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20:15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普布丹增正在给学生上藏语课
晚上7点,普布丹增老师拿着课本,走进熟悉的课堂。他走向讲台,站定,台下是一双双带着期盼的眼睛。对于已经担任藏语教学8年的他来说,未来的两个月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他与这些报名前来学习藏语的同学们从此刻开始,彼此将经历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他微笑着将课本放下,开始用藏语向诸位打招呼:“贡康桑!”
每隔一段时间,作为拉萨市岗旋语言学校藏语老师的普布丹增,就要重新经历这一场面,面对新一批对藏语学习报有巨大热情的学员。8年时间里,从他手上毕业的来自国内外的学生,已经超过400名。
拉萨市岗旋语言学校是西藏第一家私立语言培训机构。从建校之初就开课的藏语班一直办到现在,伴随着校史,距今已经有22年。校长洛桑巴典向记者表示,如今从这个学校毕业,能掌握藏语基本口语的学生已经达到8000人左右。
198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向西藏自治区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及针对该规定的建议。洛桑巴典校长回忆说,文件颁布后,西藏各行各业都兴起了一股学习藏语文的热潮。当时学校也顺应这个潮流开班授课。由于要求学习的人数众多,每一期藏文班都可以开到4-5个,最多的时候一个班来了40多个学生。
拉萨市岗旋语言学校校长洛桑巴典 摄影:王昕秀
“当时仅我们学校每一年来藏文班培训的人数就达到800人左右。”洛桑巴典说道。一股藏语热就这样在雪域高原轰轰烈烈展开了。而很多汉族干部也通过学习掌握了基本生活和工作用语,加深了对藏民族的了解,促进了民族团结。
时代在发展,援藏干部扎根群众,服务为民的宗旨并没有改变。为了加强与藏族群众的沟通和交流,他们依旧是如今学习藏语人群中的主力。不少援藏干部来到西藏之后,将学习藏语作为最紧迫的“工作”来对待。
曾在西藏墨竹工卡县医院执行援藏任务的刘子君医生,来自南京市第一医院。在西藏一年以后,他已经基本上可以用藏语和病人沟通。“尽管有翻译,但为了更加直接和方便地和病人沟通,了解病情,学习简单的医学藏语是有必要的。我主要是向同事学、向病人学、向电脑学,如今一些医疗过程中常用的藏语词汇都可以讲,这样不仅诊治了病人,而且拉近了和病人的距离。”刘子君这样说道。
在普布丹增教导的援藏干部学生中,不论职位高低,在他看来学习都十分刻苦。出于工作需要,他们迫切地希望与老百姓直接沟通交流,了解基层所需所求。因此,通过2个月的努力,多数人都能在日常用语上与老百姓交流无大碍。在普布丹增看来,这是对藏民族的一种热爱和尊重。
随着近几年“西藏热”的不断升温,许多人渴望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藏文化。出于对这个民族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他们不再满足于被翻译过的内容,而试图掌握打开藏文化大门的钥匙——藏语。在岗旋语言学校,这样的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了解,他们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也有外国人;有画家,也有作家;有生意人,也有学者。
让普布丹增印象深刻的是曾经教过的一个韩国学生。他从韩国来到西藏旅游后,便深深爱上了这儿,并下决心开始了长达4个月的藏语学习。普布丹增不仅教会了他藏语拼、读、写、说,还将藏族民族文化一并介绍给他。
在拉萨已经呆了3年的阿野,酒吧就开在八廓街附近。如今她已经能用流利的藏语与客人进行对话。她说,当年留在西藏是因为舍不得离开,学习藏语是因为希望能更深入直接地了解西藏文化。现在懂了,就更不愿离开了。“我想走,我那些藏族朋友还不答应呢。”阿野笑道。
如今已经教课8年的普布丹增依然激情十足。他动情地表示,虽然他是藏语老师,但在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学生相处过程中,从互相了解最终可以达到情感、文化彼此认同、交融。“我从学生处学到的,远比教予学生的更多。”
而作为教学专家,洛桑巴典校长对于藏语教学有个未解的心结。在他看来,如今对学习藏语有兴趣的人越来越多,但藏语教学却未跟得上如今的形势。语言学习是一项费时费力的事情,很容易半途而废。如果依旧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则可能打击到学生学习热情。只有改变目前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环境,才可能使藏语学习的人数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使藏语学习的广度及深度得到扩展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