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西藏“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综述:观云测雨谱

2014-03-13 20:12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观云测雨谱华章——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综述

昌都地区气象局工作人员利用探空雷达观测气象。王绪彬 摄

    “十一五”以来,西藏自治区进一步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先后新建了135个自动气象站,气象监测能力显著提高

    技术装备实现质的飞跃

    自治区气象部门始终把气象现代化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建立了以区气象局为中心,辐射延伸7地(市)气象局、32个县气象局的宽带通信网。

    通过《西藏自治区气象数据资源建设与共享服务》、《新一代天气雷达信息共享平台》等项目的开发,实现了全区气象数据共享;对气象数据传输网络进行改造与优化,数据传输效率和稳定性得到提高。

    加强卫星、雷达、自动站等资料的分析与应用,突发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精细化水平、预警时效及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近年来,我区天气预报准确率有了一定提高,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8%左右,温度预报准确率为72%左右,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10天内天气预报准确率在80%以上。

    气象服务产品极大丰富

    多年来,自治区气象部门树立“办法总比困难多”的进取精神,努力发展西藏气象事业,把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作为整个气象工作的出发点。进一步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体制机制、工作流程等,引进完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立了区级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和“西藏天气”网站。健全手机短信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机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了气象灾害预警电话发布系统、气象服务热线电话平台和农牧区电子显示屏,有效提高了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扩大了气象信息的受众覆盖面。

    针对西藏气象灾害多发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政府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民生气象服务,“三农”和旅游、交通等重点行业趋利避害专业气象服务及民众防灾避险自救气象科普服务。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卫星遥感监测等工作和青藏铁路建设、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等重大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区气象局始终坚持“充分发挥西藏区位优势,打好‘西藏牌’”的思路,积极寻求拓展服务领域的切入点。通过各方努力,不断争取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气象局和地方政府的科研项目,积极参与珠峰测高、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等有重大影响的科学试验活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优化

    自治区气象部门牢固树立事业发展关键在人的思想,按照“三个离不开”的原则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动态平衡”的要求,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在认真分析全区气象队伍现状和我区气象事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5·20·50”、“812”等人才工程计划,以加强高层次管理和技术以及业务一线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为重点,解决学科带头人和业务管理骨干奇缺的问题。

    通过提升学位、开展学者访问、内地交流、主持专项科研和业务项目压担子等手段,初步形成了骨干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建立了学科带头人和青年优秀科技人才两个培养梯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区内外学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交流挂职、县局长培训等途径,加快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民族结构、文化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科技素质和政治素养较强的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和管理干部队伍。

    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坚持依法管理气象防灾减灾、雷电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信息统一发布和升空气球施放等。近年来,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了政府气象规章3部、规范性文件4件。气象行政执法体系逐步完善,建成了由116人组成的区、地(市)、县三级专兼职相结合的气象行政执法队伍。(次吉 周红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