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3 19:41 来源:西藏新闻网 点击:0
山南隆子县内的连片种植草场。摄影:田春艳
山南隆子县人工种草以紫花苜蓿为主要草种,种植37500亩苜蓿草,可收获281万余元产值。摄影:田春艳
山南隆子县叶帕村村民在林草间作的耕地内收割牧草。摄影:田春艳
近日,记者在山南隆子县采访时看到,隆子县农牧民正在收割丰收的牧草,微风拂过,一阵阵鲜草的清香扑面而来。
草场之间、村道之旁,已收割入袋的牧草随处可见。37岁的宗雪村村民白玛康宗望着一袋袋牧草喜笑颜开:“今年不愁牲畜没得吃了”。
像白玛康宗一样的农牧民在隆子县非常多。他们摆脱了过去靠天养畜的方式,喜获牧草丰收,不再担心草量问题,这些都源于隆子县近年大力实施的人工种草项目。
“传统的靠天养畜方式不能解决草畜矛盾,草场沙化、退化使得有效载畜量下降,牧民增收也乏力。同时,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性受到国家重视,必然要求加大生态草场建设的力度。”隆子县农牧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说。
据隆子县农牧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隆子县已累计完成人工种草52110亩,其中退耕种草4865亩、庭院式种草4156亩、连片种草43089亩。平均每亩人工种草可产鲜草8050斤,全县可产鲜草13.19万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隆子县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草”的原则,注重将人工种草与天然草场改良相结合,增加了草场载畜量,有效缓解了草畜矛盾。隆子县农牧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通过实施人工草地项目之后,有效地减轻了草原载畜压力,能够养活21000个羊单位,减轻63万亩天然草场载畜压力。
经济效益同样可观。隆子县农牧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饲草被家畜利用可增加1倍的经济效益,动物产品加工后可增值2倍左右。通过人工种草增加牲畜的越冬饲料,可以进一步增强牲畜对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稳步提高家畜的繁殖成活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牧民的生活条件,为提高农牧民收入奠定了基础。人工种草项目的实施,还转变了当地农牧民靠天养畜、只索取不投入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观念。
与此同时,大面积的人工种草减少了草场沙化现象,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