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93个中央部门齐晒决算“账本”

2019-07-21 09:13 来源:新华社 点击:0

更加注重预算绩效评价 普遍实现“三公”经费压减

 

7月19日,随着财政部率先公布2018年部门决算,93个中央部门在同一天“晒”出了决算“账本”,这是中央部门连续第9年向社会公开部门决算。

与以往相比,今年的决算“账本”有何特点?中央部门的花钱绩效如何?过紧日子背景下,“三公”经费是否压减?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更细更广更丰富

“今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包括部门概况、部门决算表、部门决算情况说明、名词解释4个部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8张部门决算报表涵盖部门收支总体情况以及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今年相关部门按照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的新部门进行公开,如司法部公开原司法部和原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决算,水利部公开原水利部、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原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决算。”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与2018年部门预算公开相比,部门决算公开数增加4个,包括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和中国老龄协会。

此次决算“账本”首次采用改革后的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相比此前的分类科目更能清晰、完整、细化地反映政府部门用于工资、机构运转、对事业单位补助、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等方面的情况。”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说:“从今年决算公开情况看,决算工作总体水平不断上升,这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成果。预决算公开涉及社会公众对财政收支情况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政府履职情况的了解,数字背后是政府办的事情。我们能明显感到决算公开工作越来越细、范围更宽,内容也更加丰富。”

着力突出绩效评价

近年来,财政部持续推动中央部门以部门为主体开展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扩大绩效评价报告公开范围。越来越多的中央部门采用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有效提高了绩效评价质量,保证了绩效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目前,中央部门已基本实现了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全覆盖。近两年,财政部会同审计署建立绩效自评结果抽查机制,每年年终决算审计时对部门项目绩效自评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复核,全国人大预工委也每年选取部分中央部门专门听取预算评价有关情况的汇报,大大提升了绩效自评的客观性和严肃性。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提高绩效自评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一些中央部门在部分重点项目自评中,引入专家、第三方机构参与数据的汇总和规范性审核。从今年的绩效自评结果来看,各部门项目绩效自评得分分差明显扩大,分值分布更为客观。”

“这次决算公开反映政府更加注重资金使用绩效,绩效公开的项目以及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多。在大规模减税降费背景下,政府花钱必须更讲绩效,这也反映出政府理财观念的转变。”白景明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明轩认为:“今年在决算信息公开基础上,更加注重预算绩效评价,这体现了以目标、以结果为导向的重要理念,今后应持续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绩效评价。”

“三公”经费持续压减

在历次的决算“账本”中,“三公”经费——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的支出情况备受关注。从财政部汇总数据来看,2018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39.92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7.14亿元,进一步勒紧了“裤腰带”。

记者发现,2018年,中央各部门普遍实现了“三公”经费的压减。比如,科技部2018年度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数较2018年初预算少支出664.14万元;水利部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数为7048.26 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9.2%。

数据显示,与2011年的93.64亿元相比,2018年“三公”经费支出相当于“减半”。专家表示,这充分显示出近年来有关部门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的成效。(记者 董碧娟)