众手中……

    灾难面前,各民族更加体验到团结的可贵;灾难面前,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灾难面前,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之手握得更加紧密,谁也离不开谁。

    同舟共济 共奔小康

    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800多位珞巴族村民永远不会忘记:是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和藏汉等各族人民的帮助,使世世代代贫穷的珞巴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5年来,国家为南伊珞巴民族乡下拨各项发展资金400多万元,为全乡3个行政村改善了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为35户群众新建了住房。去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

    像这样各民族群众相互扶助、共同致富的故事,发生在雪域高原的每一个角落。

    回望自治区45年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每一页都书写着西藏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史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指导,创造了光芒四射的辉煌成就:

    ——为了使西藏人民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权利,长期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培养民族干部,在西藏已形成了一支以藏族干部为主体、各民族干部团结奋斗的干部队伍。目前,自治区现职省级领导干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70.42%,全区682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长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占86%以上。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各地区之间的发展更为均衡,为社会安定、团结、进步提供了物质保证。仅在2009年,针对边境县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全区共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9196.8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边境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牧民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照明难、就医难、增收难等困难,兴边富民行动也成为造福边民、稳定边境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平地立起高楼,荒山变成花果山,茅屋换成了小楼房,明亮的电灯在大山深处亮起,自来水管接进村村寨寨……这些不断书写的历史成就,是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携手并肩,共同创造的;这一历史巨变,是西藏各族人民共同经历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西藏经济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在携手并肩奔小康的道路上,“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正日益深入西藏各族人民的内心深处,“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蒋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