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喜马拉雅山下的西藏农民利用互联网做生意

2014-03-13 19:46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新华网拉萨4月23日电(记者罗布次仁、拉巴次仁)“2010年我把22吨玉米上网卖到了拉萨和成都,赚了10多万元。”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丹娘乡鲁霞村藏族农民索朗兴奋地说。

    鲁霞村位于喜马拉雅山下、雅鲁藏布江畔的藏东林海深处。这里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高原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发展特色农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规模种植的优质玉米、河谷遍地的蕨菜、绿树青山间各类繁多的药材等,由于交通、信息等原因,难以找到市场。

    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正悄然改变着这个拥有256人的小村庄。在一间30平方米的“网络学习室”内,来自鲁霞村的藏族农民正在这里上网,有的在查看农业信息,有的在收看视频节目。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鲁霞村藏族村党支部书记色格一边轻点鼠标查看农业信息,一边说,“西藏农牧信息网、中国农业网是我最喜欢的网站。”色格作为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西藏新一代农民,对于村里发展面临的困难看得一针见血。他说:“特色产品销售是我们的老大难问题,我们缺的是各种信息。”

    公安边防鲁霞派出所所长徐洪军说,信息不灵是辖区农牧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县里为村委会配置了5台电脑,但由于大家都不会使用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为了让藏族农民享受网络资源的优势与便利,2009年,鲁霞边防派出所帮助鲁霞村村民开展网络学习教育活动。

    目前,鲁霞村村民在网上发布各种农产品供求信息200多条,有20多个农民查到了玉米、药材、蕨菜等供求信息,实现了村民们网上掘金的梦想。

    “过去,我们不愁没玉米种,就怕没销路,现在互联网解决了这个难题。”索朗告诉记者。

    2010年4月,索朗通过互联网将自家的22吨玉米成功销往拉萨、四川等地,实现销售收入20多万元,利润达10多万元。索朗网上掘金的故事“震惊”了这个偏僻山村,随后,不少农民也来到电脑旁,认真研究起网络这个“神奇”的东西。“今年秋天,我还要上网卖玉米,”索朗说。

    近年来,西藏高原也正在迅速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目前,西藏建成了覆盖全区所有地市、县城、乡镇和重要交通干线及旅游景点的信息网络。3G网络已覆盖全区7个地市、73个县的城区以及28个省级以上风景区和416个乡镇。截至2010年底,西藏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20万户以上。

    索朗的玉米卖到了内地。而丹娘村的藏族农民尼玛次仁把蕨菜卖到了韩国,他开办的蕨菜加工厂2010年使当地农民增收50多万元。

    如今,一张张订单通过互联网在千里之外与这个偏僻小村庄相连,一辆辆满载玉米、蕨菜的卡车伴随着村民的欢声笑语运往拉萨,并通过青藏铁路运往祖国内地,甚至销往国外。2010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71元,比上年增长17.2%。(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