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西藏新闻>

敲打之中奏响传承音符 白纳锻铜技艺闪耀高原

2014-03-13 19:41 来源:今日西藏昌都 点击:0

 

  “叮叮当当……”,走近拉萨市达孜县德庆镇白纳村铜塑佛像制作厂时,厂房内传来的阵阵敲打声,给这个有些宁静的村庄增添了些许动听的音符。

  厂房的院子里大大小小的半成品佛像摆放有序,一座座活灵活现的佛像不禁让人有些惊诧,这些纯手工制作的佛像:纹饰细腻,表面光洁,立体感强,线条明快。

  十多名工人盘着腿坐在院中,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薄铜片放在各自的腿边,他们手拿工具,叮叮当当地敲击着铜片,原本普通的铜片被打制得有模有样,纹路、花纹、雕饰,样样精致。制作厂老板的弟弟洛桑次仁笑着说,“敲打声虽然杂乱,但却不感到嘈杂,因为这是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声音。”


纯手工制作 摄影:王昕秀


锻铜 摄影:王昕秀


制作厂现场 摄影:王昕秀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据洛桑次仁介绍,这种纯手工制作佛像的手艺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是他们家族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升,锻铜这一传统工艺,尤其在工艺美术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大众的喜爱。“设计上,我们不仅延续着很多传统的东西,同时,为了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观,我们还不断推陈出新。”

  娴熟的技艺,精致的作品,得到外界的一致好评和认可。2010年年初,白纳锻铜技艺被评为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甘肃、云南、四川等地也纷纷邀请他们锻造铜佛像。提及此事,洛桑次仁显得尤为兴奋:“厂房里摆放的这些佛像是四川德格一座寺庙订制的,基本已完工。内地的这些订单是外界对我们技艺的肯定,相信白纳锻铜技艺这一独特的艺术魅力,必将继续在白纳村、在达孜、在雪域高原恒久闪耀。”

  从6年到3年的变迁

  随着洛桑次仁深入的介绍,白纳锻铜技艺的复杂工序也渐渐清晰起来。通常情况下,铜质塑像主要由锻铜雕塑和锻铜浮雕等焊接组装而成。

  将锻铜雕塑和浮雕的成品,经过焊接组装、打磨刨光或做旧上色处理,一件铜质塑像才算基本完成。同时,锻铜是一种区别于铸铜的工艺,是在铜板上进行创作,利用铜板加热后质地变软,锤打后又恢复坚硬的特性,重复这一过程,最终制作出艺术成品。在众多复杂的工序中,不能出丝毫的问题,否则将前功尽弃。

  洛桑次仁介绍,在1959年以前,要制作好一整套佛像,起码得花费6年的时间,抑或更长时间。如今却只需要3年。比如说焊接,最早以前是打铆钉,然后进行敲打磨平,现在直接用电焊,既节省时间,又美观。


精心制作 摄影:王昕秀


白纳锻铜技艺被授予“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摄影:王昕秀

  学习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在偌大的院子里,工人们特别是很多年轻工人的工作态度让人惊叹,在记者的整个采访过程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抬头张望、交头接耳,都在专心干着自己手中那份看似细小、繁琐的工作。

  白纳村铜塑佛像制作厂有24名工人,包吃住,年龄小的学徒每月工资在1200元左右,手艺好的工人每月工资可达6000余元。

  “由于这门技艺前景广阔,并且收入高,于是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拜师学艺,其中不乏通过‘走后门’进来的。”据洛桑次仁介绍,白纳锻铜技艺极其复杂,要真正熟练掌握这门技艺,一般来说要20多年。不累但枯燥的工作,会让很多年轻人刚到这里的时候感觉特别无聊,整天几乎干着同样的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静下心来的他们便会开始享受工作带来的那份淡定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